2012总复习(模拟电路)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8888814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65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总复习(模拟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2总复习(模拟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2总复习(模拟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12总复习(模拟电路)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12总复习(模拟电路)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总复习(模拟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总复习(模拟电路)(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总复习 模拟电路 一、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一、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 1. PN结特性、导通和截止工作机理。结特性、导通和截止工作机理。 2. 各种二极管正常工作条件。各种二极管正常工作条件。 3. 稳压二极管电路计算。稳压二极管电路计算。 1.理想二极管构成的电路如题理想二极管构成的电路如题2图所示,其输出电 压 图所示,其输出电 压u0为()为() A.-15V B.-9V C.-6V D.+9V 3、判断图所示电路中各二极管是否导通、判断图所示电路中各二极管是否导通,并求并求A,B 两端的电压值。设二极管正向压降为两端的电压值。设二极管正向压降为0.7V。 二、三极

2、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二、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1. 特性,放大所需外部条件;特性,放大所需外部条件; 2. 工作区及放大区判断方法;工作区及放大区判断方法; 3. 三种基本组态(共射、共基、共集)特点。三种基本组态(共射、共基、共集)特点。 (1)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4.计算计算(2)画微变等效电路 (3)动态参数 Au,Ri,Ro等 重点:共射放大电路重点:共射放大电路 (一)、特性(一)、特性(一)、特性(一)、特性 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晶体三极管晶体三极管 BJT)两种载流子导电)两种载流子导电 晶体三极管晶体三极管 1. 形式与结构形式与结构 NPN PNP 三区三极

3、两结三区三极两结 2. 特点特点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电流并实现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电流并实现放大放大 放大条件放大条件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3. 电流关系电流关系 IE = IC + IB IC = IB+ ICEO IE =(1+ ) IB + ICEO IE = IC + IB IC = IB IE = (1+ ) IB (二)、(二)、(二)、放大区判断方法(二)、放大区判断方法 I C = IB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判断是否放大:判断是否放大: 1. 电位判别法电位判别法 NPN管管 UC UB UE PNP管管 UC L 2 CC ma

4、xTCM CCmaxCECEO(BR) L CC maxCCM 2 2 . 0 2 R V PP VuU R V iI 输出功率输出功率 L 2 om 2 1 R u P om = 1、OCL(双电源互补对称功放电路)中,已知 VCC=24V,负载电阻R L=8,忽略晶体管饱和压 降,则: (1)说明电路工作原理(包括元器件的作用)。 (2)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om; (3)最大输出功率时直流电源供给的总功率PV; (4)最大输出功率时总管耗PT和效率(共13分) 2、P245 7.11题 五、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五、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1. 反馈组态的判断;反馈组态的判断; 2. 四种反馈组态的特

5、点;四种反馈组态的特点; 3. 深度负反馈下电压放大倍数计算(虚短、 虚断); 深度负反馈下电压放大倍数计算(虚短、 虚断); 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一)(一). 反馈组态的判断;反馈组态的判断; 1. 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和负反馈 采用瞬时极性法采用瞬时极性法,看反馈是增强还是削弱净输入信号,看反馈是增强还是削弱净输入信号 对于对于串联负反馈串联负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极性相同极性相同; 对于 ; 对于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极性相反极性相反。 2. 四种反馈组态四种反馈组态 电压和电流反

6、馈:电压和电流反馈:电压和电流反馈:电压和电流反馈: 规则:规则:RL短路,反馈消失则为电压反馈,存在为电流反馈短路,反馈消失则为电压反馈,存在为电流反馈。 规律:规律:电压反馈取自输出端或输出分压端; 电流反馈取自非输出端。 电压反馈取自输出端或输出分压端; 电流反馈取自非输出端。 串联和并联反馈:串联和并联反馈:串联和并联反馈:串联和并联反馈: 规则:规则:串联负反馈:串联负反馈:串联负反馈:串联负反馈:uid= = ui uf 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iid= = ii if 规律:规律: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不同节点为串联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同一个节点为并

7、联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不同节点为串联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同一个节点为并联反馈。 (二)(二). 四种反馈组态的特点;四种反馈组态的特点; 反馈组态反馈组态功能功能 电压串联电压串联电压控制电压电压控制电压 电流控制电压电流控制电压 电压控制电流电压控制电流 电流控制电流电流控制电流 电压并联电压并联 电流串联电流串联 电流并联电流并联 (四)(四). 深度负反馈下电压放大倍数计算(虚短、虚断);深度负反馈下电压放大倍数计算(虚短、虚断); ui +VCC RC uouf RC VEE I1 8 I2 RB RB Rf fi uu Bf o i o f 1 R R u u u u

8、 Au+=+=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 II ui +VCC uo RE 8 R1 Rf R IF 1 i fi R u II= 1 fi f fo R Ru RIu = 1 f f R R Au= =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 例例1 例例2 (五)(五).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1. 提高增益的稳定性提高增益的稳定性 2. 减少失真和扩展通频带减少失真和扩展通频带 3. 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 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大 电压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稳定了输出电压) 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 电流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大(稳定

9、了输出电流) 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大 电压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稳定了输出电压) 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 电流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大(稳定了输出电流) 六、信号的运算和滤波六、信号的运算和滤波 1. 同相比例放大、反相比例放大、反相求和电 路电路分析、设计; 同相比例放大、反相比例放大、反相求和电 路电路分析、设计; 2. 一阶有源低通、高通滤波器分析、设计。一阶有源低通、高通滤波器分析、设计。 3. 单限比较器电路分析。单限比较器电路分析。 (一)(一).同相比例放大、反相比例放大、反相求和 电路电路分析、设计; 同相比例放大、反相比例放大、反相求和 电路电路分析、设计; 1 f uf R R

10、 A= = 1 f uf 1 R R A+=+= 同相输入 反相输入 同相输入 反相输入 ?运算电路的分析方法运算电路的分析方法 1) 运用运用 “虚短虚短”和和“虚断虚断”的概念分析电路中各电量间关系。的概念分析电路中各电量间关系。 运放在线性工作时,运放在线性工作时, “虚短虚短”和和“虚断虚断”总是同时存在。总是同时存在。 虚地只存在于同相输入端接地的电路中。虚地只存在于同相输入端接地的电路中。 2) 运用 迭加定理解决多个输入端的问题运用 迭加定理解决多个输入端的问题 1. 比例运算电路; (一) 比例运算电路; (一).同相比例放大、反相比例放大、反相求和 电路电路分析、设计; 同相

11、比例放大、反相比例放大、反相求和 电路电路分析、设计; 2. 反相求和运算电路2. 反相求和运算电路 += += 2 2 1 1 o R V R V RV f (二)(二). 一阶有源低通、高通滤波器分析、设计。一阶有源低通、高通滤波器分析、设计。 )1 ( j1 1 1 f H R R f f Au+ + = H f j1 f f Au + = R1 RF i U & o U & R )1 ( j1 j 1 f L L R R f f f f Au+ + = 1、电路如图所示,运放A1是理想的,已知 R1=0.83k,R2=5k,R3=1k,C1=47F (1)该运放构成何种功能电路;(2)

12、若输入为 正弦交流信号,求电路增益Avi=vo/vi的值;(3)电路的 下限截止频率fL=?(共10分) . . (三)(三). 单限比较器电路分析。单限比较器电路分析。 0 uI uO UZ UREF UZ 1. 单限电压比较器单限电压比较器 0 uI uO UZ UREF UZ 特点特点: 1) 工作在非线性区工作在非线性区 2) 不存在虚短不存在虚短 (除了除了uI=UREF时时) 3) 存在虚断 门限电压 存在虚断 门限电压 UT = UREF 传输特性传输特性 uI UREF uI UREF 七、波形的发生和变换电路七、波形的发生和变换电路 1. 正弦波(正弦波(RC桥式电路)分析、

13、设计; (重点) 桥式电路)分析、设计; (重点) 2、方波电路分析、设计;、方波电路分析、设计; 1. 选频电路及其特性选频电路及其特性 1) RC串并联式串并联式 幅频特性幅频特性 0 Fu . 3 1 相频特性相频特性 0 f 90 90 当 当 = 0 =1/RC Fu = 1/3 . = 0 电路电路 (一)(一). 正弦波(正弦波(RC桥式电路)分析、设计;桥式电路)分析、设计; 2. RC桥氏振荡电路桥氏振荡电路 振荡频率振荡频率 RC f 2 1 0 = = 振荡条件振荡条件 3 u A & 即;即; 1f 2RR 自动稳幅措施:自动稳幅措施: 使电使电 Au 成为非线性成为非

14、线性 Rf串接二极管串接二极管(图略图略) Rf串接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串接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R1 采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采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C R1 Rf R i U o U CR f U 1、如图所示电路构成一个正弦波振荡电路,问: (1)为保证电路正常的工作,节点,K J L M应该 如何连接? (2)R2应该选多大才能振荡? (3)振荡的频率是多少? (4)R2使用热敏电阻时,应该具有何种温度系数? (5)以该电路产生的为正弦波基础,画出增加方波 和三角波信号的电路。 1. 产生方波振荡的方法一产生方波振荡的方法一 正弦波正弦波 过零比较电路过零比较电路过零比较电路过零比较电路 方

15、波方波 (二)(二). 方波电路分析、设计。方波电路分析、设计。 2. 产生方波振荡的方法二产生方波振荡的方法二 ) 2 1ln(2 1 2 f R R CRT+= 八、直流电源八、直流电源 1. 全波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及参数计算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二极管的选择) 全波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及参数计算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二极管的选择) a.调整管调整管 2. 串联型稳压电路输 出电压范围分析计算 串联型稳压电路输 出电压范围分析计算 b.三端输出电压扩压三端输出电压扩压 输出电压 均值 输出电压 均值UO 流过二极管电流流过二极管电流 均值均值ID 二极管最高反 压 二

16、极管最高反 压URM 桥式整流桥式整流0.9 U20.5IO 2 2U 1. 1. 整流整流 2. 2. 电容滤波电容滤波 2 )53( L T CR= =当当 当当: :UO 1.2U2 (一)(一). 全波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及参数计算全波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及参数计算 Z 3 321 OZ 32 321 U R RRR UU RR RRR + + + (二)(二). 串联型稳压电路输出电压范围分析计算串联型稳压电路输出电压范围分析计算 1.调整管调整管 2.三端输出电压扩压三端输出电压扩压 2W O 1 2 O )1 (RIU R R U+= REF 1 2 O )1 (U R R U+= 例、例、(12分)用集成运放构成的串联型稳压电路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