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细胞形态学(一)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886288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5.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液细胞形态学(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体液细胞形态学(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体液细胞形态学(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体液细胞形态学(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体液细胞形态学(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液细胞形态学(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液细胞形态学(一)(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液细胞形态学探讨(一),主要内容,一、体液常规形态学检查概述 二、浆膜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查 三、案例分析,一、体液常规形态学检查概述,体液常规形态学检查,体液细胞是指除血液以外的各种体液中的细胞,包括脱落于体液中的细胞。 各种体液,如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脑脊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在完成一般性常规检验的基础上,将标本离心,取沉渣制成涂片,经瑞吉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出具检验诊断报告(细胞分类、肿瘤细胞、狼疮细胞、噬菌细胞、真菌、寄生虫和结晶等)。该检查称之为体液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查。,体液标本种类,胸水、腹水、心包液、脑脊液、痰液、胃液、十二指肠液、胆囊液、胰液、羊

2、水、精液、前列腺液、泪液、唾液、耳道分泌物、鼻腔分泌物、乳腺分泌物、阴道分泌物、尿道分泌物、肿块/囊肿液、脓肿液、引流液、关节腔积液、阴囊积液、肺泡灌洗液、腹膜透析液、胸腔冲洗液、腹/盆腔冲洗液、尿液、粪便等三十余种。,体液常规形态学检验内容,理化检验 细胞形态学 细胞计数 细胞分类及形态观察 病原生物及其它形态观察 真菌、细菌、寄生虫、结晶等,二、浆膜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浆膜腔积液常见的有形成分,1.浆膜腔积液中的非肿瘤细胞: 间皮细胞(退化,吞噬型,核异质),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异淋,淋巴母细胞),浆细胞,红细胞,植物细胞。 2.浆膜腔积液中的肿

3、瘤细胞: 癌细胞,淋巴瘤细胞,白血病细胞,间皮瘤细胞,其他少见肿瘤细胞。 3.浆膜腔积液中的非细胞有形成分: 细胞凋亡颗粒,细菌,真菌,结晶,间皮细胞属于上皮组织中的单层扁平上皮,覆盖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一层膜。间皮细胞是构成间皮的细胞。间皮细胞几乎见于所有病例的胸腹水标本,大量出现表明胸腹膜明显受损(或刺激),主要见于两大类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浸润性疾病。,一、间皮细胞,间皮细胞特点:规则 胞质规则,外形规则,胞质灰蓝色 核规则,染色质均匀疏松,可见核仁 若成堆分布排列也规则,核居中,形态:大小约1525m。细胞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嗜碱性,常较为淡薄;细胞核规则圆形,居中或偏位,

4、可见隐约核仁,染色质细腻均匀、核表面光滑。 染色:新脱落者胞质嗜碱性而染成蓝色,脱落时间较久者胞质变酸而染成淡紫红色,前者称为嗜碱性间皮细胞,后者为嗜酸性间皮细胞。,1、正常间皮细胞,a. 嗜碱性间皮细胞,b.嗜酸性间皮细胞,c.散在分布的间皮细胞,d.成片脱落的间皮细胞,形态:细胞大小不一,胞质丰富,着色偏红, 胞质有大量退化空泡,颗粒状核固缩成团。有时可将胞核推向一侧呈印戒状。,2、退化间皮细胞,间皮细胞脱落于积液中不久,即开始发生退化变性,抽出后如未及时固定制片,细胞也发生退变,最后整个细胞溶解消失。,3、吞噬型间皮细胞,吞噬型间皮细胞常与巨噬细胞混合出现,存在于浆膜腔炎症和出血后的清扫

5、阶段,是主动吞噬还是被动嵌入,其机制尚不明确。,该类间皮细胞形态与正常或退化间皮细胞相似,但胞体内因有吞噬物而肿胀,胞质内可见红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各种细胞碎片等成分,有时可见较多粗大的紫红色变性颗粒,与巨噬细胞比较,最大的特点是核形及核染色质排列规则。 可能兼有吞噬功能,a为间皮细胞空泡(间变)、细胞核偏位和胞质变化;b上方3个巨噬细胞,可提示由间皮细胞转化,左下3个 为典型巨噬细胞;c左下细胞疑似间皮细胞演变的早中期巨噬细胞;d黑色箭头为间皮细胞,红色箭头为含少许 颗粒的间皮细胞,它们上方和左上方均为巨噬细胞。间皮细胞向巨噬细胞样转化是局部炎症的结果,又是机体 防御功能的体现(ac

6、为直肠癌继发肺炎胸水标本;d为大肠癌腹水标本,均未找到癌细胞),a,d,c,b,4、多核间皮细胞,形态:胞体与肿瘤细胞差不多大,胞质特征明显,着色偏蓝且受色均匀。核小而多且均匀;排列规则,虽大但不恶像。 少量的多核间皮细胞见于感染等多种疾病,大量多核间皮细胞,尤其伴有明显核形改变时,结合临床应考虑间皮细胞(肉)瘤。,5、间皮细胞的异常改变,核异质细胞:是指细胞核的异常,为处于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异常细胞。 细胞病理学特点: 核增大,核质比例增大 染色质增多,深染,分布不均匀 核膜增厚,核的边界不整齐 可出现双核多核 核仁增多或增大 核分裂像增多 胞质尚正常 相当于组织病理学的不典型增生或间变

7、,根据核异质细胞形态改变程度,可分为 轻度核异质、中度核异质和重度核异质,核轻度增大,比正常大一半左右,轻至中度畸形,核染色质轻度增粗,染色加深,偶见个别细胞呈粗颗粒状,一般多见于鳞状上皮的表层和中层细胞。由于常在慢性炎症时出现,又称炎性核异质细胞。,轻度核异质细胞,细胞核增大比较明显,比正常约大一倍,有中度以上的畸形,染色质颗粒较粗,核染色更深。由于形态上很接近于癌细胞,而且也可能发展为癌,所以又称癌前核异质。重度核异质细胞常见于底层细胞和部分中层细胞。,重度核异质细胞,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细胞分界尚清,核大小不一,形态略畸形,核明显增大,染色质浓密不均,深染。,中度核异质细胞,二、巨噬细胞

8、,定义:血液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化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特点:不规则 胞质:着色较淡不均匀,泡沫状、伪足样 核形:常有内切折叠感 涂片中巨噬细胞常粘附成堆出现,肺炎患者胸水单核巨噬细胞簇,多为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转化的中间阶段,癌症继发的胸水标本,由单核细胞转化的(早期)巨噬细胞,结核性腹水,3个单核细胞和吞噬一个红细胞和一个淋巴细胞的巨噬细胞,三、癌细胞,在浆膜腔积液和脑脊液标本中检出的恶性肿瘤细胞,大多为腺癌细胞。在胸水脱落细胞中,最常见的是肺腺癌,其次是乳腺癌和胃癌等;腹水中最常见是胃癌、胰腺癌和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而大肠腺癌细胞和肝癌细胞均较少见。,癌细胞特点:多变性 体积多变,胞质多变,核

9、形多变,核仁多变,排列多变。,千奇百态,形态各异,恶性肿瘤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 (一)细胞核特征: 1.核大 2.核胞质比失调; 3.核大小不一致; 4.核畸形; 5.核深染而粗糙; 6.核染色质分布不均; 7.多核;核仁巨大,异形,数目较多; 8.常有丝分裂象; 9.裸核 (二)胞质改变: 1.胞质量愈少,愈是幼稚,细胞分化愈差; 2.腺上皮的癌细胞团,保留分泌功能,但无腺管相通,因而出现大空泡,甚至形成印戒状癌细胞。 3.鳞癌细胞常见畸形,如纤维形,蜘蛛形,蝌蚪形和其他异常形态。高度角化者,可出现癌珠。癌珠为成团脱落的角化鳞癌细胞,其中为已角化的染红色的圆形细胞,其周围为棱形的癌细胞,层层

10、包饶,形成葱皮样结构。 4.有的癌细胞可见吞噬异物,如血细胞、细胞碎片等,偶见胞质中嵌入另一个癌细胞,被称为鸟眼状细胞。,三、癌细胞,(三)细胞之间关系的改变:癌细胞有成团脱落的倾向 1.大小不均 2.形态不一 3.排列不齐:鳞癌细胞常分层排列,腺癌细胞常呈巢状,有腺样倾向。 4.胞质界限不清 (四)涂片背景 :早期癌细胞涂片背景清晰,晚期则因出现继发感染和出血,出现大量嗜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吞噬细胞、裸核,含铁血黄素颗粒等,因此,当涂片中有大量血液成分出现时,应仔细寻找是否具有癌细胞。,三、癌细胞,1、鳞癌细胞,高分化的鳞癌,胞质有角化,细胞奇形怪状,细胞核深染,块状,常伴有坏死,可找到细胞

11、间桥,癌细胞分化较差,常成团或成堆,胞核圆形,核仁明显,核膜较厚,与腺癌很难鉴别,癌细胞单个散在,细胞圆形,胞核居中,深染,胞质厚实明显。,1、鳞癌细胞,2、腺癌细胞,腺癌细胞在浆膜腔积液中占肿瘤细胞的比例最高,基本上保持了原发部位腺癌的特征,由于在积液中的浸泡、繁殖使其形态发生了改变,与原发部位的不尽相同。 腺癌细胞的特点:核大,大小不一,异形,核膜较厚,核仁明显;胞质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粘液空泡,常有核偏位。细胞常呈簇或成团,有时呈(不)典型腺腔样结构(腺腔形成)或条索状、乳头状排列,类似腺样结构;凋亡细胞易见。 浆膜腔积液的腺癌细胞绝大部分是以成团结构出现的,散在分布的腺癌细胞以低分化腺癌多

12、见。,腺癌细胞团状特征,腺癌细胞胞质特征 不均匀瓦红色胞质,黏液样胞质,囊泡样胞质,单侧、丰富和小囊泡样胞质,核小极度偏位,腺管样特征,腺上皮样特征,胸腹水中发现小细胞未分化癌比鳞癌细胞多,5% 左右。细胞呈葡萄状或镶嵌状排列,胞质极少或裸核样,核形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色质粗颗粒或块状,偶有核仁。与低分化的其他癌细胞和造血源性原幼细胞不易鉴别。故在诊断中,常常只能做出找到或提示(小)细胞性肿瘤细胞的结论,若有明确的临床和病理诊断则可做出符合性诊断,有明确的细胞化学和免疫化学的依据,可给予提示性结论。,3、未分化癌细胞,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的鉴别要点,四、淋巴瘤细胞,侵犯浆膜腔和中枢神经系

13、统的几乎都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且以B细胞型为主。 因环境不同,淋巴瘤细胞形态变化很大,如大小、异形性、胞质丰富与嗜碱性,还有高凋亡。,形态:细胞大小不一,巨大细胞易见、核碎裂多见、双核可见,散在性分布,无成团或细胞套叠现象,也无细胞边角现象;胞核畸形细胞较多,胞质嗜碱性、无颗粒,易见珍珠样排列空泡,可见有丝分裂,同时见较多巨噬细胞。,五、白血病和骨髓瘤细胞,在体液中,急性白血病侵犯浆膜腔多见于疾病进展和复发时,初诊病人少见。 见于各个类型,但以单核细胞和粒单细胞型为多见。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见。,M2和M4,M5,骨髓瘤细胞,三、案例分析,案例一,患者 原某 女 66岁 临床诊断 脑炎 脑脊液检查 肺炎链球菌感染,案例二,患者 李某 女 68岁 临床诊断 肺结核 胸水检查 核异质细胞,案例三,患者 郭某 男 78岁 临床诊断 左肺癌 胸水检查 可见恶性细胞,案例三,案例四,患者 马某 女 45岁 临床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 腹水检查 可见骨髓瘤细胞,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