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综合实践活动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886270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综合实践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体育综合实践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体育综合实践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体育综合实践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体育综合实践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综合实践活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沂第十九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二、实施目标:(一)总体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

2、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二)具体目标1、学生发展目标、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走入

3、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2、教师发展目标:、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3、学校发展目标:、营造“自主、合作、开放

4、”的校园文化。、密切与社会、家庭的联系。3、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三、实践内容:活动领域实施途径具体内容实施手段常规性领域与学科教学结合活动与音乐、美术、体育结合以年级为单位,每学期每门学科开展一至两个主题活动地方教材人人都说咱家乡好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课内交流校本教材体育与健康成立探究小组,确定主题,课外研究,定期指导交流校本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每月一次,人人参与,课余查找资料,汇报交流文体、科技活动体育阳光体育每天指定不同的内容进行训练课间游戏,书香班级自创和参加有意义的游戏,全员参与小课题研究月每学期一次,各年级学生

5、参加,并组织评比田径运动会每学年一次,全校学生参与。文学艺术活动(绘画、电子小报等)与信息技术、美术等课相整合,评比展示非常规性领域自我服务劳动扫地、拖地、抹家具、钉纽扣学做饭、整理房间等与人自然社会相及班队活动整合,可开展一些竞赛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古迹、双泉山风景区等场所;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环保小队、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等学校组织,参观场所;少先队组织,利用寒暑假,开展社区实践活动简单生产劳动用橡皮泥制作小物品、用废弃物制作小饰品、养花、养鸡、养猪、养蚕、大姜、大葱种植等与科学、劳动与技术想整合,进行评比展示一、主要活动主题一览表板块系列主要活动主题实施年级师资保证具体研

6、究内容指导生活系列板快学生行为规范现状的调查研究三综合老师各班主任学生课间文明休息情况;校园卫生;礼貌用语;上课纪律;作业习惯等展开调查研究学生午餐情况的调查研究一综合老师各班主任学生最爱吃的午餐;就餐情况;是否有浪费现象;就餐人数;就餐纪律等展开调查研究我们的阳光体育一体育老师各班主任每天第二节课后的阳光体育参与情况,参与热情,学生最喜欢的项目;阳光体育的效果等学生自我服务情况的调查研究三一综合老师校本老师学生能否打扫房间,自理劳动时的情绪展开调查节约在行动一二三综合老师辅导员观察学生在校的浪费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对校内外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归类调查,并提出节约措施。“下课十分钟,你在做什么”

7、的调查二、三思品老师各班主任下课十分钟有哪些有趣的游戏;书香班级的实施,看了哪些课外书等的调查,并提出文明休息的建议残疾人生活体验一综合老师各班主任了解学校或本年级的残疾人人数;他们最伤心的遭遇,最高兴的事情,应该怎样关爱他们等学科板块系列一周天气调查一综合老师科学老师调查研究一周内的天气情况、气温的变化,人体舒适度等,了解天气变化对人的身心的影响家乡景点大拼盘三校本老师各班主任调查家乡的知名景点,景点的传说,景点的旅游量,景点最吸引人的风景,为景点添光彩。新闻大荟萃三综合老师语文老师新闻的特点,新闻的种类,了解周边的新闻,调查新闻的关注程度,我也来写新闻电视收视率的调查研究二数学老师信息老师

8、问卷调查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对电视内容的喜好,学会分析计算。名人画廊三校本老师语文老师了解家乡的名人,了解名人的奇闻逸事,走近名人,名人成功的原因,调查的收获和启迪。小小采购员一数学老师各班主任让学生把所购买的“商品”的名称其金额登记购物登记卡、现金记帐卡上,分组进行统计交流,并由最佳介绍经验,知道怎样合理使用零花钱。千树万树家乡树三科学老师综合老师家长种树知多少,学学种树养护小常识,绿化的意义等进行调查研究。学生常用英语口语的调查研究一二三英语老师综合老师调查我校学生英语日常口语的使用现状,分析成因与对策,对常用英语短语进行分类汇总,探究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特产的调查研究二校本老师综合老

9、师调查本地的特产的品种,产地,销售情况,了解种植的要求,为家乡特产做广告。家乡的“革命烽火”三综合老师语文老师寻找家乡的革命英雄,走近英雄,探访英雄实际,革命烽火故事会,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一大名著人物研究二语文老师综合老师以语文教材三大白骨精等内容为切入点,确定一大名著中最感兴趣的一位展开研究。秀实学生课余生活小调查(学生课外阅读小调查)一二语文老师综合老师调查学生的课余生活情况,对课余生活的满意度,最喜欢阅读的书以及最喜欢的课余生活及对学生课余生活的建议等。24点大比拼三、一数学老师各班主任调查热衷24点的学生人数,开展比赛,调查参与度,了解口算对学生思维的好处和认可度。艺术系列板块秀实乒乓

10、训练情况的调查研究三三体育老师综合老师了解我国乒乓明星及其成长经历,乒乓的发展和现状,学生对乒乓的喜爱程度,学校乒乓训练的情况,学生的比赛情况等科技小制作的创作研究三、一美术老师综合老师科学老师了解科技小制作所需的材料,用橡皮泥或塑料进行简单的制作,探究制作方法,进行创作比赛。电子小报的制作研究二信息老师各班主任调查电脑的使用情况,了解电子小报的制作过程和方法,进行评比交流,并对如何使用电脑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学校艺术节献一计三各班主任校辅导员音体美老师分析以往艺术节的开展情况,调查学生心目中喜爱的艺术节形式,创意设计艺术节的活动内容与方式,向学校提出可行性建议。交通大调查二、三综合老师科学老师信

11、息老师收集历年来家乡的交通图,认识简单的地图符号,家乡的交通安全,各主要路口车流量的调查,行人交通安全知识的调查,我的建议等,我设计的交通图。社会系列板块风俗大揭秘二综合老师思品老师调查家乡沿承千年的风俗,风俗的来历及活动时间,风俗的形式,本校学生对风俗的了解程度等。风筝文化的研究一综合老师思品老师了解风筝业的历史,风筝的品种等。养蚕文化的探索与研究三综合老师调查本地的养蚕情况,养蚕的技术,风俗和故事等等。和谐社区万家福一三校辅导员各班主任寒暑假生活调查,走进各个社区,参与社区活动情况的调查,为社区服务献一计,我最喜欢的社区活动大揭秘。二、活动方式: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组织形式:1

12、.个人活动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需要与他人交流。在小学阶段,特别提倡家长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探究活动,但家长不要包办代替。2.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

13、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3.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活动单位共同完成一项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体讨论,以求对某一主题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多种形式交融使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

14、的学习活动。因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事先考察和推想并作出合理的规划,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班级集体探究需要全班学生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交流大家搜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入探究。此后,可以进入第二轮研讨,也可以就此完成各自的“作品”。小组研究、班级研究或其他各种合作研究形式要强调集体中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要以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认真钻研为基础,避兔出现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闲,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学生之间的不合作现象。个人研究并不排斥交流与合作,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学会分享资源。三、工作措施:(一) 课程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课时为3-4年级每周2课时,5-6年级每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