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a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8867087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a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历史】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a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历史】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a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历史】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a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历史】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a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a(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地位,党和政府的具体措施,扫盲成就,地位,党和政府的具体措施,义务教育的成就,基本历程,一、扫盲教育,1、党和政府重视扫盲教育的措施,(1)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2)政府开办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农民在田间 参加扫盲学习 (50年代),青年共产党员李招娣在一间农具仓库里给乡亲们上识字课(1957年),一、扫盲教育,1、党和政府重视扫盲教育的措施,(3)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2)政府开办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第

2、十九条 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鼓励自学成才。 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一、扫盲教育,1、党和政府重视扫盲教育的措施,(4)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2)政府开办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

3、(3)198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扫盲教育,3、扫盲教育取得的成就,我国已经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共扫除文盲2亿多人,文盲数量和文盲率不断下降,2001年,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思考:文盲与半文盲的划分是怎样的?目前文盲的定义有了怎样的变化?,1.划分文盲的标准: 2001年,联合国重新定义的新世纪的文盲标准为: 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 老文盲; 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 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 的人。,二、义务教育,1、党和政府重视义务教育的措施,党和政府如何重视义务教育呢?,(

4、1)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五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 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第七条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学制,由国务院教育主 管部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二、义务教育,1、党和政府重视义务教育的措施,(1)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

5、府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加紧普及义务教育,(3)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希望工程,偏远贫困地区的小学,希望工程宣传画,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邓小平同志为“希望工程”题词,希望工程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益事业,1991年4月15日“希望工程”开始实施。这是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安徽金寨希望小学的校门。,二、义务教育,2、发展义务教育取得的成就及意义,2001年1月1日,江泽民主席宣布: 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意义: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改变中国的命运,二、义务教育,存在问题,法规贯彻不力,法规体系不完备 义务资金短缺 地区发展不平衡 学

6、生(尤其是女生)辍学率较高 师资队伍质量不高,不稳定,三、高等教育的发展,1.建国初: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2.“大跃进”时:教育大革命,3.“文革”时:严重破坏,4.新时期:拨乱反正,快速发展,19531957年,教育在“必须彻底地、系统地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的口号下,模仿甚至照搬苏联的教育模式。大量引进苏联的教学大纲、教科书;邀请苏联专家讲学、参加学校管理,仿照苏联的学校管理模式,根据苏联的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1957196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思考:你怎样认识教育大革命?,1977年,“文革”中断的高考制度的恢复,使被剥夺了十年青春的中国青年人欢欣雀跃。这年的高考在冬天举

7、行。据说有570万到1000万人报名。最后在全国录取了27.3万人。“四人帮”所谓“宁要一个没文化的劳动者,不要一个有文化的精神贵族”论,成了历史的笑柄。,高考考场,恢复高考制度,三、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1)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趋合理 (2)高校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有些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3)招生规模和办学自主权都得到扩大 (4)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等也得到长足发展 (5)中外高校的交流得到加强,新时期教育面临的挑战,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教育的竞争。因而,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