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进行幼小衔接,防止小学化倾向1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857024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进行幼小衔接,防止小学化倾向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正确进行幼小衔接,防止小学化倾向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正确进行幼小衔接,防止小学化倾向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正确进行幼小衔接,防止小学化倾向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确进行幼小衔接,防止小学化倾向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进行幼小衔接,防止小学化倾向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正确进行幼小衔接,防止小学化倾向 通滩镇中心幼儿园 黄玉婷【摘要】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多年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其中原因错综复杂,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促使着教师们快步向小学看齐, 无声无息中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推向高峰,那么针对这一错误的倾向,我们应该如何悬崖勒马呢?【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读写算拼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多年来的教育现象,从应试教育起,小学化教育就应运而生,许多家长早早地就把过于复杂的知识灌输给幼儿。特别是大班年龄段的孩子,家长们迫切地询问老师,今天教写字了没?我孩子的拼音学地怎么样?老师我的孩子要学20以内的连加连减,你们没有教吗?正是这样,家长无心的拔苗助长,

2、使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为了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对这一倾向我们必须予以纠正,然而更重要的是要防止。1、 推行素质教育、强化教育理念1、遵循正确的儿童观 首先,幼儿是一个自然的人,他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依赖性,但也是一个社会的人,具有生存、发展、学习、受教育、受保护的权利。那么,身为教师就必须要了解幼儿,知道他们所知、所想、所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与权利,与幼儿建立起紧密合作的互动关系,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提高。 2、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在教育观点上,施教者要学会尊重被教育者,我们的孩子。尊重起人格尊严,合理要求乃至细微的情感需要。尊重幼

3、儿的年龄特点和性格差异,相信自我发展的内在潜力。教育者的任务是引导其健康快乐的发展。如栽培一颗幼苗,施肥,除草,浇水一系列措施无非是拔苗助长。而拔苗助长只会是毁灭和摧残幼苗。素质教育的理念还应深入到教师的心中,能够大胆创新和思维,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打破拘谨的教育理念。从过去备课备教材教法,转变为以幼儿为中心,关注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为重。学会研究幼儿,探索幼儿。从过去重视园内教育封闭的教育观,转变为注意密切联系家园互动,及时了解幼儿日常生活,做好家长工作。从过去重视对幼儿的管理工作,过多的限制和干预转变为发挥幼儿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遵循幼儿教育规律记得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警醒

4、我们,过早的对幼儿进行不适合年龄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反而会收到相反的效果,哥哥在先训练一个周的情况下,反而比弟弟没有训练的成功率低。那么实验说明,我们对幼儿园的孩子实施小学教育不仅不能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发展水平,反而会破坏幼儿生理机能,摧残幼儿心理健康,现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就是在扼杀我们幼小的花朵。那么为什么家长们不能意识到这种危害性呢? 其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在于没有按照幼儿教育规律办园。 很多私立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健康,提前教幼儿学习超年龄段,超负荷量的文化知识,读写算拼等。是幼儿过早地背负了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农村家庭的家长,对幼儿

5、是否能够识文断字,推算分析作为幼儿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不断要求老师和幼儿园加大学习量,甚至回家都在让幼儿做题,写字。其实,幼儿教育必须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征而进行。幼儿教育“小学化”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其教育效果必然适得其反。这一点,实践已充分证明,我们也应当从中深刻反思。三、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为了生源问题,不惜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被家长牵着鼻子走,为了家长的老观念: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卯足了劲儿地给孩子施压,参加各种兴趣辅导班,在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就要求孩子学习写汉字,认读拼音和学习应用加减等,使孩子的压

6、力越来越大。再者,幼儿园办园思想不正确,急功近利的心情促使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趋势日益强大,就像一条饥饿的蟒蛇正在吞噬着我们幼小的花朵。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指出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设置适当的活动课程及游戏活动,以游戏活动为主,学习探究,发展幼儿主观能动性,学会自觉地探索发现,不墨守成规。能够创新,能够感知大自然的奥秘。作为专业的引领者,我们应该为家长指出正确的风向标,而并不是随着家长的观念走,在幼儿教育的领域中,我们教师扮演的角色绝不是对着家长点头哈腰的执行者。谁是幼儿教育领域的先锋,秉承着与家长共同探讨的态度,与家长畅说幼儿教育的故事,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与家长共同分享,在家

7、园联系栏中,张贴出各种正确衔接幼小教育的文章,做好家长的教育思想工作,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4、 正确衔接小学教育1、充分了解幼儿和小学生特点和区别 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都离不开坐立行走等行为规范,教师应该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姿,站姿,行走等基本常规。为进入小学能够安静地坐下来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虽然每个幼儿的行为动作都不一样,但是“坐、立、行”的姿势总有个规范。教育幼儿正确的坐姿,站姿不仅会使幼儿的气质发生质的变化,并且幼儿身体的发育也会往健康的方向发展。不正确的坐姿会使幼儿身体脊柱变形,不良的站姿使幼儿从小没有挺拔的身姿。对于进入小学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式都有很大的帮助,为孩子打下基础。

8、2尊重老师,团结小朋友,爱家人孩子的一言一行体现在生活中,体现在幼儿园的常规活动中,体现在家庭中,更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幼儿尊重老师,团结小朋友,关爱自己的家人是一种文明的表现。他会学着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3从教育活动中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幼儿园教师逐渐教会幼儿正确握笔的姿势,写字的坐姿,汇编成小儿歌,朗朗上口,让孩子好记,好诵,好操作。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进入小学以后纠正往往收效甚微。越是在大班后期教师可以专门的训练和指导,让幼儿接触写一写简单的独立字体,或者1-10的数字,必须规范书写,讲究格式要求

9、。除此之外,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上,教师还要多费心思,每个幼儿的情况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在家的教育方式和环境不同,所以针对不同的幼儿,教师应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培养学习习惯也不能千篇一律。比如,好动的幼儿教师应该培养他学习静物的绘画,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幼儿,教师应该多让他参加集体活动,参加舞蹈,歌唱等能动能跳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多培养这类幼儿发展活跃的思维方式。对于娇气的幼儿,应该多培养他们爱劳动,热心助人的行为习惯,不做娇公主,小皇帝。人们常说,孩子一旦进入小学就“进入了符号的世界,掉进了规则的海洋”,在小学有许多规则要孩子们熟悉和遵守。另外,

10、安排丰富有趣的晨间活动吸引幼儿早起、不迟到,积极坚持参加幼儿园晨间活动;在生活处理方面,时时提醒幼儿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教他们学习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因为持之以恒是常规培养的关键,因此,幼儿园老师应经常对幼儿的常规进行检查,并通过各种游戏巩固幼儿已有的常规。5、 改善办园条件和环境对于是否能够更好地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还在于我们办园的特色和发展方向上,如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游戏活动课程,多方面的发展幼儿智力,能力。就应该在幼儿园设施设备上提供优越的材料,在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方面,发展幼儿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对于幼儿以后进入小学,学习数理化的概念有很大的帮助。在发展语言领域方面,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以朗朗上口的儿歌和生动有趣的故事为主,发展幼儿口头表达能力提供有利条件。总之,一句话,我们是专业的领头军,教师和办园者一定要站住立场,坚定的走下去,不要被家长和社会因素牵着鼻子走,坚持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好正确的榜样!主要参考文献: 1关于幼小衔接2浅谈如何做好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工作3幼儿园幼儿素质教育4浅谈如何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