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完整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854687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塞完整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出塞完整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出塞完整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出塞完整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出塞完整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塞完整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塞完整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 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塞,si( ),si ( ),s ( ),塞外,瓶塞,堵塞,将,jing( ),jing( ),将士,将军,教,jio ( ),jio( ),教师,教书,释题: 出塞:乐府旧题。塞,边塞。出塞,就是到边防线去守卫边疆。,王昌龄,盛唐著名诗人,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和“诗家夫子”之称。出塞被誉为七绝中的压卷之作。,作者简介,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一作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开元 进士。他在当世就以诗著名,被称为“

2、诗家夫子”。其诗尤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其中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特别有名。他和李白的七言绝句是这一诗歌体裁的最高水平。,写作背景: 大诗人王昌龄再次来到边塞,这一晚,他久久不能入睡,来到帐外,望着苍茫的夜色笼罩着的边关,一弯新月在天边发出微弱的光茫,几堆篝火在草地上熊熊燃烧,阴暗寒冷的军账中,战士们有的手抚战刀默默无语,有的低头沉思,唉声叹气,他们是多么思念家乡,多么思念亲人呀!一个战士打破了沉默:“弟兄们,这战争连年不断,我们还能活着回到家乡吗?”战士们个个摇头叹息说:“万里迢迢来守卫边关,谁还能奢望,回家,我们早晚都会战死沙场。”有的战士禁不住流下热

3、泪,有的战士冲出帐外,在月光下仰头长叹 王昌龄看见此情此景也不禁热泪纵横,他想起了飞将军李广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故事。心里产生了一个愿望:如果能有位像李广一样的猛将来带兵守边关,敌人一定会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再不敢妄想越过阴山,这样战争就结束了,战士们就可以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过着幸福的生活了。想到此处,诗人提笔写下了,秦时明月汉时关,秦(qin)二声 秦朝时代明亮的月亮。 汉朝时代的边关。 秦朝的月亮照在汉朝的边关上。,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时明月汉时关,真的是这个意思吗?,本意,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4、。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出塞,理解要正确!,秦时明月汉时关,用了“互文见义”修辞。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例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 “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秦时明月汉时关”描写了怎样的景象?,静静的月夜,守卫边关

5、的战士们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孤寂凄清,举头望见那千里与共的明月,思念起故乡的亲人来。,万里长征人未还,1里=500米 万里=500万米 很远的征途。 人还没有回来。战争对人们有着很大的影响,写出了诗人的悲愤。 几万里的征途的士兵们还没有回来。 征(zheng)一声出塞,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征人未还:,想象:久未回家的边关战士,面对明月会想些什么? (战士对战争的怨恨,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对和平的期待。)这两句诗句反映了作者对守卫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能回家的无比哀叹和同情。,但使龙城飞将在,只要是 或解释为匈奴祭天之处,其故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或解释为卢

6、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 为抗击匈奴做出了贡献的李广将军。 只要是李广将军在。 但使不要写成但是! 出塞,但使:,龙城:,飞将:,但使龙城飞将在:,字形提醒:,飞将军李广:是西汉著名军事将领。他射得一手好箭,以打硬仗而闻名。他一生皆在边关御敌,以骁勇善射、智谋超群著称。他曾经与匈奴交战七十多次,每次制敌先机,匈奴称他为“飞将军”。武帝在位时派他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来了,都畏惧得争相逃避,多年不敢侵入境内。他一生为人清廉,爱兵如子。他每得赏赐就和士卒共享。士卒不尽饮,他不近水边;士卒不尽吃饱,他决不先食他,深受边关军民的爱戴,在历代的边疆士兵中都有着崇高的威望,是

7、一位“才气天下无双”的将军。,不教胡马度阴山,不允许,不同意。 侵扰内地的外地骑兵。 走过,越过。 阴山山脉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段进入河北省西北部,连绵1200多公里,南北宽50100公里,是黄河流域的北部界线,季风与非季风分界线,也是中国古代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分界线,是中国十大山脉之一,秦始皇修筑的长城就在阴山之巅,著名的阴山岩画,穿过阴山仿佛可以看到昭君出塞那当年的景象。,不教:,胡马:,度:,阴山:,作者借李广这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这个故事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出 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8、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出塞:乐府旧题。塞,边塞。出塞,就是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未还:没有回家,关:边关,但:只要,不教:不让,胡马:外族入侵的骑兵,飞将:西汉名将李广。英勇善战,百发百中,威震龙城,被誉为“飞将军”。,汉:汉朝,秦:秦朝,度:越过,重点词语,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离家万里外出征战的将士还没能回来,但使龙城飞将在,,只有像李广那样的良将戍守边关,不教胡马度阴山。,就不让匈奴的骑兵南下入侵了。,出 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9、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诗句意思,明月照耀着边关,自秦汉时一直如此,远离家乡的士兵不能回归故乡和家人团聚。,假如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戍守边关,匈奴的军队就不敢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龙城”:地名,是古代匈奴圣地,汉朝大将军卫青曾奇袭击龙城,最后与匈奴作战七战七胜。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汉之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指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胡马:指胡人的战马。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阴山:山名,指阴

10、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时常从这里开始南下骚扰侵占地区,也是卫青坟冢的模样。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度:越过。,整体感知。 1、出塞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边关无良将驻守,致使匈奴频繁入侵的情况,表达了 ( )。 2、出塞中表现诗人对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男儿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的感叹的句子是(,诗人对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来。,拓展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