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词四首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850880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词四首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词四首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词四首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词四首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词四首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词四首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词四首课件 新人教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课 词四首,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背景。 2诵读、体味、欣赏、背诵默写这些词。 3理解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会透过语言分析把握诗句的主旨。,激情导入,师:古曲可婉约如小桥流水,和风细雨,也可豪放如大江东去,暴风骤雨,令人品尝回味,词也拥有与古曲同样的艺术特色,让我们通过学习渔家傲秋思来进一步体味。,第1课时 渔家傲秋思,渔家傲 秋 思,自主预习案,渔家傲秋思是北宋范仲淹的词,这是一首边塞词,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课题解析】

2、,自主预习,【走进作者】,范仲淹,字希文,江苏吴县人。他在陕西守卫边疆多年。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政治上,他主张革新,为守旧派阻挠,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他的词,写边塞生活,苍凉悲壮,慷慨生哀;写羁旅生活,缠绵深致,脍炙人口。,4文本初读,整体感知 (1)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解,用现代汉语翻译诗歌。 (2)“塞下秋来风景异”交代了所写景象的地域、季节,总写边塞秋天风景之“异”,那么异在何处呢? 交流点拨异寒 异声 异势 (3)品读上阕说说:通过以上景致的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 交流点拨荒凉 萧瑟 肃杀 (4)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

3、觉? 交流点拨悲凉 寂寞 孤独 思乡,三、合作探究 1让我们一起循着文字,小组合作试着在下片中寻觅深藏词人内心的那份情愫,请以“我从_(诗句)中感受到_(情感)”的句式回答。 交流点拨浊酒一杯:思乡、思亲。燕然未勒:使命、责任、爱国、忧国。悠悠羌曲:无奈、凄凉、别愁。人不寐:焦虑、苦闷、悲愤、担忧。白发征夫泪:悲怆、苍凉、壮志难酬、痛心。 2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是千古戍边将士的真实写照。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怀? 交流点拨立志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士情怀和思乡之情。,四、课堂小结 这首渔家傲绝不是令人消沉斗志之词,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而更热爱祖国,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范仲淹年轻时曾在岳阳

4、楼记一文中,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词中的白发老将军,不正是这种崇高精神的生动写照吗?,江城子 密州出猎,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苏轼于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冬季创作的一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的作品。在词中,作者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自主预习案,【课题解析】,【走进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我们学过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本文写于他在密州作

5、太守时,当时他政治上不得意。,交流点拨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帽,穿上貂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3文本初读,整体感知 学生四人一小组,翻译全词大意,一人一句。,二、合作探究 (一)文本探究 1上阕描写的是怎样的内容?下阕抒发了什么感情? 交流点拨上阕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下阕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2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

6、 交流点拨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3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表现在哪些诗句上? 交流点拨开张豪壮;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勾画出一个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交流点拨豪气十足,誓死为国的英雄形象,坚决抵抗外族侵略,保卫国家,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二)品味语言 1词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 交流点拨“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山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

7、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用典使表达委婉含蓄。,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文字可以有限,但精神是无限的。只要赤壁下的长江

8、永远地奔流,苏轼的文章,连同他的品格、气度、精神就将永远存留于中华民族的史册之中! 最后我们用一小段文字来结束我们师生的这次观苏轼密州出猎之旅。 苏轼的狂,是一种霸气!是一种追求!是一种狂热的期待!是一种永不放弃的报国豪情!是一种明亮不刺眼的光辉,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是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泊,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第二课时,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激情导入 辛弃疾,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他的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意境高远、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派词风,成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今天

9、我们要学习的词破阵子是作者在江西上饶闲居时期的创作,是写给在抗金主张上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陈亮的。这首词在风格上与西江月不同,大家在学习的时候注意体会。,课文朗读,1走近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大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辛弃疾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南渡录二卷,窃愤录一卷等。,自主预习,2题解:破阵子选自稼轩长短句集。破阵子,词牌名。陈同甫,名亮,南宋婺州(现在浙江省金华县)人,同辛弃疾是好朋友。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3文本初读,整体感知 (1)君王的天下事是指什么? 交流点拨统一国家,

10、了结君主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2)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可怜”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交流点拨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免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可怜”一句将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三、合作探究 (一)文本探究 1作者写这首词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这首词托名为安慰朋

11、友,实则是抒发词人自己对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以及坚决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2本文凭什么可以称得上是“壮词”? 交流点拨从题材看写军营生活;从情感看表达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从语言看豪放、壮丽。,3如何理解这首词? 交流点拨这首词是词人爱国词篇中的代表作之一,虽是为鼓舞爱国壮士、好友陈亮而作,但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词人以早年战斗生活为基础,融梦境幻觉一体,描绘了一幅爱国将士驰骋沙场,雄伟壮阔的场面。全词内涵丰富,造语豪壮,结构谨严,构想奇特,以梦境贯穿上下片,自出机抒,情感雄奇高昂。末尾“可怜”一句将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

12、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二)品味语言 1醉里挑灯看剑 (实写醉态) 2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虚写梦境) 3可怜白发生! (写实现实),四、迁移拓展 提问: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抒情有何异同? 学生讨论,教师答疑。 交流点拨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破阵子:军旅生活(豪放、激烈) 渔家傲:思乡、爱国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爱国 破阵子:壮志未酬的悲愤、爱国,六、课堂小结 全词从想象着笔,描绘了理想中的抗金队伍和战斗场景。全词在感情基调上是雄壮高昂的,而结

13、句又是悲凉低沉的。前后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种抑扬法赋予了本词特有的艺术魅力,有力地表现了词人满怀壮志而志不得伸的苦痛。,满江红,一、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秋瑾: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璇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中。,2文本初读,整

14、体感知 概括文章的内容。 交流点拨上片: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思虑未来前途。,二、合作探究 (一)文本探究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面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么?这一句写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交流点拨这里喻指八国联军攻破北京的事,这一句写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中“蛾眉”指什么?这一句写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交流点拨不能做男儿的遗憾之情。 3本词作体现怎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复杂心情。,(二)品味语言 1“为篱下黄花开遍”。 交流点拨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

15、比黄花瘦”的诗句。 2“四面歌残终破楚” 交流点拨作者又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喻指八国联军攻破北京的事。 3“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交流点拨“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三、迁移拓展 用下列句式说话:从词作中我感受到了作者_的心情,我是从_句话体会到的。这句话_(按照“心情句子分析”的方式回答) 交流点拨喜悦激动:冲破牢笼,获得自由,悠然自得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豪情万丈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苦闷忧愁: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倍感孤独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冲破牢笼,面对未来,担心不已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知音观觅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四、课堂小结 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又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蛾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即使有所顾虑也坚定的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板书设计 满江红 上片: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思虑未来前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