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847097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案金华学校 吴复林1、 指导思想: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以下几点指导思想:首先,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学校校长、教师、家长,都应充分认识和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这项教育工作。决定指出,由于当今科技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大多又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

2、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中小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决定指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和能力。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3、,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决定要求全社会都要十分重视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紧密结合,共同促进青少年学生茁壮成长。2 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 学校将组成由潘云录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并逐渐形成以政教处、团委、各班班主任以及思想政治课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3、 确立目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依据教育部及省、市教育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运用心理学理论,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我校的具体工作目标如下:1、了解自我,接纳自我 目前普遍存在仅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

4、学生优劣标准的情况,导致不少学生自我形象偏低,自信心不足,严重阻碍着学生的素质成长。针对这一现象,心理教育工作应注重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对自我的形象进行整体认识,让学生从学业自我形象、社会自我形象、情绪自我形象、体能自我形象等方面进行整体认识,找出自己的优势与劣态;帮助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树立自信心。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2、培养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 当前由于学习适应性不强,而沦为学业不良的学生日渐增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就显得日趋重要。尤其是像我们这类低收入民办学校,学生起点低,家庭贫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足,学生更会自我放弃,厌学现象较多。因此,心理教育

5、工作应致力于开展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发现学习的乐趣,寻求适合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集中精力,心无旁骛的学习品质以及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工作,以达到促进其有效学习的目的。3、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 在我校这类民办学校中,离异家庭孩子不少,学生的人格发育受影响,多少会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如孤僻、抑郁、消极等,喜欢独自待着,人际交往能力缺失。而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不可或缺的条件,人际交往的适应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也影响着其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当前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可导致亲子、师生和同伴间的冲突不断增加。所以协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是重

6、要的。在当今这个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做到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事情。4、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目前的教育比较强调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会严重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心理教育工作应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各方面的谐调发展,使个体在认识、情意和行为三方面达到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得以发挥,日后成为: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能作出积极贡献的人。4、 工作原则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

7、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3、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5、面对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6、预防和矫治相结合;7、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9、心理辅导过程对学生所作的“自我暴露”,辅导员应严守秘密,不宜对外公开当事人的姓名和事件。5、 实现途径 根据我校学生构成和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进行:(一)心理健康教育 这项教育工作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

8、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1、全校协同形式。这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在学校各部门的能力合作下进行的。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教育工作。因为我校还在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转型之路上,全校心理教育的基础比较薄弱,风气不浓。因此我校要利用合适的时间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提高对这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系统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广大教师和各职能处室通过学科渗透、德育处、团委、班主任等方式进行经常地教育工作,达到面向全体学

9、生进行全方位教育的目的。2、课程辅导形式。偏重于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全面培养。具体内容包括智能训练、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自我心理修养指导等内容。3、专题讲座形式。目的在于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例如,以班为单位,定期让学生把自己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以匿名信方式告诉心理辅导员。通过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后,针对咨询内容举办专题讲座,给学生答疑。4、学科渗透形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通过学习送东阳马生序,了解古人刻苦学习的经历,从而勉励学生努力学习。另外,教师

10、还可以通过充分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并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有机渗透心理教育。例如语文教材中爱国志士和伟大人物的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事迹是对学生进行意志训练,耐挫折教育的极好材料。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情感的陶冶,美术教学中丰富的想象力;体育教学中克服一个个困难、接受耐力,毅力考验等等,这些既有对学生心理知识渗透,又有意志磨炼,既有方法的引导,更有榜样的示范。所以,这样的有机渗透起到水乳交融并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好效果。(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进行的心理咨询、心理训练活动,它面向少数学生,立足于矫治。主要方式:1、个别咨询。它着眼于少

11、数问题学生、侧重运用行为矫治和心理治疗方法达到辅导疏通心结的作用。个别咨询的程序包括学生自诉、诊断分析、调适矫治和效果反馈四个环节。方式有面谈、电话、通信等途径进行。在我校要成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设立心理咨询信箱,配备心理咨询教师。2、团体咨询。是指对有同类心理困扰或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的一种形式。具体地说,就是在心理辅导老师的主持或参与下,小组成员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由议论,利用团体的相互影响、启发、诱导和帮助,形成团体的共识和目标,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效果,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和理解,进而改进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团体咨询的人数一般在6至12人。团体咨询的具体过程一般有成立团

12、体、团体活动,实施矫治和巩固效果四个环节。3、电话咨询。是指利用通话方式给予学生忠告,劝慰和指导。由于通话具有隐秘性,咨询的学生基本上都能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4、书信咨询。其优点在于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随时通过信件诉说自己的苦恼或愿望。那些不善言辞,或较为拘谨的学生常常选择这种形式。六、评价效果初步设想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工作通过建立学生自我评价体系、学校评价体系、社会家长评价体系来进行。力争把心理教育工作作为我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成为我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特色、一个亮点,切切实实为广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快乐学习,快乐生活。金华学校 吴复林 2017年7月1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