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845543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8.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与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与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与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与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与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与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与利用(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厦门市教科院 蔡蔚文,什么是环境 什么是幼儿园环境 什么是幼儿园主题环境,什么是环境,环境(environment)是指周围所在的条件,对不同的对象和科学学科来说,环境的内容也不同。 对生物学来说,环境是指生物生活周围的气候、生态系统、周围群体和其他种群。 对文学、历史和社会科学来说,环境指具体的人生活周围的情况和条件。 对建筑学来说,是指室内条件和建筑物周围的景观条件。 对企业和管理学来说,环境指社会和心理的条件,如工作环境等。,幼儿园环境,物质环境 精神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 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

2、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 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环境,幼儿园环境按其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幼 儿 园 环 境,物质环境 精神环境,广义:指对幼儿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总和。 狭义: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广义:泛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整个社会的精神因素的总和。 狭义: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特点,可控性 幼儿园环境具有可控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等在进入幼儿园时,教师必须经过精心地筛选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幼儿发展为选择标

3、准。另一方面,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有效地调控环境中的要素,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开放性 幼儿园将自身环境与外界的家庭、社区等环境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将自己封闭在园内小环境,这体现了其对外开放的特点,坚持了开放性原则。 经济性 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上,而不能盲目攀比,追求形式,要少花钱多办事,这体现了经济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特点,教师在环境中的作用,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 准备一个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是教师的职责。 环境能否按预期的计划运转,幼儿能否充分利用环境的条件,能否在活

4、动中真正得到发展,还要看教师能否营造环境的气氛,有效的控制环境。 经常调整环境,使它保持适合幼儿发展的最佳状态,是教师的重要作用。 所以,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是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作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安全卫生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服从于卫生和安全的要求,以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相一致,要体现教育性。 适宜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幼儿参与的原则: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5、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开放性原则: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同时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 经济性原则: 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幼儿园自身经济条件,勤俭办园,因地制宜办园。,什么是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以幼儿生活为基础,以某一主题为主线 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 以游戏和活动为基本活动形式的活动型、综合性的课程,主题活动的优点,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能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 更具系统性,有助于幼儿知识经验的迁移 教学形态灵活,有利于使教学更吸引幼儿 具活

6、动性,重视对幼儿能力的培养,什么是幼儿园主题环境,展示幼儿主题活动进程的环境 反映幼儿正在进行或刚进行过的活动成就和活动历程,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目的,梳理幼儿的学习经验 展示幼儿学习内容与学习历程 提供家长了解幼儿经验的主要途径,主题环境的创设,班级内主题环境创设 班级外主题环境创设,室内主题墙面 室外主题进程墙,教师搭架,幼儿添砖; 活动呈现环境;环境推进主题 活动区与主题氛围相互辉映,主题环境的创设的策略,主题环境不是简单的幼儿作品的呈现,而是幼儿活动的进程; 主题环境不是教师美术技能的展示版,而是幼儿表征的天地; 主题环境不是教师布置出来的,而是幼儿活动出来的; 主题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

7、,而是随着主题的发展而逐步丰富的,主题环境创设方法,合理规划空间; 创设适宜的区域; 合理规划室内墙面 布置溶于情景的班级环境; 展示活动的进程(室外),合理规划班级空间,空间规划上要满足幼儿进行不同形式和类型的活动,合理规划班级墙面,使之能呈现主题氛围,主题开展之前要合理规划墙面 室内: 美工区、语言区墙面调动主题氛围 其它区,墙面、材料尽量与主题结合 室外,主题过程的展示 幼儿表征的图画 幼儿的活动过程照片 收集的资料图片或照片 主题开展过程中逐渐丰富 主题结束后移到室外,主题开始之初的环境,布置融于情景的班级环境,引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将环境情景化,

8、充分利用活动室空间引导幼儿布置主题情景,可以促进幼儿经验的迁移;将幼儿置于情景中学习,可以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将环境创设作为课程的首要资源,让主题情景与班级环境相互融合,使环境和主题互为作用,让环境能真正随着主题的延伸而拓展,使幼儿经验随环境的拓展而得到提升,是新纲要教育环境的创设理念对我们的启示。, 充分利用班级空间,营造主题氛围,充分挖掘有限空间的利用率,将活动室、过道、走廊、阳台统整计划,引导幼儿从活动室的三维空间(墙面、垂挂、地面)创设主题情景,营造主题氛围。, 环境随主题的扩展而丰富。,班级的环境创设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在幼儿主题探究、表征的过程中逐步丰富的。在主题伊始,教师

9、就对活动室的空间进行精心规划,规划出一定的空间成为主题材料的展示墙或展示台,利用美工区的墙面创设利于幼儿大胆表现的与主题相关的背景图,为主题环境的创设做好铺垫。,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应重视将环境创设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内容,鼓励支持幼儿开展主题探究,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种种创意和表征,使班级环境随主题的扩展丰富。 案例:自己造“砖头桥”, 以幼儿为主体创设环境,环境创设的过程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幼儿的创意加上教师的引导,是形成班级主题环境的关键。 案例:树 案例:棕榈树的树干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共同创设环境,环境创设的过程既是幼儿的学习过程,也是教师促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发展的有利时机。,创设目标物

10、化的环境,提供支持幼儿学习的支架。,将教育目标整合于环境材料中,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发展,在操作材料中获得经验的提高。,将目标物化于班级墙饰中。,班级墙饰不仅是展示的空间、表现的场所,还是幼儿学习的乐园,因此,我们强调墙饰创设既要注意艺术性,又要注意教育性。,充分利用活动室的墙面,布置“互动墙”,将目标整合于墙面上,让墙壁会“说话”,可以使区域的氛围更为突出,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将目标物化于主题情景中。,利用幼儿所创设的情景再作用于幼儿,让幼儿在自己所创设的情景中分享经验、获得经验。 案例:桥、树洞、海底世界,环境创设中容易出现的不适宜问题,幼儿无法与墙面互动 墙面布置的材料由幼

11、儿做,教师贴上去 墙面都由教师贴满了 墙面布置太零碎 墙饰画面缺乏整体性 墙饰画面整体但被人为割断 室外主题展示墙以现成图片或幼儿图画为主,体现不了主题的过程 墙饰缺乏艺术性(不美、色彩过多) 无目的悬挂,幼儿园的精神环境,在人的要素中,幼儿教师是幼儿园中对幼儿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首先,教师的思想、态度、情感和行为本身就是构成幼儿园环境的要素之一;其次,由于幼儿园的各种环境都是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精心创设与控制的。因此,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具备后,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是影响幼儿园环境和质量的决定因素,进而也对幼儿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的内容,幼幼关系 师幼关系 师师关系,软

12、化环境,创设温馨物质空间,通过适当的装饰,可以软化环境,使活动室更为温馨。在活动室内,我们用三种方法来软化环境: 一是在区域上适当悬挂幼儿作品; 二是在区域内铺上泡沫垫或投放软垫; 三是适当使用色彩协调的装饰物。,平等对话,营造良好心理氛围,在贯彻新纲要过程中,应重视采用“站着观察,蹲下指导”、“轻声询问,大声表扬”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幼儿与幼儿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使幼儿在幼儿园中能放松学习,自主游戏。,“站着观察,蹲下指导”指教师以高于幼儿的视角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以高于幼儿的心智促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发展。 “轻声询问,大声表扬”是指教师与幼儿进行交流时态度要温和,言语要轻,使幼儿愿意亲近教师,愿意与教师沟通,教师表扬幼儿指向要明确,言语要肯定,尽量在集体面前鼓励幼儿,使幼儿有自信,学习更有动力。,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