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标准综合体推动细毛羊业产业化发展(下)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88837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健全标准综合体推动细毛羊业产业化发展(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立健全标准综合体推动细毛羊业产业化发展(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健全标准综合体推动细毛羊业产业化发展(下)(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立健全标准综合体推动细毛羊业产业化发展(下) 新疆细羊毛标准体系建立以后,目前共举办各类培训班 40 期,累计培训技术人员 1552 人次,覆盖全疆 7 个地州,30 多个农牧团场,通过申报“萨帕乐”商标,制定品牌标准,建立了 12 个优质细羊毛生产基地和 30 个科技示范乡场,贯彻羊毛现代化管理技术标准,开展机械剪毛、分级整理、规格打包、客观检验,累计生产“萨帕乐”牌优质羊毛 2600 多吨,且连续四年卖出了全国最高价,并连续两届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如今,吉林、甘肃两个细毛羊省区也引入本标准体系组织生产优质羊毛。两省先后举办培训班 3 期,培训各类技术人才 200 余人。在该标

2、准体系的指导下,2003 年两省共生产“萨帕乐”品牌羊毛 540 余吨,在南京拍卖,取得平均净毛价 公斤,最高净毛价 公斤,平均原毛价 公斤,最高原毛价 公斤的最高价,原毛较其它羊毛相比价格高出 810 元公斤,初步显现出标准体系在羊毛产业化中的突出作用。按照新疆细羊毛标准体系的核心技术,实现细羊毛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在大范围生产中全面提升国产羊毛的商品价值,使之在羊毛现代化管理水平、净毛率以及价格上接近澳大利亚羊毛。以新疆拜城种羊场为例,该场 2002 年按照羊衣制作及使用的要求,给全场近 3 万只细毛羊穿上了“衣裳”,净毛率达到了 比上年提高了 12 个百分点。在种

3、羊鉴定以及人工授精、饲草料地建设标准的指导下,课题组在 6 个国家和省级细毛羊种羊场共培育出特、一级种公羊 3041 只,其中纤维细度为 80 支的 30 只,70 支的 1038 只,66 支的 1546 只,64 支的 427只,分别占 1%、34%、51%和 14%;推广优秀种公羊 746 只;人工授精改良低产母羊约 116 万只;建设草料基地 10 万余亩。在机械剪毛技术规程以及羊毛分级整理、羊毛包装标准等技术标准的指导下,“萨帕乐”品牌羊毛生产中羊毛的重剪毛有了较大幅度的减少,羊毛长度则有了很大改善,羊毛的细度长度离散值减少,同质性大幅度提高,纺织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大幅度减少了异性纤

4、维对羊毛品质的影响,同时显著降低毛纺厂的加工成本。而打包标准的实施则大幅度降低羊毛集中与运输的成本,提高了农牧民的实际收入。产业化生产是每一个产业链间有效结合,并完成质量传递的过程,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是细毛羊业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产业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对全过程的管理水平。从细毛羊到细羊毛,要经过选种育种、品种改良、饲养管理、整理加工、上市流通、深加工等多个环节,周期长,环节多。建立涉及产业化生产关键点的标准并配套成为标准综合体,将分散生产通过统一的标准生产出统一的产品,进而实现与市场的良性结合,从而形成“羊好(品种)好羊(饲养管理)好毛(羊毛现代化管理与包装贮运)价格好(拍卖或其他)效益好更多投入品种改良、饲养管理、整理加工价格更好效益更高”的良性循环,生产、科研、质检、技术与市场服务等各环节都将在这个良性循环中找到自己的价值,真正实现产业化。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