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9届高三下月考(4月)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827901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9届高三下月考(4月)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山西省2019届高三下月考(4月)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山西省2019届高三下月考(4月)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山西省2019届高三下月考(4月)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山西省2019届高三下月考(4月)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9届高三下月考(4月)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19届高三下月考(4月)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太原五中太原五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年度第二学期阶阶段性段性检测检测 高高 三三 理理 科科 综综 合合 时间:2019.04.11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l 27 S 32 Fe 56 Cu 64 Co 59 第第卷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2、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求的。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线粒体的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B控制合成一个由 60 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中,嘌呤碱基数最少应是 180 个 C显微镜下观察同等直径的细胞,如果放大 50 倍时最多可看到布满视野中的 20 个完整的细胞, 放大 100 倍时,最多可看到 10 个完整细胞 D分子式 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 16 个肽键 2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2 A甲图和丙图分别是构成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生命活动的承担者的基本单位 B乙图小麦种子在晒干

3、和烘烤过程中所失去的水有所不同 C若丙图中 a 为脱氧核糖,则由 b 构成的核酸初步水解,得到的化合物一定有 6 种 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3.细胞分泌物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以下依据高尔基体囊泡内容物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若为抗体,则在抗原再次侵入时该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 B. 若为消化酶,则内容物被排出细胞后进入血液最终到达消化道 C. 若为神经递质,则神经递质作用的细胞就会产生兴奋 D. 若为胰岛素,则该细胞表面有神经递质、葡萄糖、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4在光照恒定、温度最适条件下,某研究小组用下图一的实验装置测量一小时内密闭容器中 CO2 的变化量,绘成曲线如图

4、二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 段,叶绿体中 ADP 从基质向类囊体膜运输 3 B该绿色植物前 30 分钟真正光合速率平均为 50 ppm CO2/min C适当提高温度进行实验,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将下降 D若第 10 min 时突然黑暗,叶绿体基质中 C3的含量在短时间内将增加 5.下列各项描述符合图中变化规律的是 A.适宜条件下,x氧气的浓度与 y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率的关系 B. x细胞分化的过程与 y 细胞内染色体种类的关系 C.底物浓度足够大时,x酶的浓度与 y反应速率的关系 D.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时,x时间与 y种群增长率的关系 6.某自花传粉植物两对独立遗传等位基因(A、

5、a 和 B、b)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等 位基因间均为完全显性。现基因型为 AaBb 的植物自交产生 F1。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若此植物存在 AA 个体致死现象,则上述 F1中表现型的比例为 6231 B若此植物存在 bb 个体致死现象,则上述 F1中表现型的比例为 31 C若此植物存在 AA 一半致死现象,则上述 F1中表现型的比例为 15562 D若此植物存在 a 花粉有 1/2 不育现象,则上述 F1中表现型的比例为 15511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含有氯化钙的融雪剂会加快桥梁的腐蚀 B为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可在口服硫酸亚铁片时同时服用维生素 C C

6、纳米铁粉通过物理吸附可除去污水中的 Pt2+、Cu2+、Cd2+、Hg2+等 D为使水果保鲜,可在水果箱内放入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硅藻土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A0.1 molL1 KClO 溶液中 ClO-的数目小于 0.1 NA B25时,100 mL pH8 的氨水中 NH4的个数为 9.9108 NA C34 g 质量分数为 4%的 H2O2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 0.08 NA D0.3 mol AgNO3受热完全分解(2AgNO32Ag+2NO2+O2),用排水法收集到气体的分子数为 0.25 NA 9. 在探索苯分子结构的过程中,人们写出了符合分子式“

7、C6H6”的多种可能结构(如图所示)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物质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 b、c、e 的一氯代物均有三种 C.五种物质中,只有 a 分子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D. a、b、c、e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0. X、Y、Z、W、R 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Z、W 是原子序数递增的同周期相邻元素,且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5;X 比 Y 核外少一个电子层;R 的质子数是 X、Y、Z、W 四种元素质子数 之和的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R W Z BX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为气态 CW 和 R 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Y 与 W、Z

8、与 W 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5 11下列实验操作中,对应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 向较浓的 FeCl2溶液中滴入少量酸性 KMnO4溶液 KMnO4溶液紫色褪 去 Fe2+有还原性 B 向 Na2Si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产生白色胶状物质 非金属性: C Si C 用 pH 试纸分别测定等浓度的 NaClO 和 NaHCO3的 pH pH:NaClONaHCO3 酸性: H2CO3HClO D 在 2ml 1mol/L 的 NaOH 滴加 5 滴 1mol/LMgCl2再滴加 5 滴 1mol/L 的 FeCl3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 又产生红褐色沉淀 溶度积常数

9、: Mg(OH)2Fe(OH)3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HO2中加入 H2SO4酸化的 KMnO4: 18 2 5HO22MnO6H 518O22Mn28H2O 18 2 4 B水玻璃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变浑浊: SiO2CO22H2O H2SiO32HCO 23 3 C向 100 mL 0.12 molL1的 Ba(OH)2溶液中通入 0.02 mol CO2: Ba23OH2CO2 HCOBaCO3H2O 3 D向 NaClO 和 NaCl 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 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ClO2H Cl2Fe3H2O 13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

10、确的是 A0.1 molL1 CH3COONa 溶液与 0.1 molL1 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 6 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 B少量 Cl2通入过量冷的 0.1 molL1 NaOH 溶液中: c(Na)c(HClO)c(ClO)c(Cl) C0.1 molL1 CH3COONa 溶液与 0.1 molL1 HCl 溶液混合到 pH7: c(Na)c(Cl) c(CH3COOH) D0.2 molL1 NH3H2O 溶液与 0.1 molL1 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 c(Cl)c(H)c(NH3H2O)c(OH) 二、选择题:本题共二、

11、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第题目要求,第 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分,有选错的 得得 0 分。分。 14.图为一真空光电管的应用电路,其金属材料的极限频率为 4.51014 Hz,则以 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发生光电效应时,电路中光电流的饱和值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 B用频率一定的光照射发生光电效应时,电路中光电流的饱和值取决于入射光的 强度

12、C用 =0.5 m 的光照射光电管时,电路中没有光电流产生 D光照射时间越长,电路中的电流越大 15静电场、磁场和重力场在某些特点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合有关“场”的知识,并进行合理 的类比和猜想,判断以下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A电场和磁场的概念分别是奥斯特和楞次建立的 B重力场与静电场相类比,重力场的“场强”相等于重力加速度,其“场强”大小的决定式为 g=G/m,即重力 G 越大,g 越大;质量 m 越大,g 越小。 7 C静电场与磁场相类比,如果在静电场中定义“电通量”这个物理量,则该物理量表示穿过静电 场中某一(平或曲)面的电场线的多少 D如果把地球抽象为一个孤立质点,用于形象描述它

13、所产生的重力场的所谓“重力场线”的分布 类似于真空中一个孤立的正电荷所产生的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 16.北京时间 2009 年 3 月 1 日下午 15 时 36 分,在距月球表面 100km 的圆轨道上运行的质量为 1.2x103kg(连同燃料)的“嫦娥一号”卫星,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控制下发动机点火。在极短的 时间内以 4.92km/s 的速度(相对月球表面)向前喷出质量为 50kg 的气体后,卫星减速。只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下落,最后成功撞击到月球东经 52.36 度、南纬 1.50 度的预定的丰富海区域,实现了预期目标,为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已知 月球的半径

14、R=1.7x103km,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1.8m/s2。则“嫦娥一号”喷气后的速度约为 ( ) A. 1.10 km/s B. 1.56km/s C. 2.88km/s D. 3.78km/s 17.如图所示,一磁感应强度为 B 均匀磁场,分布在半径为 R 的长圆柱体内,设 B=B0t(B00) 。现有一半径也为 R,电阻均匀分布且总电阻为 r 的金属圆环,放在 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金属圆环中心在均匀磁场的对称轴上。a 和 b 为金属圆环 上相距为 R 的两点,则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a-b等于( ) (设感应电流所 产生的磁场可以忽略) D. O 2 0 5 . 6 ABR 2

15、 0 1 . 6 BBR 2 0 .C BR 18.一质量为 m2.0 kg的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 角为 37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传感器测出了小物块 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用计算机作出了 小物块上滑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取sin370.6,cos370.8,g10 m/s2) 则( ) A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是 8.0 m/s2 B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0.25 C小物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最大位移是 8 m 8 D小物块在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是 6.4 J 19.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块 A 和质量为 M 的重物 B 由跨过定滑轮 O 的轻绳连接, A 可在竖直杆上自由滑动。当 A 从与定滑轮 O 等高的位置无初速释放,下落至最低 点时,轻绳与杆夹角为 37。已知 sin37=0.6,cos37=0.8,不计一切摩擦,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 A 下落过程中,A 与 B 速率始终相同 B.物体 A 释放时的加速度为 g C.M=2m D.A 下落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 mg 20.如图所示,在半径为 R 的圆形区域内,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 方向垂直于圆平面(未画出) 。一群比荷为 q/m 的负离子以相同速率 v0(较大) ,由 P 点在纸平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