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SWOT分析_曾珍.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827752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SWOT分析_曾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SWOT分析_曾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SWOT分析_曾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SWOT分析_曾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SWOT分析_曾珍.pdf(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经济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 S WO T 分析 曾 珍 【 摘要】 结合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 分析了其优势、劣势, 针对该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提出了 一些对策和建议。 【 主题词 】 汽车工业 零部件 企业 1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现状 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 ,零部件工业的水平关系着整个汽车工业的发 展水平 。进入 20世纪 90年代 , 汽车工业发展的 重心已转移到汽车零部件业, 零部件厂的地位不 断加强 , 一些大型零部件厂已处于和汽车整车厂 同等的地位 。纵观各经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发 展 ,无不以其雄厚的零部件工业为基础 ,一些后进 国家汽车工业的

2、兴起也是从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 起步的 ,没有强大的零部件工业作基础 ,汽车工业 只能是空中楼阁 。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是随着整车企业的发展 而逐步成长起来的,在初期的起步阶段以国内整车 配套带动零部件发展 ,部分零部件实行国外采购, 发展到现在实行国内、国际的配套配件市场联动发 展,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逐步分离 、 独立经营。 零部件企业按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原则进行大 调整 ,汽车的零部件也由开始的质量差、 价格高, 技 术含量和生产水平低 ,规模小,重复建设严重等发 展到逐步引进 、 消化、吸收和创新, 适应模块化、系 统化 、 电子化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一定规模、生产集 中、 有规模效益

3、和产品自主开发能力的产业 。 根据 “2004 200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 年度报告”统计, 2004年, 我国汽车零部件进、 出口 总额比 2003年增加了 93. 04%,创历史新高。进口 额为62. 64 亿美元, 同比增长111. 71%, 进口额大 收稿日期:2005-05 - 15 于出口额, 贸易逆差达到 10多亿美元 。世界著名 的汽车零部件厂商纷纷来华投资建厂或与国内零 部件厂进行技术合作,推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 的建设与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目前大约有 5000多家 ,其中有 1200家是外商投资企业, 同时,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致零部件竞争主体的变化: 民 营资

4、本已经成为国内零部件行业一支不可或缺的 重要力量; 合资企业的蓬勃兴起给国内零部件行业 增添了新的活力 ;国外独资企业正在成为国内零部 件行业的主力军。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对零部件企 业引导,国际零部件企业在华投资和跨国汽车企业 在中国采购的不断增加 ,给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 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2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优劣势分析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由依靠国内资源 的内循环型产业向国际性产业的转变, 承接国际 产业分工和转移带来自身结构的调整, 结合自身 优势来发展 。 2. 1 优势分析 2. 1. 1 良好政策和投资环境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历来受 到政府政策的支持 。

5、我国汽车产业政策规定, 汽 车企业引进制造技术后,必须进行产品国产化 ,并 提出了不低于 40% 的国产化率要求 ; 同时,一些政 策和规定引导零部件产业进行结构调整、产品种 类多元化生产等促进零部件企业的优化组合 。另 外 ,由于我国参与国际化程度不断增强,外资在汽 12 上海汽车 2005. 08 技术经济 车和零部件产业投资的增加, 国际许多著名的汽 车零部件企业在我国设立了独资或合资企业 , 很 多跨国公司还将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纳入其全 球采购系统并在国内设立采购机构或办事处 , 有 些还在国内设立了技术中心和培训中心, 在一定 程度上促使零部件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零部 件企业的快

6、速发展。 2. 1. 2 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广阔的市场潜力优势 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密集型国家,劳动力供给充 分,并且劳动力成本低, 具有比较优势。廉价的劳 动力是吸引投资者来中国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 尤其是在汽车零部件生产方面,目前大部分的企业 都是一些附加值低,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生产的组 织,利用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来提升其产品在 国际上的竞争力。另外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 展中国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我国的市场 经济的不断发展, 平均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随 着人们对汽车消费能力的增强,必然会带动汽车零 部件产业的发展 。目前随着 “6 + 3”跨国汽车巨头 相继完成在华投资

7、布局,在华汽车零部件生产开始 出现本土化浪潮 ,一批国际汽车零部件集团来华投 资设厂,我国开始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生产工厂和 国内 、 国际市场的采购平台。 2. 1. 3 国外著名大型零部件企业对我国企业全 方位的持续带动效应 目前, 列入世界 500强的零部件制造厂商德 尔福、博世、伟世通、电装和李尔等都纷纷到中国 投资建厂, 建立了销售和服务网络。这些零部件 跨国企业来到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推 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建设与发展, 促进了 我国零部件产业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初步形成了 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体系 。我 国零部件企业与世界领先的跨国公司进行合作和 合资

8、, 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营经验, 从 低端的加工到高端的研发, 实现车身、发动机 、变 速器、车桥、饰件等汽车主要零部件和模块方面全 面发展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 通过资源的优化组 合 ,可以迅速提升发展速度和规模 。因此, 我国零 部件企业处于以国内 、 国际市场和资源优化调配 发展的前提下,直接进入世界零部件采购平台, 采 取一边发展和一边学习的模式, 可以迅速缩短与 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并且, 在目前的国际化发 展前提下,这种效应是具有持续性。 2. 2 劣势分析 2. 2. 1 企业生产规模小 ,产品技术含量低 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一般都有几百万套 ( 件 ) 的产量 ,为多家

9、整车企业配套, 而目前我国零部件 企业大多数是处于小规模生产, 即便是国内一些 规模较大的企业例如上汽集团, 也只有几十万套 ( 件 ) 的产量 , 企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 产品成本 高 。另外,由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起步较晚, 导致 与之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还是 属于技术含量低 、 附加值不高、劳动密集型或者是 材料密集型的产品 。例如座椅、电池 、车轮、保险 杠和挡风玻璃等 ,这些产品技术含量要求较低 ,目 前也和国际标准比较接近 。随着对国外技术引进 和吸收 ,零部件企业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 到提高 ,但是总体来说 ,我国零部件制造技术目前 仍然是属于中低技术水平, 一

10、些高新和核心技术 仍然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 。例如减振器、动力转 向 、 安全气囊 、 全球定位系统和自动变速器等产品 的生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甚至有一些是属于起 步阶段 。 2. 2. 2 企业研发投入低 ,自主研发能力差 有资料显示 ,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研 发年投入一般为销售收入 1% 2%左右, 而发达 国家为 3% 5%, 甚至达到 10%, 我国许多汽车 零部件企业效益低下限制了其在研发上的投入 。 虽然,一些大型的零部件企业开始认识到了技术 发展的重要性,逐步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 但是我 国零部件企业很大部分属于进入壁垒较低、只需 小规模的投资、占地少 、设备相对简单、对员

11、工的 素质要求不高等状况 ,其技术研发的基础很差 ,并 且大部分企业缺乏技术研发的平台、技术人才引 进和资金投入。自主研发能力差将是制约我国零 部件企业整体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 2. 2. 3 产业结构单一, 体制不合理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包含从大型汽车集 团分离出的国有零部件企业 、 民营零部件企业和合 资零部件企业。从大型汽车集团独立出来零部件 13 上海汽车 2005. 08 技术经济 企业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内部配 套体系,虽然从汽车集团独立出来, 但是这些企业 市场意识淡薄,体制转轨缓慢,管理效率低下,极大 制约了零部件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大部分民营 零部件

12、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的约束,加上一些企业 受眼前利益驱动的重复建设,规模小、生产集中度 低、 产品质量差, 企业难以达到有效的经济规模和 效益 。合资零部件企业虽然引进和吸收了国外领 先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 但是 ,一方 面,在其产品的本土化中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不公 平竞争; 另一方面, 其经济规模和售后服务的相对 滞后 ,发展很不均衡。因此,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 企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产业机构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但是,工艺门类还不够齐全, 自制件多, 未能形 成分层次、 满足专业化分工的零部件产业结构, 需 要向更合理、 更有序的方向发展。 3 机遇和挑战 通过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

13、优劣势的分 析 ,笔者认为其发展仍然充满机遇, 又面临挑战 。 对此, 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主要有以下几点: ( 1) 参与国际化经营,采用联合、兼并 、 收购等 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组织革新, 增强企业竞 争力。在全球经济高速融合的今天, 企业的产品 销售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延伸, 实力雄厚的跨 国公司的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地扩展到全球各个角 落 ,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应该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 。 目前, 国际汽车零部件工业掀起新一轮联合兼并 浪潮, 我国零部件企业存在的散、乱和经济效益差 等问题 ,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 利用国内和国际资 源 ,进行优化组合配置 ,实现规模效应 。首先应该 有选择

14、地扶持具有相当规模且在产品和技术上拥 有一定实力的骨干零部件企业, 通过资产划拨、兼 并 、 参股及控股等方式 ,联合其他有一定优势的企 业 ,形成零部件大企业集团 ,提高零部产业的规模 效益和整体实力 ; 其次 ,伴随世界上实力雄厚的零 部件企业到我国投资 ,一些中小型零部件企业, 可 以利用本身资源优势 ,采取合作、合资和被兼并的 方式, 和国内外的大企业联合或被兼并 ,成为他们 下游环节或组织的一部分, 以此带动整个企业的 发展。另外 ,对于一些大型汽车企业的零部件生 产子公司,应该独立出去 , 组建汽车零部件公司 , 采取战略联盟或专有供给的方式来发展。 ( 2) 加大对零部件产品技术

15、研发的支持力度 和投入 。目前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向汽车电子 技术、 系统集成与模块化、产品标准化和网络多媒 体技术应用方向发展, 零部件企业需要逐步认识 到产品技术研发重要性, 把握零部件产品技术发 展方向 ,逐步加大其支持力度和投入。首先应该 增加资金投入 ,单独成立或联合成立高科技产品 研发机构,提高科研能力, 对于目前行业领先技术 进行跟踪和应用吸收 ,不断优化产品技术, 例如清 华大学与江苏黄海汽配联合开发 A B S 、成都飞机 公司开发柴油机电喷装置、天津大学与天津动力 机厂联合开发轿车用柴油机等等; 其次需要进行 国内外行业人才的引进和职业技术工人的培养 , 为产品技术的开发和

16、吸收提供高素质的科研团 队 ,加速技术成果向工程应用的转化 ; 最后零部件 企业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 3) 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和服务水平 ,树立品牌 经营意识 。在零部件企业中, 有大量的乡办、村 办 、 街道办、个体的小厂存在, 这些小企业设备简 陋 ,技术水平低 、工人素质低, 靠低价及假冒产品 占领市场。仿制和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导致产 品质量良莠不齐 ,扰乱市场经营 。同时 ,大部分企 业也没有意识到产品质量控制和服务水平的重要 性 ,缺乏品牌经营理念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 况下,我国零部件企业必须认识到其重要性, 不断 加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优质完善的售后服务 ,并 以此为基础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在市场中树立 自主品牌,保持和增加其市场份额。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o nt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i o no f C h i n aa u t o p a r t s e n t e r p r i s e s , a n a l y s i s o n t h e a d v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