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JL J160003-2015 乘用车零部件防腐技术要求.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827735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5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_JL J160003-2015 乘用车零部件防腐技术要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Q_JL J160003-2015 乘用车零部件防腐技术要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Q_JL J160003-2015 乘用车零部件防腐技术要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Q_JL J160003-2015 乘用车零部件防腐技术要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Q_JL J160003-2015 乘用车零部件防腐技术要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_JL J160003-2015 乘用车零部件防腐技术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_JL J160003-2015 乘用车零部件防腐技术要求.pdf(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JL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L J160003-2015 代替 Q/JLY J7110507C-2015 乘用车零部件防腐技术要求 2015-08-28 发布 2015-10-28 实施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发 布 Q/JL J160003-2015 前 言 本标准是对Q/JLY J7110507C-2015乘用车零部件防腐技术要求的修订,与Q/JL J -2015相比, 主要差异如下: 升级为集团标准,对文件适用范围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NVH及环保性能开发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杨陈军。 本标

2、准于2015年8月28日发布,2015年10月28日实施。 本标准所替代的标准更替情况为: Q/JLY J7110507C-2015(2015年7月20日首次发布) 。 Q/JLY J7110507B-2012(2012年7月发布,本版本于2014年1月17日第一次修改。) Q/JLY J7110507A-2011(2011年12月30日首次发布) ;Q/JLY J711362-2009(2009年11月30日首 次发布) ;Q/JLY J711363-2009(2009年11月30日首次发布) ;Q/JLY J711364-2009(2009年11月30日首次 发布) ;Q/JLY J711

3、365-2009(2009年11月30日首次发布) ;Q/JLY J711366-2009(2009年11月30日首次发 布) ; Q/JLY J711367-2009 (2009年11月30日首次发布) ; Q/JLY J711377-2009 (2009年12月30日首次发布) ; Q/JLY J711378-2009 (2009年12月30日首次发布) ; Q/JLY J711384-2009 (2009年12月30日首次发布) ; Q/JLY J711387-2009(2009年12月30日首次发布) 。 Q/JL J160003-2015 共 13 页 第 1 页 乘用车零部件防腐技

4、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防腐关重零部件的防腐术语和定义、防腐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防腐关重零部件的防腐性能的控制与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66-2008 色漆和清漆 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 1771-2007 色漆和清漆 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 5267.1-2002 紧固件 电镀层 GB/T 5267.2-2002 紧固件 非电解锌片涂层 GB/T 6461-2002 金属

5、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比 GB/T 12967.3-2008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检测方法 第 3 部分:铜加速乙酸盐雾(铜加速乙酸盐雾 试验) 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 QC/T 625-2013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Q/JLY J7110606B-2014 汽车零部件覆盖层盐雾试验规范 Q/JLY J711217-2009 有机涂层附着力测试方法 Q/JLY J8110014A-2011 汽车零部件防腐要求标注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有机涂层 主要由有机物组成的、涂覆于制件表面的涂层,如通过电泳、静

6、电粉末喷涂等工艺形成的涂层。 3.2 无机涂(镀)层 主要由无机物组成的、 涂镀于制件表面的涂镀层, 如通过电镀、 非电解锌铝涂层等工艺形成的涂镀层。 3.3 Q/JL J160003-2015 共 13 页 第 2 页 阳极氧化 金属制件作为阳极在一定的电解液中进行电解,使其表面形成一层具有某种功能(如防护性、装饰性 或其它功能)的氧化膜的过程。 3.4 划痕法 指通过在涂覆有机涂层的试样或制件上划出透过涂层直至基材的直线(试样或制件表面为曲线的,划 线为连续曲线) ,并通过盐雾试验对涂层耐腐蚀性进行评价的方法。 4 技术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本标准中对具体零部件的表面处理标识

7、未作明确规定。在其他技术文件中如有标识要求,则按照 Q/JLY J8110014A-2011 的相关规定标注。 4.1.2 本标准中如无相关说明, 无机涂镀层必须满足 QC/T 625-2013 的相关要求; 有机涂层必须满足 QC/T 484-1999 的相关要求。 4.1.3 对电子电器系统等相关零部件仅进行耐腐蚀盐雾试验,并对试验后涂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和试件的 电气性能进行评价。对此类零部件的电气性能类试验(耐盐雾试验)不再作单独要求。 4.2 零部件防腐技术要求 4.2.1 概述 4.2.1.1 乘用车零部件划归为六大系统,各系统的紧固件单独归类。这六大系统分别为:车身及外饰系 统、内饰

8、及附件系统、动力总成系统、底盘系统、安全系统、电子电器系统。 4.2.1.2 乘用车零部件防腐技术要求按照 I、II 两类级别实施控制,具体车型可选择相应等级要求。六 大系统的零部件及紧固件的防腐技术要求详见表 1表 8。表中未列出的零部件技术要求应依据区域相近 原则参考选用。 4.2.2 车身及外饰系统零部件的防腐技术要求 车身及外饰系统零部件的防腐技术要求符合表 1、表 2 的规定: Q/JL J160003-2015 共 13 页 第 3 页 表 1 车身零部件防腐技术要求 序 号 系 统 零部件名称 防腐技术要求 II 类 I 类 1 车 身 车身 电泳涂装, 中性盐雾试验 1200h

9、 后无腐 蚀现象,划痕处单边扩蚀2mm,起泡 等级(01)级,附着力(01)级, 按GB/T 1771-2007测试方法进行试验, 并按 GB/T 1766-2008 进行起泡等级的 评定,按 Q/JLY J711217-2009 进行附 着力检测 电泳涂装, 内腔喷防锈蜡, 中性盐雾试 验 1200h 后无腐蚀现象, 划痕处单边扩 蚀2mm,起泡等级(01)级,附着 力(01)级,按 GB/T 1771-2007 测 试方法进行试验, 并按 GB/T 1766-2008 进行起泡等级的评定,按 Q/JLY J711217-2009 进行附着力检测 2 车门铰链总成 无机涂镀层,中性盐雾试验

10、96h 无红锈,试验后能正常工作;安装后随车电泳。 3 背门铰链总成 4 行李舱门铰链总成 5 发动机罩铰链总成 6 车门玻璃导轨 无机涂镀层,中性盐雾试验 96h 无红锈,试验后能正常工作,安装后随车电泳; 7 门窗隔板总成 电泳+喷塑处理(黑色),要求涂层厚度为 70-120m,中性盐雾试验 480h,涂层 无产生起泡、腐蚀等异常变化。 8 行李舱门铰链扭簧 采用阴极电泳漆处理的产品中性盐雾 试验 120h 无红锈。 有机涂层, 采用喷黑色粉末状环氧树脂 处理的产品,中性盐雾试验 240h 无红 锈。 9 加油口盖弹簧 无机涂镀层,中性盐雾试验 240h 无红锈。 10 发动机罩支撑杆总成

11、 有机涂层,中性盐雾试验 240h 基体无红锈,涂层无起泡、开裂、脱落等现象, 划痕处单边扩蚀2mm。 11 气弹簧总成 缸筒表面及支架中性盐雾试验 480h,基体无红锈,涂层无起泡、脱落、开裂, 划痕单边扩蚀2mm;活塞杆表面 QPQ 处理,渗氮复合层厚度12m,中性盐 雾试验 144h,基体无红锈;涂层附着力大于 1 级。 12 水箱上、下横梁总成(总装黑 漆件) 中性盐雾试验 480h 基体无红锈, 涂层无起泡、 脱落、 开裂, 划痕单边扩蚀2mm, 涂层附着力大于 1 级。 13 水箱横梁拉杆(总装黑漆件) 中性盐雾试验 480h 基体无红锈, 涂层无起泡、 脱落、 开裂, 划痕单边扩

12、蚀2mm, 涂层附着力大于 1 级。 14 蓄电池托盘总成(总装黑漆件) 中性盐雾试验 480h 基体无红锈, 涂层无起泡、 脱落、 开裂, 划痕单边扩蚀2mm, 涂层附着力大于 1 级。 15 前、后缓总成(总装黑漆件) 中性盐雾试验 480h 基体无红锈, 涂层无起泡、 脱落、 开裂, 划痕单边扩蚀2mm, 涂层附着力大于 1 级;铝合金材质不做盐雾试验。 16 油冷器机架 中性盐雾试验 480h 基体无红锈, 涂层无起泡、 脱落、 开裂, 划痕单边扩蚀2mm, 涂层附着力大于 1 级。 Q/JL J160003-2015 共 13 页 第 4 页 表 1 (续) 序 号 系 统 零部件名

13、称 防腐技术要求 II 类 I 类 17 车 身 车门内开启拉索总成 无机涂镀层,中性盐雾试验 144h 后,金属件涂镀层表面无红锈; 不锈钢(带锌铝合金接头)拉索不列入考查范围。 18 车门内锁止拉索总成 19 加油口盖开启拉索总成 20 行李舱门开启拉索 21 发动机罩锁拉索总成 无机涂镀层,中性盐雾试验 240h 后,金属件涂镀层表面无红锈; 不锈钢(带锌铝合金接头)拉索不列入考查范围。 22 车门外开启拉杆 无机涂镀层,中性盐雾试验 144h 无红锈。 23 发动机罩锁总成 无机涂镀层,中性盐雾试验 480h 无红锈。 24 车门门锁总成(包括行李舱、 背门) 无机涂镀层,中性盐雾试验

14、 240h 无红锈。 25 车门锁扣总成(包括行李舱、 背门) 26 车门限位器总成 中性试验 240h 无红绣,铆接位置 192h 无红锈。 27 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电动/手 动) 无机涂镀层,整体中性盐雾试验 144h 后,功能正常、运行平稳,金属零件表面无 红锈;钢丝绳中性盐雾试验 240h 后无红锈。 28 车门玻璃导槽固定架 无机涂镀层,中性盐雾试验 240h 无红锈 表 2 外饰零部件防腐技术要求 序 号 系 统 零部件名称 防腐技术要求 29 外 饰 散热器面罩装饰条(电镀) 按照附录 A 试验条件进行 3 个温度交变循环后,进行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 48h, 外观无变化(失光、

15、裂纹、腐蚀坑、变形),在理想光源条件下,50cm 观测距 离下判定,评价前需将残盐清洗干净。 30 散热格栅(电镀) 31 外部标识(电镀) 32 车门外开启手柄(电镀) 33 徽标(电镀) 34 背门装饰条(电镀) 35 行李舱盖装饰条(电镀) 36 发动机罩装饰条(电镀) 37 窗框亮条(不锈钢) 进行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 48h,无红锈。 注 1:判定:需提前封样,试验前根据封样对比分析样件是否合格,试验后表面判定时根据封样对比分析试验样件表面变化 情况,封样需由吉利认可并标识,封样有效期一年。 注 2:缺陷: a) 失光:出现明显可见不均匀发灰、发暗现象; b) 腐蚀坑:针孔等明显的小区

16、域表面缺损; c) 变形:明显可见基体变形或附着力降低导致的起泡、起皱等表面缺陷; d) 裂纹:可见裂纹。 注 3:温度交变循环需根据车型和零部件材质而定。 Q/JL J160003-2015 共 13 页 第 5 页 4.2.3 内饰及附件系统零部件的防腐技术要求 内外饰及附件系统零部件的防腐技术要求符合表 3、表 4 的规定: 表 3 内饰零部件防腐技术要求 序 号 系 统 零部件名称 防腐技术要求 1 内 饰 车门内饰板安装支架 无机涂镀层,中性盐雾试验 72h 无白锈 2 其他金属支架 3 车门内开启手柄(电镀) 按照附录 A 试验条件进行 3 个温度交变循环后,进行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 24h, 外观无变化(失光、裂纹、腐蚀坑、变形),在理想光源条件下,50cm 观测距 离下判定,评价前需将残盐清洗干净。 4 风口装饰亮条(电镀) 5 仪表板装饰亮条(电镀) 6 旋钮装饰条(电镀) 注 1:判定:需提前封样,试验前根据封样对比分析样件是否合格,试验后表面判定时根据封样对比分析试验样件表面变化 情况,封样需由吉利认可并标识,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