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作业帮新高考新课标权威解读-物理.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827618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29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作业帮新高考新课标权威解读-物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8-2019作业帮新高考新课标权威解读-物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8-2019作业帮新高考新课标权威解读-物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8-2019作业帮新高考新课标权威解读-物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8-2019作业帮新高考新课标权威解读-物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作业帮新高考新课标权威解读-物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作业帮新高考新课标权威解读-物理.pdf(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高考新高考新新课标课标 权威权威解读解读 1 序言序言 亲爱的同学们: 在翻开这本2018 新高考新课标权威解读之前,请一起思 考四个问题: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 “我们学什么” “我们怎么学” 。 只有搞清楚这四个问题, 才能从真 正意义上 “知己知彼” , 也才能在未来的高中三年不迷惘, 无所惧, 在未来的高考沙场上征战不殆。 基于此,我们“作业帮一课”教研团队,精心准备、用心研 发,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编写了2018 新高 考新课标权威解读 ,为同学们从专业角度解读回答了以上四个问 题,助同学们一臂之力!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 要全

2、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 人的根本任务, 发展素质教育, 推进教育公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3 年,教育部印发的课程标 准实验稿, 指导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 坚持了正确 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 了积极贡献。 但是, 面对经济、 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 变化, 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普 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亟待改进之处。 于是,2013 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本次修 订深入总结 21 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 2 借鉴国际课程

3、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 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 新的文件即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 同学们务必要清楚, “理论” “文件”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有很 好的理解并解读它们,才能够真正将这些抽象的理论应用到实际 学习,帮助自己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民国学者李叔同在晚晴集中写道: 世界是一个回音谷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你大声喊唱 山谷雷鸣 音传千里 一叠一叠 一浪一浪 彼岸世界都收到了 把这句话送给在高中踽踽独行的同学们,只要心存希望、心 有牵念,理想总会以不同的方式实现。更别忘了在高中奋战的日 子,“作业帮一课”一直都

4、在你的身边。 作业帮一课教研团队 2018 年 3 月,于春意盎然的北京 新高考新高考新新课标课标 权威权威解读解读 3 目录目录 第一章 新高考改革进程与深度分析1 第二章 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5 第三章 新、旧课标对比(物理)14 第四章 面对新高考为什么要选择物理18 4 第一章第一章 新高考改革新高考改革历程历程与与深度深度分析分析 1 1、新高考新高考改革历程改革历程 2014 年中国考试招生制度新一轮改革启动。关于深化考试 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新制度于 2014 年启动试点, 2017 年全面推进,到 2020 年基本形成;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 高考总成绩为全国统考科目及

5、自选科目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的相加,其中外语可考 2 次;扩大使用全国卷省份,取消特长生 加分;同时,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截至目前,浙江、上海已实施新制度四年,2017 年高考正式 采用新方案招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 4 省份将从 2017 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黑龙江、吉林、辽宁、 内蒙古等多个省份的高考综合改革时间则定为从 2018 年高一新 生开始执行。此外,还有部分西部省份定于 2019 年。 新高考新高考新新课标课标 权威权威解读解读 5 2 2、各各省市区省市区新新高考进展时间表高考进展时间表 各各省市区省市区新新高考进展时间表高考进展时间表

6、启动启动年份年份 录取年份 省市区 2014 2017 浙江、上海 2017 2020 北京、天津、山东、海南 2018 2021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西藏、青海、河北、河南、山 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 四川、重庆、贵州、江西、福 建、广东 2019 2022 陕西、甘肃、宁县、云南、广 西、新疆 3.3.新高考改革新高考改革影响分析影响分析 继上海、浙江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后,山东和北京、天 津、海南四个省市成为第二批试点。“3+3”科目中,语文、数 学、外语为全国统考科目,各科满分分值为 150 分,不分文理科, 外语科目提供 2 次考试机会。 纳入高考录取的等级考试科目,

7、由考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爱 好,结合高校招生对等级考试科目组合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 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6 个等级考试科目中选择 3 科。 6 同时,自 2020 年起招生采用“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和招 生录取方式,探索实行考生一档多投、多次选择的投档模式,增加 高校与考生之间双向选择机会。 “3+3”科目组合,从以前分文理科学习转变为选科学习。按 照新高考的科目组合,山东 6 选 3,有 20 种组合。最终目标是实现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打破原有的单一分数评价体系, 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个性、兴趣、综合素 质培养。 (1)新高考改革的带来的机遇和

8、挑战 考试类别的选择,新高考实行分类考试,高职院校考试招 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 式,为职业技能型人才提供不同招录渠道和发展路径。 考试科目的选择,新高考要求普通高校招生中打破传统的 “文理分科”,考试科目采取”3+3”制,考试科目的选择不仅 与考生的能力和兴趣发展有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考生的专 业选择甚至高考成绩的排名。 考试时间和频率的选择。新高考中,外语和选考科目为学 生提供两次机会;在浙江的试点方案中,一年安排两次学业水平 考试,学生可以选择报考两次,选用其中一次成绩。学生在合适 参加第一次考试的情况下,是否还继续参加第二次考试?这都是 摆在每一位

9、学生面前的必答题。 (2)大学专业和选考科目要尽早确定 新高考新高考新新课标课标 权威权威解读解读 7 据统计,高考填报志愿时,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专业的考 生只有 16%;知道不想学什么,但是不知道想学什么的考生有 36%;没有目标,不知所措的考生是最多的,有 48%。 可以想象,在高考改革试点的初期,面对更加复杂多样的选 择,学生更会出现选择的迷茫。 为此,高中必须提供必要的帮助,以便学生了解自身优势, 学会选择。高中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学业指导课程,提供学业咨 询将成为普遍趋势。 高校办学层次类型,学科专业,发展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 不同高校招生要求和标准的多样性。 在实行”专业+高校”的招生

10、体制下,不同学校的相同专 业,同一高校不同专业的招生要求也会差异悬殊。 高中教育教学需以此为导向,来指导学生尽早确定选考科 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在确定专业,确定选考的基础 上,安排高中三年的学习时间和考试时间。 (3)选修制将带动高中教育全面改革 由于实行选考科目制,不同学生学习的科目不同,加之学 生在考试时间、参考次数上的自主选择性,我国中小学长期普遍 实行的行政班级制难以适应,这就迫使学校必须推行新的教学组 织形式,以此配合课程的多样性实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实行选修选考制后,对高中学校最直接的影响将是走班制 的普及化,即中学普遍呈现没有固定行政班级,没有固定教室, 8 学生每

11、人一张课表的状况,这意味着整个学校、课程、老师都要 转起来。 走班制不仅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它将进一步导致学分 制、分层教学、跨年级选课制的产生。 由于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和发展特色不同,不可能每一所学 校都能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但从满足学生多样化、校本化、网 络化方向是必然的。 (4)教育思想观念将在冲突中逐渐更新 本次高考改革最重要的原则是”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 育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改革的实质是一种更全面的评价 观、更多元的人才观和更深刻的公平观,实现对“唯分数论”的 超越。 以前形成的考大学、上名校思想根深蒂固,终身学 深入人

12、心尚需时日。这些思想观念的阻力和冲突很可能增加改革 的困难、延缓改革的进程,但是高考改革毕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和社会的诉求,代表着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因而我们应该乐观 地相信,假以时日,正确的新观念必将代替错误的原有观念。 新高考新高考新新课标课标 权威权威解读解读 9 第二章第二章 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求(物理(物理) 1 1. .学科核心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素养与课程目标 (1)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2)课程目标 高中物理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物理 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通过髙中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应 达到如下目标:

13、形成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能用其解 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有建构题型的意识和能力; 能运用科学思维方法, 从定性和定 量两个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科学分析、 找出规律、 形成结论; 具有 使用科学证明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运用证据对研究 的问题进行描述、 解释和预测;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 能基于证 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具有科学探究意识,能在观察和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 想与假设;具有设计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探 究方案,使用不同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并解释探究 结果和变化趋势;具有交流的意愿与能力,能准确

14、表述、评估和 反思探究过程与结果。 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 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能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 的观点,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了 10 解物理研究和物理成果的应用,遵循道德规范,认识科学、技 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 发展的责任感。 2 2、课程结构课程结构 高中物理课程结构如下 新高考新高考新新课标课标 权威权威解读解读 11 3、学分与选课 必修课程:每模块 2 学分,共计 6 学分。必修课程学完后, 学生可参加高中毕业的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选择性必修课程:每模块 2 学分,共计

15、 6 学分。选择性必修 课程学完后,学生可参加用于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学业水平等级 性考试。 选修课程:每模块 2 学分,共计 6 学分。学生可根据兴趣爱 好、学业发展、职业倾向等自主选择学习。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 开设选修课程,自主考核。 学生学完必修课程后,可先选学选择性必修课程,再选学选 修课程,也可直接选学选修课程的部分模块。对于选择性必修课 程,建议按模块顺序学习,确保所学内容之间的前后衔接。 如果以高中毕业为目标,可以只学习必修课程,参考高中毕 业的物理学业水平考试。 如果计划通过参加高考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必须学习必修课 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参加物理高考。 如果在上述选择的基础上,还希

16、望多学习一些物理课程,可 以在选修课程中,根据自身未来发展的需求进行选择。也就是 说,高中整个学段共有九本书,九九归一才达到高中物理学习的 最高境界。 12 课程课程 考试考试 目标目标 必修课程 学业水平考试(会考) 高中毕业证 必修课程+选择性 必修 会考+高考 大学 必修课程+选择性 必修+选修课程 会考+高考+自主招生 大学+自身发 展 4 4、学分及学分及课时介绍课时介绍 高中毕业学分要求如下表 学科学科 必修课程必修课程 选择性选择性必修必修 课程课程 选修选修课程学课程学 分分 数学 8 06 06 语文 8 06 06 外语 6 08 06 物理 6 06 04 化学 4 06 04 生物 4 06 04 历史 4 06 04 地理 4 06 04 政治 6 06 04 艺术 6 018 04 技术 6 018 04 体育与健康 12 018 04 新高考新高考新新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