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北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825292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北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苏北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苏北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苏北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苏北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北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北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江苏省苏北三市江苏省苏北三市2019 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 生生 物物 2019.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第卷(选择题 共 55 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 DNA 和 ATP 分子的元素种类相同 B. 淀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C.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时,其特定功能不发生改变 D. 胆固醇是构成动、植物细胞

2、膜的重要成分 2.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的 B. 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C. 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 DNA 是“转化因子” D.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 物质 3. 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 B.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与有关 C.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 D. 是静止的,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4. 关于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苹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 B. 脂肪鉴定的操作步骤依次

3、是切片制片染色洗去浮色观察 C.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和苏丹染液可用棕色瓶长期保存备用 D.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用碘液染色后,镜检时可观察到蓝色颗粒 5. 分析下表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序号操作现象 1质量分数 20%H2O2常温氧气泡少 2质量分数 20%H2O2FeCl3溶液氧气泡较多 3质量分数 20%H2O2鲜肝提取液氧气泡最多 4质量分数 20%H2O2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氧气泡少 A. 该实验中 pH 为无关变量 B. 2 号和 3 号对照,说明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 C. 3 号和 4 号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D. 该实验能说明 H2O2酶具有专一性 6. 下

4、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凋亡不会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B. 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的核酸发生改变 C. 红细胞衰老时,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D.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3 7. 右图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 1 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 B. 图 2 可表示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物质乙 C. 所有物质进出细胞都离不开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D. 去除膜上的蛋白质对甲、乙的运输均有影响 8.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 只要没有致病基因,就一定

5、不会患遗传病 C. 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D. 产前诊断一定程度上能预防 21 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9. 油菜中基因 G 和 g 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而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研究人员拟利用高 芥酸油菜品种(gg)和水稻抗病基因 R 培育低芥酸抗病油菜新品种(GGRR),育种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诱发基因突变,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B. 过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克服物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 过程与过程操作顺序互换,对育种进程和结果没有影响 D. 若要缩短育种年限,在过程后可进行单倍体育种 10. 下列关于 DNA 的叙述,正确的是(

6、) 4 A. DNA 双螺旋结构使 DNA 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B. DNA 分子一条链中相邻两个碱基通过氢键相连接 C. 具有 m 个胸腺嘧啶的 DNA 片段,第 n 次复制时需要 m2n1个胸腺嘧啶 D. 把 DNA 分子放在含 15N 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 2 代,子代 DNA 中含15N 的占 3/4 11. 辐射对人体危害很大,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环境所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变异 B. 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 C. 辐射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 D. 有害突变不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12.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是生

7、物进化与繁殖的基本单位 B.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C.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种群间的地理隔离不会阻碍其基因交流 13. 在一个随机交配的规模较大的二倍体动物种群中,AA、Aa 的基因型频率均为 40%,含 a 基因的雄配子有 50%不育,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 个体所占比例是( ) A. 1/16 B. 9/20 C. 2/5 D. 3/10 14. 甲、乙、丙、丁表示细胞中不同的变异类型,图甲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 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 B. 若图乙为精原细胞,则不可能

8、产生正常的配子 C. 图丙、图丁所示的变异类型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5 D. 图中所示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 15.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B.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以上来源于血浆蛋白 C. 正常人的血浆 pH 接近中性,与它含有 HCO、NO等离子有关 3 3 D. 神经递质、消化酶、水分、血红蛋白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16.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双链 DNA 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几 乎达 1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洲猪瘟病毒侵入猪体后,刺激 T 细胞分泌淋

9、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B. 侵入猪细胞内的猪瘟病毒通过逆转录等过程进行自我复制 C. 参与疫情现场处置的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以防止感染人 D. 一旦发现患非洲猪瘟病的病猪必须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17. 右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 属于神经元的胞体膜 C. 处含有的神经递质越多,处产生的动作电位就越大 D. 与神经递质结合后,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1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提出,为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的问题指明了方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6 A. 禁止开发和利用荒山,因地制宜进行封山育林 B. 不能以牺牲生态

10、价值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C. 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是增加山区、林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19.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志重捕法调查某鸟类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造成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B. 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C. 若第二营养级生物长时间大幅度减少,第一营养级物种丰富度可能会降低 D.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与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抵抗力稳定性弱而恢复力稳定性强 20.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B

1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且不能被生物重新利用 C. 虫媒花通过鲜艳的色彩和特殊的气味等物理信息吸引昆虫为其传粉 D. 农田通过锄草、治虫等措施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二、 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21. 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合理的是( ) 序号实验名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A观察细胞多样性 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 核组成;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 B

1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 分离 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不同 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 7 C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 分裂 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呈长方形;分生区细胞呈正方 形,多数细胞中呈紫色(龙胆紫染色)的染色体形态 清晰 D观察黑藻细胞叶绿体 叶绿体处于不断流动状态;叶绿体结构中含有内膜、 外膜、类囊体等结构 22. 利用装置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绿色植物 E、F 的叶片制成大小相同的“圆叶” ,抽出空 气,进行光合作用速率测定。图乙是利用装置甲测得的数据绘制成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图乙可看出,F 植物适合在较强光照下生长 B. 光照强度为 1 klx,装

13、置甲中放置植物 E 叶片进行测定时,液滴向左移动 C. 光照强度为 3 klx 时,E、F 两种植物的叶片合成有机物的速率之比为 32 D. 光照强度为 6 klx 时,装置甲中 E 植物叶片比 F 植物叶片浮到液面所需时间短 23. 右图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中亲代噬菌体用 32P 标记, A、C 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含 32P 的无机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得到含32P 标记的噬菌体 B. 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 8 C. 保温时间过短,可导致离心后上清液也有一定的放射性 D. 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

14、设计一组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实验 24. 下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敏原初次进入过敏体质者体内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B. 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 C. 过敏原诱发机体产生的抗体与正常免疫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分布相同 D. 预防该病发作的措施之一是避免再次接触诱发哮喘发病的过敏原 25. 右图是一个简易模型,可用来描述某些生命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 A 代表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a 为同化量,则 b、c 可分别代表、用于生长、发育、繁殖 的能量和呼吸散失的能量 B. 若 A 代表棉铃虫种群,a 为诱捕雄虫,则 b、c

15、 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 C. 若 A 代表草原,a 为过度放牧,则 b、c 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物种减少 D. 若 A 代表人体 T 淋巴细胞,a 为抗原刺激,则 b、c 可分别代表抗体和记忆细胞、 第卷(非选择题 共 65 分) 三、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共 65 分。 26. (8 分)图 1 是某动物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细胞结构,图 2 表示该细 胞内部分细胞器的物质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9 (1) 图 1 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 (填序号),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 (2) 图 2 中的 A 和 C 分别对应图 1 中

16、的 、 (填序号),采用 法可分离 得到这些细胞器。 (3) 若图 1 细胞为分泌细胞,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所形成囊泡的膜来自图 1 中 (填序号)。若细胞器不断从上脱落下来, (填“会”或“不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 和分泌。 (4) 若图 1 细胞为癌细胞,由于细胞膜上的 等物质减少,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27. (8 分)图 1 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示意图,甲丙表示生理过程, 表示物质。图 2 表示不同光照强度下该植物叶片的氧气释放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 1 甲过程中的光合色素具有 作用。乙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表示 ,表示 。 (2) 若突然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图 1 中的含量将会 (填“增加” “减少”或“不变” )。 (3) 光照强度为 15 klx 时,1 h 光合作用产生的 O2量为 mL;若该植物叶片呼吸作用 产生的 CO2与消耗的 O2比值为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