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春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3满分答案9

上传人:95****64 文档编号:88821104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春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3满分答案9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春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3满分答案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春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3满分答案9(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春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3 -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根据( )分类,可将教育功能划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A教育运行的客观结果是否与其特定的价值取向相符B有无明确意图,或能否明确识别C教育制度是否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D教育制度是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2、( )是教师关于怎样教书、育人的一种综合认识,包括对自己角色的观点、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对所传授知识的认识、对学生本性以及他们如何学习的识别等内容A教师的自我概念B学生的自我概念C教师对学生的认识D学生对教师的认识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3、社会问题的实质是(),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控制、社会功能、社会活动、社

2、会关系、社会心理、社会观念等方面。A社会失调B行为失调C文化失调D政治失调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4、( )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A意大利B德国C英国D美国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5、( )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A调查法B现场法C隐蔽法D人种学研究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6、( )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A人口流动B社会流动C人才流动D社会迁移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7、( )是通过实地观察了解被调查者正在发生的外显行为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主要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收集资

3、料A调查法B现场法C隐蔽法D人种学研究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8、(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要素由于各自的变迁速度差异而造成的文化整合与平衡遭到破坏的现象A文化失调B情绪失调C行为失调D认知失调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9、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 )等属于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A中国B日本C俄罗斯D澳大利亚本题正确的选项是:D10、( )是科层制理论的代表人物A贝塔朗菲B卢斯山C韦伯D泰勒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11、( )把课程看成一种生成的社会现象,课程并非是教育目标所能限定的东西,而是在传递过程中被创造、建构出来的、可变的东西A功能主义范式B解释论范式C新马克思主义范式D结构主义范式本题正确的选项

4、是:B12、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 )等属于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A中国B日本C俄罗斯D澳大利亚本题正确的选项是:D13、( )可将课堂控制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A按控制的层次分B按控制的手段分C按控制的实现途径分D按控制方式分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14、()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活动的规范系统。A制度B文化C教育D认知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15、( )是通过实地观察了解被调查者正在发生的外显行为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主要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收集资料A调查法B现场法C隐蔽法D人种学研究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16、心理学上关于失范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另一是

5、挫折侵犯说。A心理缺陷说B心理状态说C心理感应说D心理意识说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17、( )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著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A社会剧变B文化革命C教育革命D经济革命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18、在班级形成之初,( )往往是形成群体的主因A任务B座位C熟悉程度D性别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19、( )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A调查法B现场法C隐蔽法D人种学研究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20、( )论述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

6、说明了了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的基本定位与规范A学记B论语C师说D弟子职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二、多选题共10题,20分1、教育社会学的萌芽时期代表人物()A涂尔干B斯宾塞C杜威D华德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BCD2、学生获得生活经验的受教育源多种多样,具体而言,主要包括( )A大众传媒B同伴C家庭生活D教师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BCD3、要建立起合理的教育发展理论,需要( )意识A独立的发展B开放C普及与提高相结合D有差别的发展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BCD4、根据划分的标准不同,教育社会学研究中一般将教育功能分为()A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B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C整合功能与限制功能D导向功能与传递功能本题正确

7、的选项是:ABCD5、美国组织社会学家艾兹尼根据权威的类型或组织的手段,将组织分为三类()A强制性组织B功利性组织C规范性组织D政府性组织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BC6、教育功能研究的三种途径是( )A价值分析途径B逻辑分析途径C事实分析途径D系统分析途径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BC7、教育规范的特点有( )A规范的历史性B规范的民族性C规范的群体性D规范的控制性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BCD8、研究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行为时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但是无论使用何种方法,均需注意到教师角色行为受制于两方面的限制:( )A学校因素B方法因素C课堂教学环境D学生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B9、教师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8、)。A内化教师的职业价值B获取教师职业手段C认同教师职业规范D形成教师职业性格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BCD10、教育社会学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A创建时期B停滞时期C重建时期D繁荣时期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BC三、判断题共20题,40分1、教育的互动理论主要源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中的“互动论”,米德是互动论的创始者。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2、研究表明:现代社会教育对个体经济收入、经济机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3、国家现代化理论经历了几次重心转变,并体现在不同的发展战略的选择上:从把现代化理解为片面的经济增长,到把现代化理解为一个全面的、综合的发展过程

9、,再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的形成。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4、教育社会学的功能范式具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结构功能范式”,二是“中层功能范式”。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5、材料分析法是通过实地观察了解被调查者正在发生的外显行为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主要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收集资料。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6、现象学方法论强调要对研究对象进行理智的观察, 即所谓的“还原过程”先对观察到的现象即“所与”进行还原,再对现象本身即“所是”进行还原,从中排除一切非本质的东西,仅仅分析它的本质。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7、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对于教育制度的控制必然存在着全面集中与

10、刻板划一的基本特征( )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8、教育的过程本质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包括对学校生活的适应,尤其是班集体生活,对社会生活的适应,以及学生对自己的三个最重要的社会生活环境: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环境之间的调适。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9、在国际社会中,“教育机会均等”的标志是在世界文化宣言中提出并被联合国大会采用的两项原则:(1)废除种族歧视;(2)人人具有均等地受教育的权利。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10、从现代性与传统性的互动关系来划分,国家现代化可分为内源性现代化和外源性现代化( )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11、分配理论是对社会化理论的反动,强调

11、教育的作用与其说是社会化, 不如说是选择、分类和分配,强调的是,教育是一种个体社会地位的竞争机制( )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12、过分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相冲突的亚文化的过程,这是对社会化目标的背离( )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13、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由最基本的两类角色群体组成: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角色群体;作为社会未来成员的学生角色群体。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14、教师的社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教师职业特征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判断,这是一种公众形象。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15、文化结构反映了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的特征,教育制度则是社会上层建

12、筑的表现形态。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16、动机理论是对社会化理论的反动, 强调教育的作用与其说是社会化, 不如说是选择、分类和分配,强调的是,教育是一种个体社会地位的竞争机制。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17、在选择了合适的课题之后,研究者需要把课题中的概念变成可以测量的变量,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变成可以检验的命题。这一工作就是“课题的操作化”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18、非教学人员对教学、行政、科研方面的干预,随着其年限的延长、数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19、新的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建立一种对人权、对主权国家的宽容、尊重和团结的态度( )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20、唯物辩证法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强调从实际出发、用联系的、辨证的和发展的观点研究教育。A错误B正确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