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教程之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806389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说史教程之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经济学说史教程之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经济学说史教程之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经济学说史教程之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经济学说史教程之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说史教程之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说史教程之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说史教程,1,第五章 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经济学说史教程,2,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重农学派是法国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它虽披有封建外衣,但仍不失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的催生者。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魁奈和杜尔哥。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的理论基础,由此得出了近乎正确的资本划分、阶级划分理论。经济表是宏观经济学的最初分析,主要考察了一国的简单再生产。,本章重点,经济学说史教程,3,重农学派存续时间,起点:1756年魁奈发表第一篇论

2、著 终点:学派重要成员杜尔阁1776年离开财政部长职位,对政策失去影响力。 终点:斯密1776年发表国富论,把自己的见解和法国的反重商思想,经济自由主义结合的更好,重农学派的光彩反而被国富论掩盖。,经济学说史教程,4,重农学派的长远影响,芝加哥大学的富兰克奈特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把经济表简化,画成现今经济学原理教科书中的“经济流通图”:有两个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两个经济单位(个人和厂商),经济资源、劳力、商品、服务、货币、消费、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土地、资本在这流通图内无限循环。 哈佛大学的里昂惕夫把经济表概念换成“投入产出分析”。1936年发表一项研究,分析1919年美国4

3、6个部门之间的“投入与产出”关系。这种分析让人一目了然,各部门的产业关联效果有多大,对政府的总体投资决策有很重要参考价值。里昂惕夫因而在197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经济学说史教程,5,第一节 概述,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的社会经济状况 国内财政经济濒临绝境:18世纪5070年代。这正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准备时期。法国仍处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之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主要地位,而且基本上属于封建性农业。由于柯尔培尔主义造成的恶果,严重地破坏了农业,最终带来了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不振和恶化,法国整个国民经济濒临绝境。,经济学说史教程,6,罗氏制度的破产:法国封建王朝并没有从经济困境中吸取教训,而是

4、又采纳了英国经济学家、银行家和冒险家约翰罗(16711729)的建议。但仍靠流通领域解决危难和发财致富的药方,只不过是变了种的重商主义,同样逃脱不了可悲的下场。 重农学派经济思想的产生:法国社会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法国的新兴资产阶级代表,纷纷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改善经济状况的要求,提出恢复和振兴农业的设想。适应这种需要,重农学派继承和发展了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了比较完整的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经济学说史教程,7,二、重农学派的形成 重农主义的先驱者: 布阿吉尔贝尔早就提出了农业是国家富强之本的思想,并自称他是农业的辩护人。 沃邦(16331707)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部门,建议改革租

5、税制度,实行单一税制,对一切收入和一切等级实行什一税。他主张经济自由以发展工业和商业。 达经逊(16961757)主张国内国外贸易完全自由,整个欧洲应成为统一的市场,任其自由竞争。他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顺序排列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他的基本观点是有普遍良好的农业,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理查德坎蒂隆在商业性质概论一书中,提出了土地是财富的来源、人类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动力的观点。他分析农业的年产品,怎样经过流通分配在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理论尝试,后为重农学派创造性地加以发展。,经济学说史教程,8,重农学派的创始人: 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4)。18世纪5070年代,在魁奈的周围逐渐出现了一批门徒和追随

6、者,形成了一个有较完整理论体系和共同信念的派别,而且是一个有明确的纲领和组织的政治和学术团体。他们有定期讨论学术问题的集会,有作为学派喉舌的刊物农业、商业、财政杂志和公民日志。他的代表作经济表,就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全面总结。 重农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 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17271781),他深信魁奈的观点和主张,汲取并发展了魁奈的重农主义学说,但不参加他们的派系活动。他的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是重农主义的重要文献。他发展、修正了魁奈和其徒党的论点,使重农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特征有更加鲜明的表现。在他那里重农主义发展到最高峰。,经济学说史教程,9,三、重农学派学说的特点 1、“自然秩

7、序”是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 从哲学上讲,他们主张政策制定者要遵从“自然秩序”。“人为秩序”的确定应以“自然秩序”为准则。按中国话说就是“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许多的人为干预在短期内有速效,但长期必因违反自然法则而失败。 把这套哲学落实到实际政策上就是政府不要干预,采取自由放任的原则,让百姓做自己喜欢的事,人尽其才物畅其流。重农主义最有名的口号是:管得愈少管的愈好。,经济学说史教程,10,2、重农学派体系的矛盾。重农学派的理论有着资产阶级实质和封建主义的外观。 重农学派理论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实质,主要表现在他们从资产阶级的视野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分析。 这个资产阶级的实质却获

8、得了封建主义的外观。因为在重农主义体系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封建制度土地所有权的统治表现的。 法国当时封建制度仍居统治地位,重农学派主要代表又都是封建贵族阶级,重农学派代表们的思想,还没有从根本上脱离封建主义观念的束缚和影响。他们常常以他们熟知的封建主义形式表达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容。,3、他们认为社会财富是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农业是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 只有农业才是国家致富的源泉,才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经济学说史教程,11,第二节 魁奈的经济学说,一、 魁奈的生平和著作 1.生平:弗朗斯瓦魁奈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之一,重农学派的创始人。曾做过法王路易十五的宫廷医师,由于医学

9、上的成就而被封为贵族。晚年研究经济问题。拥护开明的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君主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但反对革命的风暴。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是一个革新家。他创立了完整的重农主义理 论体系,并提出了改善法国经济状况 的纲领以及一整套政策、主张和措施。 2.著作:租地农场主论、谷物论、 人口论、赋税论 、经济表、 农业国经济统治的一般准则、 经济表的分析,经济学说史教程,12,魁奈 经济学说,“纯产品”理论,社会阶级结构理论,资本理论,魁奈的经济表,魁奈的经济政策和主张,经济学说史教程,13,二、“纯产品”学说 “纯产品”学说实际上是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重农学派政策主张的基

10、石。 魁奈认为财富是由土地生产出来的生产品,财富的真正源泉是农业。详尽地论述了只有农业才能创造物质财富和使其数量不断扩大的思想。 魁奈认为,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即种子)、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这里所说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经济学说史教程,14,“纯产品”是产品的价值超过该产品生产费用的余额。在农业中生产费用是由生产资料和工人的工资构成的。一般说生产资料的价值是既定的,所以“纯产品”多少决定于工资的多少。“纯产品”就是工人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 魁奈确认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过程

11、而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确定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将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由此为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奠定了基础。 但他没有把剩余价值归结为由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而错误地认为“纯产品”是由自然,即土地提供的,农业才是惟一生产部门。,经济学说史教程,15,三、社会阶级结构 把社会分为三个阶级: 生产阶级:即从事农业的阶级,包括租地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按魁奈的看法,只有农业才生产“纯产品” ,才是惟一的生产部门,自然从事农业的阶级就是惟一的生产阶级。 土地所有者阶级:包括地主及其从属人员,国王、官吏和教会。这个阶级以地租和租税的形态从农业阶级取得“纯产品”。 不生产

12、阶级:包括工商业资本家和工人。,划分标准:是否生产或占有“纯产品”。 魁奈从经济角度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在经济学说史上是一种首创。,经济学说史教程,16,缺陷: 不是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及其使用的情况来划分,因而不能科学地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不看阶级本质的划分,掩盖了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区别,也隐藏了工人和资本家的阶级矛盾。 他以能否创造“纯产品”来区分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片面地把“纯产品”即剩余价值的生产局限于农业部门,而排除了工业部门同样可以创造剩余价值。 把土地所有者单独划分为一个阶级,反映了他与封建统治阶级还有割不断的联系,明显地表现出他的理论带有“封建主义外观”。,

13、经济学说史教程,17,四、资本理论 农业资本是生产资本:他认为投在农业上的资本才是生产的资本,而投在工业和商业上的资本是不生产的资本。 农业资本划分为两个部分: “年预付”,即每年预付的资本,如种子、肥料和工人的工资等。 “原预付”,即几年预付一次的部分,如房屋、仓库、耕畜、农具等。,魁奈的理论中对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有了区分。他对资本的划分,只是指生产资本而不适用于流通资本,忽视了资本在其运动中也会采取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态。虽然如此,魁奈的考察抓住了生产资本,说明他已抓住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形态。,经济学说史教程,18,五、魁奈的经济表 经济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明确、系统地对社会资本的再

14、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理论研究的。 假定前提: 整个社会普遍实行的是大规模租地农业经济; 社会上划分为三个主要阶级; 社会资本所进行的是简单再生产; 各阶级之间的流通采取固定不变的价格; 商品和货币流通只在三个主要阶级之间进行,各阶级内部的流通略而不谈; 不考虑对外贸易。,经济学说史教程,19,生产阶级 每年投资 20亿里弗尔,土地所有者阶级 每年收入 20亿里弗尔,不生产阶级 每年投资 20亿里弗尔,用作支付 地租及原 预付的利息,年预付20亿里弗尔,经济表 再生产总额50亿里弗尔,经济学说史教程,20,经济表算学范式中,全部流通,包括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归纳为以下五项行为: 1.土地所有者阶级

15、以手里已有的地租收入20亿里弗尔货币的半数,即10亿里弗尔的货币,向生产阶级购买粮食。 2.土地所有者阶级再以手里还有的10亿里弗尔的货币,向不生产阶级购买工业品。 3.不生产阶级以10亿里弗尔的货币,向生产阶级购买农产品(粮食)。 4.生产阶级以10亿里弗尔货币,向不生产阶级购买工业品(如农具等)。 5.不生产阶级又以10亿里弗尔的货币,向生产阶级购买农产品(原料)。,经济学说史教程,21,结果 土地所有者阶级得到了10亿里弗尔的粮食和10亿里弗尔的工业品,满足了他们的生活需要。 不生产阶级用他们的工业品换得了原料和粮食,保证再生产的继续。 生产阶级得到了10亿里弗尔的工业品(农具等),同时

16、,还有20亿里弗尔的粮食留在他们手中,没有进入流通,用作恢复再生产过程。此外,他们又收回了20亿里弗尔的货币,将作为下一年度的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阶级。,经济学说史教程,22,经济表的创见 运用抽象法,从前面所述的正确、合理的假定前提出发,对本质的问题进行科学和集中的分析研究。 经济表的出发点是每年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总产品,是以一年收获的终结为循环的开始。 把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看做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表现为仅仅是这个再生产过程的形式;货币流通表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的要素,是为再生产过程服务的,受生产制约。 把各阶级收入的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的消费和个人的消费,以及农业与工业,即生产的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看成是再生产过程的要素。,经济学说史教程,23,缺点和错误 片面地把农业视为惟一的生产部门,把地租作为剩余价值的惟一形态。 只把资本划分为“原预付”与“年预付”,没有不变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