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中英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803978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中英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中英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中英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中英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中英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中英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中英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宪益,戴乃迭,407宿舍制作,The indefatigable husband-and-wife team,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uple,The indefatigable husband-and-wife team of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 has translated classic Chinese literatures into English since they worked as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in the 1950s. The number of words

2、amount to more than ten million. Their translation reflects unlimited respect for Chinese culture and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杨宪益、戴乃迭是一对堪称中英合璧的翻译家夫妻,在两人共同生活的半个多世纪里,他们联袂将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译成英文,字数达千万。他们的译本中处处体现着对中国文化的无限崇尚,他们的文化翻译观对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杨宪益,杨宪益Yang Xianyi (Y

3、ang Hsien-yi) In 1915 born at TianJin In 1936 sent to Oxford to study Classics In 1940 returned to China, and began their decades long cooperation of introducing Chinese classics to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In 1941 married Gladys Taylor In 1952 Working for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a government-fu

4、nded publisher, husband and wife produced a remarkable number of quality translations. 1966-1976 Cultural Revolution broke out In 1999 His wife passed away,杨宪益生平简介,1915年 生于天津 1936年 牛津大学莫顿学院学习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和英国文学 1940年 回国,先后在重庆中央大学、贵阳师范学院、成都光华大学、重庆及南京编译馆工作 1953年 担任外文出版社(中国外文局前身)翻译部专家 1980年 担任中国文学杂志社总编

5、辑 2009年 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最高荣誉“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这是中国翻译协会设立的给予翻译家个人表彰的最高荣誉。,Gladys Yang,In 1919 born at BeiJing In 1940 became Oxfords first graduate in Chinese literature In 1952 working for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66-1976 Cultural Revolution broke out In 1999 passed away,戴乃迭,戴乃迭(1919-1999),原名格拉蒂丝玛格丽特泰勒(Gladys B

6、. Tayler).英国传教士之女,生于北京,对中国颇有感情。在牛津大学结识杨宪益后,她改法国文学专业为中国文学,成为牛津历史上第一位获中国文学荣誉学位的英国人 。,两人的情缘,早期比翼赴幽冥,不料中途失健翎。 结发糟糠贫贱惯,陷身囹圄死生轻。 青春做伴多成鬼,白首同归我负卿。 天若有情天亦老,从来银汉隔双星。,早期比翼赴幽冥,不料中途失健翎。结发糟糠贫贱惯,陷身囹圄死生轻。青春做伴多成鬼,白首同归我负卿。天若有情天亦老,从来银汉隔双星。这是杨宪益先生在爱妻戴乃迭去世之后写下的一首缅怀诗。在先生与爱妻相濡以沫将近六十年的岁月里,熟悉他们的人说,这样恩爱不渝的夫妻是很少见的,六十年来,杨宪益和戴

7、乃迭的名字从来没有分开过。 1936年,杨宪益进入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并通过一位朋友认识了戴乃迭。不久,戴乃迭发现,先生是个非常有趣的同伴,而且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大概正是杨宪益身上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让戴乃迭爱上了他。后来,戴乃迭干脆改学中文,成为牛津大学攻读中文学位的第一人。正是生活、情致和事业上的志趣相投,使他们成了彼此的知己,也为日后共同的翻译工作铺就了坦途 1940年,杨宪益毕业回国,与六年前他独自漂洋过海相比,这次他带回了21岁的戴乃迭,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年轻漂亮的英国姑娘,怎么会跟随杨宪益来到当时正处于战乱之中的中国。但从两人走到一起的那天起,他们两人便作为一个整体面对人世间的一

8、切。 回国后,杨宪益夫妇不断地在中国西南的各个城市之间奔波,生活非常辛苦。直到1943年,友人推荐他们去了梁实秋领导的国立编译馆。当时的国立编译馆只有人从事将西方经典翻译成中文的工作,还没有人进行中文外译。事实上自19世纪末以来,与外文中译的繁盛景观形成鲜明对比,中文外译一直就显得势单力薄。所以,直到20世纪四十年代,西方人对中国文史经典还几乎一无所知。梁实秋希望杨宪益夫妇能去领导一个部门,专门从事将中国经典翻译成英文的工作。当时杨宪益选择了翻译资治通鉴,因为觉得“有人还没看到过”。虽然由于战争原因,最终资治通鉴的英文译稿不幸丢失,没有出版,但这是中国学者主动向西方介绍文化典籍的最初努力,杨戴

9、两人的中文外译事业也从此开始起步。,很快,杨宪益发现,在翻译上,他和戴乃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常常是他手捧中国的古典名著流畅口译,戴乃迭手下的打字机飞翔一般流动。 在杨宪益看来,有了戴乃迭的帮助,似乎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翻译的。就连中国的楚辞也不例外。简单来讲,翻译就是把某一种文字,翻译到第二种文字。“就是这么一回事”。先生说,“要是原本你懂了,你翻译成外文都没错。” 1951年杨宪益夫妇接到中国外文出版社的邀请来到北京,当时外文出版社(现中国外文局前身)刚刚创立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这标志着向西方社会系统介绍中国文学作品的开始。在这一时期,杨宪益夫妇以惊人的速度翻译了大量中文作品。 三卷本的红楼梦

10、英译本便是此间的作品,这是至今为止惟一一部中国人翻译的全译本,另外仅有的一个全译本是英国汉学家霍克斯翻译的石头记。红楼梦两个英文全译本的出版,不仅是中国和英语国家文化交流的大事,也是文学翻译的大事,它促进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进程。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半世纪的情缘与生活,可以说历尽了艰辛他们在“文革”中共同蹲过监狱,长子精神失常后在英国自焚直到他们从外文局离休之后情况才有所好转,两位老人携手一起上街买菜、挂号看病。可惜,进入暮年的戴乃迭身体欠佳,她不大讲话也不大出门,杨宪益便寸步不离的陪伴她,陪伴她走完了生命中最后的日子。 可以说,杨宪益、戴乃迭以他们事业上和生活上的完美结合创造了一个中西文化亲

11、密无间水乳交融的独特范例。几十年来,他们珠联璧合的合作使他们双双获得了“译界泰斗”的美誉,他们不仅创造了翻译史上的奇迹,更用一生成就了一个传奇。,1941年2月16日,他们在重庆举行了婚礼,证婚人是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和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那张两人身着唐装的结婚照,不知羡煞了多少代人。,二老的成就,杨宪益是把史记推向西方世界的第一人 他翻译的鲁迅选集是外国高校教学研究通常采用的蓝本 与夫人合作翻译的三卷本红楼梦,与英国两位汉学家合译的五卷本(译名石头记)一并成为西方世界最认可的红楼梦译本 他还翻译了离骚、资治通鉴、长生殿、牡丹亭、老残游记、儒林外史等经典作品。 1982年,杨宪益发起并主持了旨在

12、弥补西方对中国文学了解的空白“熊猫丛书”系列,重新打开了中国文学对外沟通窗口。这套丛书里,既有诗经、聊斋志异、西游记、三国演义、镜花缘等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也收录了芙蓉镇、沉重的翅膀以及巴金、沈从文、孙犁、新凤霞、王蒙等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他们“翻译了整个中国”,翻译作品 除了将西方古典名著荷马史诗、罗兰之歌、卖花女等译成中文之外,杨宪益夫妇主要还是中译英,合译的中国作品涵盖了整个中华历史时期、几乎所有文学种类。 古典叙事文学 全本红楼梦为其代表,还有全本聊斋志异、全本儒林外史、全本老残游记,以及 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小说选中国古代寓言选不怕鬼的故事(六朝至清代志怪小说)志怪

13、选 古典诗文、文论及文学史 乐府诗经楚辞史记选资治通鉴唐诗宋词,以及冯沅君+ 陆侃如中国古典文学简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文心雕龙等。,现、当代文学 以左翼与解放区文学作品为主,最重要的应属鲁迅全集。还有青春之歌红旗谱太阳 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边城湘西散记;郭沫若话剧屈原,歌剧白毛女刘三姐,撒尼长诗阿诗玛,李季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按规定样板戏翻译不署名);张洁沉重的翅膀爱是不能忘记的、古华芙蓉镇塔岭及其它故事、邓友梅烟壶、张贤亮绿化树、王安忆流逝;龙的传说等。,传统戏曲剧本 以长生殿关汉卿杂剧选为代表,以及近代京剧打渔杀家白蛇传,川剧柳荫记 临江亭拉郎配,昆曲十五贯,

14、评剧秦香莲,晋剧打金枝,闽剧炼印,粤剧搜书院等。 外国文学作品 荷马史诗罗兰之歌卖花女萧伯纳戏剧选地心游记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CAESAR AND CLEOPATRA近代英国诗钞圣女贞德古罗马戏剧选凶宅孪生兄弟牧歌等。,与夫人合作翻译的三卷本红楼梦,与英国两位汉学家合译的五卷本石头记一并成为西方世界最认可的红楼梦译本。 红楼梦三卷本全文英译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历经坎坷,在70年代完成并陆续出版,引起中外文化界和学界轰动,成为最受中外学者和读者认可和推崇的经典译作,为中国文学和文化赢得了更加广泛的国际影响。,让西方人看懂红楼梦,杨宪益翻译非常注重准确性,其次还注重译、介结合。 “译、介结

15、合,是先生的治学态度所致。杨先生对历史研究感兴趣,也写过一些历史考证的文章。他在介绍作品的同时,总是会做一些文学研究的工作,对作家本身以及创作背景做相应的介绍,以让外国读者更好地走进作品。这对翻译工作者而言,的确是非常珍贵的学术习惯。 此外,杨宪益还特别注重译介的系统性,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都有涉猎。,准确性和译介结合,1953年,杨宪益受到毛主席接见。周恩来当时特别向毛主席介绍:这是一位翻译家,已经把离骚译成了英文。 杨宪益先生学贯中西,在中国语言文化和西方语言文化方面具有深厚造诣。 他毕其一生精力,为中外文化交流尤其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翻译协会授予杨宪益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杨宪益是继季羡林后,第二位获奖翻译家。 “杨先生在我们心里是位高山仰止的学者。”,对杨宪益的评价,红楼梦英文译版欣赏,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Pages full of idle word Penned with hot and bitter tears: All men call the author fool; None his secret message hear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