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地区农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oc 6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798645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尔多斯地区农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oc 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鄂尔多斯地区农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oc 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鄂尔多斯地区农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oc 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鄂尔多斯地区农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oc 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鄂尔多斯地区农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oc 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尔多斯地区农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oc 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尔多斯地区农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oc 6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尔多斯地区农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马 踊 苗卫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科技局017000摘要:鄂尔多斯市提出“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目标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正在成为广大农牧民的自觉行动。经过几年的结构调整,我市的农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本文针对地区实际,详细阐述了不同经济区如何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促进农牧民增收。关键词:农牧业 产业结构调整 农牧民增收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东、南、西分别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5.9万人,境内有毛乌素和库布其两大沙漠,占总面积的40%,属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

2、年来,我市立足有限农业资源,确立了“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农牧业经济工作思路,在较短时间里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农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问题目前,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立草为业、建设养畜的观念深入人心,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正在成为广大农牧民的自觉行动。全市植被恢复明显,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工饲草料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压粮、扩经也成为结构调整的一大亮点。实践证明,我市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是正确的,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符合我市实际。具体表现在:一是从生产布局调整来看,把种植业集中在黄河、无定河流域,其他地区特别是丘陵

3、沟壑和干旱硬梁地区,全面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退耕还林还草的格局已经确定,舍饲已经成为畜牧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二是从种养结构的调整来看,把草业作为前提和基础,通过国家投入搞示范、群众投资搞普及、引进企业搞建设的“三位一体”的投资建设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种植业为养殖业服务的良好循环体系。2003年全市粮经草比例由去年的57:27:16调整为47:26:27。同时,保护地农业和设施农业也初具雏形,为增加农牧民收入开辟了良好途径和广阔的空间。三是从养殖方式来看,广大农牧民已经从传统的生产方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科学饲养、科学管理,优化畜群结构,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已成为畜牧业生产的

4、自觉行为和追求目标。2003年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792.8万头(只),占牲畜总头数的96.7%。牲畜出栏率达48.9%。四是从产业化发展角度来看,近年来我市下大力气抓农字号龙头企业的培育壮大工作,涌现出一批高起点、高投入,高水平的发展前景看好的企业。如达旗“宝善堂”和“牧马人”的无公害蔬菜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为我市无公害农牧业发展树立了典范。然而,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农牧业结构调整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许多现实的、长远的问题急迫地需要我们去解决。如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产业经营的土地流转问题;农牧业产业布局的区域化问题;产业化层次低,科技含量低,加工能

5、力弱,产品附加值低;非农产业发育缓慢;政府宏观调控不力,对农牧业基础建设和农牧业科技方面的支持力度弱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发展成为我市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制约因素。二、不同类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与重点(一)黄河、无定河流域高效农业区。这一地区在面积上所占比重不大,但它是我市种植业的核心区,也是养殖业的核心区,进行高效农牧业开发不仅前景广,而且潜力巨大。其基本思路应该是:立足区域资源优势,以发展无公害农牧业为目标,大力改善农畜产品质量,提高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稳定粮食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努力提高农畜产品深加工能力,延长农牧业产业链,增加农畜产

6、品的附加值。重点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 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畜牧业等多种经营。黄河、无定河流域不仅是我市人民赖以生存的粮食生产区,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因此,该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必须在考虑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防止大幅度削减粮食种植面积的倾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适应优质化、专业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积极搞好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的调整,提高优质专用粮食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使区域优势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得以增强。同时,要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等多种经营。该区域有极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在结构调整上必须重视畜牧业和较大的淡水养殖面积

7、。因此,在结构调整上必须重视畜牧业和淡水养殖业的发展。要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养殖和专业小区养殖,加快粮食转化增值。大力发展优质人工牧草,充分利用农作物秸杆,发展农区畜牧业,促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经、草“三元”或“多元”结构转变,提高农牧业的综合效益。2. 加快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牧业产业链条。“两河”流域具有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发展以食品工业、饲料工业为主的加工业,是该区域结构调整的重点。但目前我市真正上规模,上档次的这类企业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因此,发展的空间和潜力非常大。农畜产品加工业能否快速、健康发展是农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也是农牧民能否尽快增加收入的

8、关键。3.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牧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也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加快农村牧区城镇规划建设,完善农牧区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牧区工业向集中连片的区域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外来资金、技术的投入,提高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水平,从而促进农牧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二)城郊经济区。这一区域的农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市、旗区、苏木乡镇所在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增强农畜产品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城镇的区位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全力

9、扩张城镇农牧业的各种功能,即:集经济、生态、文化、观光、教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原则,调整农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 观光旅游农牧业。观光旅游农牧业是贴近城镇的项目,比较适合市民度假、集体活动,适合青少年及幼儿教育的项目,是与城镇现代化水平相适应的城市型产业,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市应综合吸收国内外大城市的多种农牧业模式的经验,创造具有鄂尔多斯特色的城镇农牧业模式。目前,我市的城市绿化业、园艺业已初具产业化规模,近郊的休闲农庄等观光旅游农业已见端倪。可以预见,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观光农牧业的发展前景极广。2. 设施农牧业。从发

10、展的角度看,我市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口日益集中,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人地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城郊农牧业必须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设施农牧业道路。设施农牧业是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的集成,科技含量、经济效益比一般的种植、养殖要高几倍甚至几十倍,目前正在成为大力发展的新技术产业。可以预见,在未来城郊农牧发展中,设施农牧业将占有重要地位。3. 优质农牧业。随着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消费需求增加,在园艺、养殖等菜篮子产品的生产上,要大力发展优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通过引进、选育优良品种和精良的栽培、饲养技术生产优质产品,通过筛选、分级、加工、包

11、装、储藏的方式,提高农产品档次,以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总之,我市城郊经济区农牧业将来的格局应该是:除了继续担当为城市提供部分的鲜活、高质量农产品的职能外,更加重要的是为城市提供绿色空间、新鲜空气和旅游度假、休闲、教育等场所。例如我市还没有一个可供人们学习、观赏的“生态植物园(馆)”、“水族馆”及“花卉馆”,更缺乏象样的观光农业场所。(三)生态脆弱区(沙区、硬梁区和丘陵沟壑区)。这类地区占掉了我市绝大部分国土面积,是生态极为脆弱的一个地区。农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也是目前正在大力实施的禁牧、休牧、轮牧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全力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同时,立足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牧

12、业及农畜产品加工业,不断增加农牧民的收入。这是禁牧休牧和退耕还林还草能否持久坚持下去的关键。今后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 把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统筹运作,打造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格局。要打破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格局,让农牧民手中的土地和草场汇聚到有市场、资金、人才和技术的企业,形成规模化养殖、种植和深加工。愿意种地的农牧民可继续种地,不愿意种地的可到农牧场当产业工人,或进城打工,一些暂时不需要的土地又可以退耕还林还草。最终达到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双赢”的目的。2. 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和加工业。要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气资源优势,在保持传统优势产品生产的同时,加快发展优质高

13、效特色农产品生产,逐步建立面向全国和国际市场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当前,要重点保护和培育何尔巴斯、杭锦白绒山羊、鄂尔多斯细毛羊,玉米制种和花卉制种,麻黄、甘草及有毒灌草开发,沙产业开发,丘陵沟壑区的干核果类和小杂粮开发等等,并围绕这些特色产业发展加工业。3. 大力发展肉、蛋、奶产业及加工业。退耕还林还草,再加上大量人工饲草料种植和丰富的作物秸杆资源为肉、蛋、奶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因此,各地要立足资源优势,确立主导产品,在财力、物力和政策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和支持。通过加大投入,搞好以肉、蛋、奶为主的优良品种引进和培育,加快改良步伐,推广生长快,肉质好,产奶产蛋率高,饲料利用率高的优良品种。同

14、时,要大力发展以肉、蛋奶为主的加工业。三、不同经济区农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对策(一)加快制定与国内国际市场相适应的农牧业标准体系和农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这是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增强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基本要求。标准化问题是当前发展外向型农牧业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当前重点是制订农畜产品质量的分级和专用标准,农药、兽药、渔药及其它有害残留的卫生安全标准,农产品包装、储运、标识标准。同时要加强农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安全的检测手段。(二)努力培植品牌,增强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目前看,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出口农畜产品竞争,主要表现为质量的竞争,但光有质量还不够,质量要最终落

15、实到品牌上。提高质量必须与品牌结合起来。我市现在除羊绒制品以外,叫得响的农畜产品品牌还很少。因此,应进一步提高品牌意识,从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产后加工等多方面入手,努力培植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三)进一步加快农牧业功能的多元化。功能多元化是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农村牧区的集约化农牧业和城郊经济区农牧业的发展趋势要求农牧业功能的多元化。改变农牧业单一的生产功能,促进其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使原来局限于生产保障的农牧业,改造为融生产保障、生态建设、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出口创汇、示范辐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牧业。其功能的拓展可逐步由低级向高级推进。如通过农业向非农产业延伸,实现农产品的“种

16、养加”、“产加销”一体化。生态建设也将由绿化、美化和净化城乡生态环境,逐步转向创建园林化区域和园林化城市,创建一批生态农牧场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等,依靠科技进步,开拓农牧业生物技术产业,使生物技术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四)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走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是我市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根本出路。各不同类区要立足当地农牧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以及贮藏、运销等服务业,延长农牧业产业链,增加农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要积极培育加工企业、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等多种形式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带动农牧户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目前,我市现有的龙头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规模上,层次上还是拉动能力上均不能满足农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必须下大力气去抓。(五)增加对农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投入。立足我市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现实,农牧业结构调整能否顺利推进,有效的资金投入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业科技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