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蔬菜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49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797977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蔬菜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4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绿色蔬菜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4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绿色蔬菜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4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绿色蔬菜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4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绿色蔬菜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4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蔬菜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4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蔬菜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49页)(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绿色蔬菜出口创汇深加工2、建设性质:扩建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项目建设单位: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郭福聚 所有制形式:股份合作制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广饶县城南建设规模:年各类蔬菜加工能力20000吨建设内容:建设国际标准化精细深加工车间2000平方米,蔬菜保鲜库1500平方米,冷藏库500平方米,辅助车间200平方米;动力车间、锅炉房、库房等400平方米;引进安装FD冻干蔬菜流水线、购置蔬菜漂汤设备、蔬菜清洗机、切片切丁机、单冻机、S8170制冷机组、蔬菜加工台案及配套电力设施等。建设期限:2004年5、项

2、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项目申报单位:广饶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人: 燕增林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总投资1092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扶持325万元、省市县地方财政配套 325万元,企业自筹442万元。7、资金筹措自筹资金442万元,从企业自有资金解决。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该项目达产后,年加工各种蔬菜20000吨,产成品12700吨,年实现销售收入9757万元,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项目总成本为8547.2万元,利税1209.8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526.8万元,所得税225.4万元,利润457.6万元。投资利润率41.9%,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55.2%,税后33.4%,财务净现值税前13013

3、万元,税后5635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前2.95年,税后3.7年。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提高蔬菜加工能力和加工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出口创汇率。可有效地带动广饶县以及东营市的蔬菜种植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新发展绿色蔬菜基地1万亩,带动绿色蔬菜基地10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加2000元,蔬菜加工可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200人,蔬菜种植可带动2.2万户农民致富。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2、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

4、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4、东营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5、东营市农业“十五”发展规划;6、东营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规划;7、广饶县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规划;8、广饶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9、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总体规划。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综合评价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是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发展高效种植业、带动基地发展发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企业在蔬菜加工出口创汇方面有良好的基础,已取得了蔬菜出口资格证,产品出口渠道畅通,市场前景广阔。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环境条件良好,承建该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通过该项目

5、的建设,发展订单农业,可以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引进、安装先进的FD冻干流水线、蔬菜保鲜、速冻等深加工设施,将进一步扩大绿色蔬菜的加工、出口创汇能力,提高产品档次和销售价格。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2、论证结论该项目选址合理,技术方案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承建单位在经济实力、技术人才、管理措施、产品销售、基地建设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项目建设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完全可行和必要的。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该项目的销售定位于国际市场,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特别是药残、肥残和灌溉水源的保护问题要高度重视,要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解决好蔬菜基地的标准化生产技术问题。同时根据市场需求,

6、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拓市场空间。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蔬菜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第二大产业,其年产量高达4亿吨,产值超过5000亿元,但蔬菜也是产后处理和流通体系最落后的农产品之一,目前绝大部分蔬菜均以未经任何处理的毛菜形式出现在农贸市场上。这种原始的流通体系存在着三个重大问题:高产后损失(超过30%);高流通成本;以及高度的城市环境压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于是生产速冻、保鲜的蔬菜深加工产品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大、中城市,更是如此。因此,开发高档保鲜蔬菜并通过超市进入家庭,进一步提高城市蔬菜供应的水

7、平、质量,增加菜农收入,繁荣城乡经济等方面发挥显著的综合效益,是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当前本地的销售形势看,蔬菜应有的经济效益没能很好的发挥,市场销售存在很大的被动性。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产品本身的自然保鲜度要求高、采收时间短而集中,加上当地没有合适的防护和封存措施,产品既不宜保存又不能保鲜,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二是受市场牵制大,靠外地销售,价格不稳定;三是深加工规模小,品种单一,产品附加值低;四是出口创汇力度不大,销路窄,而国内市场价格又偏低,影响了菜农发展绿色蔬菜的积极性;五是初级农产品的效益低,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后,出现销售难的现象,且价格低,农民增产不增收,亟需龙头企业的拉

8、动和扶持。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广饶县以农业为主,区内及周围无工业污染源,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电、路、讯设施完善,自然资源丰富。作为农业大县,当地政府从实际出发,积极调整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特别把发展蔬菜,扩大绿色蔬菜种植规模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8亿元,比上年增长23.5%。第一产业增加值12.5亿元,增长 6.5%;第二产业增加值41.3亿元,增长35%;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35亿元,增长33.2%,实现利税12.2亿元,增长26.3%;第三产业增加值24.2亿元,增长16%。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18.9:48:33.

9、1调整到16:53:31。农业结构日趋优化,畜牧、蔬菜、林木、水产、棉花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县粮经比达到40:60。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达到3660元。蔬菜种植面积28万亩,单产达到了4478公斤,总产128万吨,总产值达到71171万元。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在绿色蔬菜生产和加工方面都已有较好的基础,东营市财政支农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招标项目驰中集团在多家企业中竞标成功,在基地管理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当地农民对病虫害防治,施肥、喷药等技术严格执行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蔬菜加工也初具规模,所生产加工的胡萝卜、大葱、圆葱、西红柿等绿色保健、营养蔬菜已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

10、区,2003年实现年出口创汇500万美元。绿色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为该项目的新建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项目建设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使农村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更加优化,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都是十分必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开发农业增收潜力的需要。通过项目建设,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栽培技术和新品种,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标准化农业的转变。进一步完善农业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增加农业效益。二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创新经济经营机制的需要。

11、项目建成后,可大大加强对农产品的加工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绿色蔬菜,通过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把农民和龙头企业紧紧地连接起来,实际地变为出口创汇蔬菜的第一生产车间。三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速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的需要。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引进适销对路的新品种、新加工设备、新栽培和加工技术,并严格按照引进、试验、示范的步骤。对农民和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和企业员工的技术素质。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产品加工档次,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强化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带动作用,加快农民的致富步伐。项目建设对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该地区绿

12、色、有机蔬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膨胀规摸,实现一家一户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章 建设条件一、项目区概况(一)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项目建于广饶县城南,潍高路以南,对面是广饶县植物园。蔬菜生产基地分布在广饶县境内。广饶县现有蔬菜种植面积28万亩,大王镇、广饶镇、李鹊镇主要种植保护地蔬菜,石村镇、花官乡、陈官乡、丁庄镇主要种植露地菜。(二)项目区自然资源情况 1、地形、地貌 项目区属山前冲积平原,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泰沂山区淄河、阳河等河流搬运来的冲击物,地形西南高、东北低。 2、土壤 项目区土壤类型为褐土

13、土类,PH值7.0左右,是较好的土壤类型。表土为中壤,土质肥沃,020cm土层养分含量为:有机质0.91.1%,碱解氮60ppm,速效磷15ppm,速效钾50ppm。 3、气候资源 项目区地处北温带,属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2.3,极端最高温度41.9,极端最低温度-23.3,0的活动积温4744.3, 10 的活动积温4296.8度,年无霜期19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90.2mm,年最大降水量1142.6mm,最小降水量351.7mm,年平均相对湿度58%。 4、水资源 项目区水源一是降雨;二是开采地下水。地下水水质较好,矿化度0.380.96克/

14、升,适宜于人畜饮用和灌溉。(三)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所在的广饶镇共有耕地11.1万亩,农村人口7.63万,农业劳动力4.32万人。项目所在的广饶县近几年全面落实党在新时期的各项政策,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全县经济油料长足的发展。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8亿元,出口创汇达1.08亿元,财政总收入6.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60万元。广饶县是农业大县,县委、县政府一直把农业和农村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2003年县财政投入农业的资金700万元, 农业总产值达到28.46亿元。(四)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 项目涉及的蔬菜产业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基地化栽培、规模化生产加工的模式。驰中集团与广

15、饶县农业局的蔬菜技术人员共同到蔬菜生产基地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指导农民按订单进行生产,实行了从育苗、栽植、采收、加工、运输全过程的跟踪检测。加工产品的品质、档次显著提高,达到了出口标准,增加了农民收入,拉动了蔬菜产业的发展。同时,企业自身也得到壮大和发展,实现了农企双赢的目标。(五)项目建设地点选择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驰中集团新建厂区内,不需另外征用耕地。建设地点紧靠蔬菜生产基地,水、电、路、讯发达,基础设施完善。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一)政策环境近几年,广饶县为了加快农民的致富步伐,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发展高效、优质、创汇农业。以广政发200010号文颁布了广饶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决定,2003年从县财政拿出7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及基地建设,2004年计划拿出800万元的专项资金推动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培植名牌产品和出口创汇。并在用水、用电、用地等方面给与支持。同时,鼓励农业技术人员到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在引进、引进人才等方面给与大力支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必须把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当作主要任务来完成,层层落实责任制,为发展高效、创汇农业,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规服务。(二) 资源优势广饶县土地总面积157.63万亩,其中耕地72.66万亩,常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