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休闲—5体育养生(ppt 42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796858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休闲—5体育养生(ppt 4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生活休闲—5体育养生(ppt 4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生活休闲—5体育养生(ppt 4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生活休闲—5体育养生(ppt 4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生活休闲—5体育养生(ppt 4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休闲—5体育养生(ppt 4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休闲—5体育养生(ppt 42页)(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学,王玉芳 河南工程学院 体育教学部,中华古代养生名家,回顾所学 一、 老子的养生之道 老子:道家养生的始祖 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 “道”是指自然界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它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是中华民族原始宗教的延续。道教的理想是:“长生不死,常欲乐生。,老子的养生思想 1、治于未乱,抱元守一 早行养生之道,行养生于日常生活,持之以恒,积蓄养生之“德”。 抱元守一:一种养生功法。意守丹田 2、自然无为、返璞归真 “自然无为”是老子道家思想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养生的最高境界。,道家特别强调精神方面的修炼,把“清静

2、无为”“离境坐忘”作为养生的核心。 3、呼吸修炼 道家养生的另一核心方式是呼吸修炼。 二、孔子的养生之道 孔子:儒家养生的鼻祖,孔子养生内容颇为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强则刚 2、克己修身的“养生三戒” 年轻时,血气尚未稳定,要警觉贪恋女色;壮年时,血气旺盛,要警觉争强好斗;老年时,血气渐衰,应警觉贪得无厌。 3、大德必寿 4、食勿过饱,讲究卫生 5、起居循规,讲究姿势 6、养护精神,调摄心理,离苦得乐的佛家养神 佛教对于中国来说,其实是舶来品,但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很早,它的宗旨是以修心为主。所以讲中国的精神养生,不能不讲佛教的精神养生。佛教经典中经常赞叹佛陀安详从容、充满智慧,平

3、时我们去寺庙的时候,看到的释迦牟尼像也都端庄祥和。佛教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修行成佛,即使是恶人,也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教认为人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要素组成,一切众相皆是虚妄。身体也不过是假合之身,其中脓血夹杂,七窍不净,整个是“臭皮囊”。如果四大不调,还会生病。佛教认为病痛缠身,是不能安心修道的,所以应该具有健康体魄,以“借假修真”。法句经说:“恶生于心,还自坏形,如铁生垢,反食其身。”所以,嗔恨、贪婪、愚痴“三毒”,能毒害心灵,养生之道就是抛却三毒。,彻底净化自心,清除一切粗细烦恼的污染和无明的遮蔽,令心识本具的清净光明像烈日驱散阴云般朗然显现,从而解脱一切痛苦,获得圆满

4、的自我实现,是佛教所有修证法门的核心。 佛教认为自净其心、自净其意,才是最彻底的精神养生。佛家的修习禅定就是一种主动调摄自心而达到特殊心理状态的养生方法,是一种很好的养神、修心的方法。,长期修习禅定的僧人,平均寿命一般都超出常人,比如我们熟悉的龙树、慧昭、纯陀等人,都是高寿之人。据说憨山大师30岁时在五台山参禅修定,食物仅有三斗米和麦麸,和野菜食之,半年尚有余。定中发悟之后,变得精力超常,在募造转经轮期间,由他主持操办,“经营九十昼夜,目不交睫”,仍然精力充沛,没有睡意。起初主持做水陆佛事七昼夜,他“七日之内,粒米不餐,但饮水而已,然应事不缺”,大大超越了常人的生理极限。,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

5、,在修习禅定过程中,尤其是深入正定以后,随着意念和情绪活动的放松、停息,可以使人精神上的紧张和压力得到缓解,使被紧张和压力导致恶化的生理机能得到自行调整,从而产生健身效果,一些以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为主因的疾病可能会逐渐自行痊愈。 佛教讲的养生,并不是仅仅指自己的生命,还包括他人和其他的生命。修炼大乘佛法发,菩提心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七支发心法,其中第一条就是知母心。大乘佛法讲的是利益众生,自渡渡他。现世的众多生命,不管你认识不认识,都始终要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人不应该仅仅重视自己的幸福安乐,还应该把一切生命看作自己的母亲一般去爱护、尊重、善待,只有从众生的解脱中获得大乐,才是真正目标。不能只

6、追求个人解脱,还要发起为了一切众生修行的信念,向最后成佛之路迈进。,佛家的养生修练方法 佛家由于其教义主张与世无争,把着眼点放在跳出六道轮回归向西方极乐世界的至高目标上,故而是出世的。也就因为这个缘故,虽然佛家也有所谓养生之法,也有所谓“医方明”,然而这仅仅只是作为一种自度度他、普渡众生的权宜之计而存在。因此之故,比起儒、道两家,佛家主观思想上的养生意识遂远远落在儒、道两家之后。,对佛家来说,除了一心成佛的最高宗旨外,我、人、众生、寿者等等都是被视为业障而加以否定的。 佛家勤业的手段多种多样,他们一心礼佛诵经之外,还在思想上修习禅定,生活上厉行戒律。而正是这种诵经礼佛,禅定持戒,在客观上吻合养

7、生的原理。小乘、大乘佛教虽然大讲人的肉体为四大假合、无常、危脆、,不净,不可能长生不死,以破除人们对肉体与现世的贪爱执着,一方面又要修行者注意调养身体,谓“身为道本”、“身安则道隆”。密宗的无上秘密瑜珈则更强调身体为“道之根本”,以修身炼气为修密乘的基本功。所以佛家虽不以长生不死为修习宗旨,但自古以来,享有天年的高僧却为数不少,可说是比比皆是,其修持方法在客观上有养生延年的作用。,佛教分为“三乘”(小乘、大乘、密乘) “二门”(显门、密门,亦称显教、密教)。 大小乘和显门的养生修炼方法大致有: 禅定、绝欲、劳动、念佛、吃斋等。 密乘和密门(亦称密宗)则较多谈延寿,其养生修炼方法亦较多,大致包括

8、:修长寿的本尊法,专门用来延寿的咒语,结手印,气、脉、轮、明点修持法,修数息、瓶息,观想补养、大礼拜、圣字功、金刚法以及六成就中的拙火、幻身、梦观等。,管子的养生思想 管子,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子的养生思想主要是继承发展了“易”的“性命之理”,用于上层统治者的延年益寿,为其毕生功业服务。 一、为身 管子是一位重事业、重实际的政治家和 思想家,他非常重视人的聪明才智、道德品 质,特别是身体健康。对此他统称之“为身”,也就是“人格”的意思。他说,人要建功立业最怕不能把自身搞好,不要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人能搞好自身,建功业于天下,自然会功成名就了。同时也说明了“为身”是“为国”

9、“为天下”的前提和基础。管子上述论述,与后人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思很接近。但后人所说的“修身”往往是侧重于道德、学问的修养,忽视身体健康,管子的“为身”则是把健康长寿放在首要地位。,他说:“导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管子中匡这深刻地说明,管子重视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而身体是根本;同时也说明了管子是主张用“导血气”这种养生方法来求得健康长寿的,而求健康长寿同时也是为了“长心”“长德”以提高自己的智慧和道德修养。管子讲“为身”以“长年”,主张要“顺天之道”,亦即顺其自然之道。我国古代人以血气为人体,的基础,顺天之道以养生,主要就是“导血气”这一思想是管子养生思想的主体。

10、 二、“顺天之道”以养生 “为身”“为国”“为天下”,可以说是管子养生的指导思想。而“顺天之道”以养生,则应是管子养生思想的主体。管子讲“顺天之道”,即顺其自然之道,这种思想出于“易”,与后代老、庄说的“至大顺”与“顺乎天理”老子六十五章庄子养生主的思想是一致的。,(一)精气凝聚为人,人得精气以生 管子认为人与万物都是阴阳二气化生的。精气集聚成人与万物,而聚集成人与物之后,其内涵精气就逐步消散,精气散尽,人与物就自然消亡。但这种消亡不是化为乌有,而是精气游离复归于自然,再重新集聚为人与万物。其所谓鬼神,就是指流行于大自然中变化莫测的精气,而不是一般意义的迷信之说。对于精气,我们可以理解为大自然

11、中的多种物质的统称,是构成人与万物的物质,基础。 人是精气化生的,所以养生就必须把养气放在首位,而养气主要是蓄养精气。气和血是不可分的,气是血的统帅,血是气的根本,所以管子才讲导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管子讲精气“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说不仅人的肉体是精气化生的,其智慧、品德也是精气的显示,精气是人整个身心的 物质基础。蓄养精气不仅可以长年,又可长,心、长德,而达到其“为身”的目的。这样管子就把养生健身与学问道德内涵相通的关系说清楚了,这不仅是他的养生思想,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管子养生思想的哲学基础。 (二)滋味动静,生之养也 管子主张“齐滋味而时动静”。养生要“顺天之道”,而

12、饮食营养、适当运动则是人维护生命的第一需要。管子讲“齐滋味”,是说食品营养要多样化,不偏食,才最有利于养生。食欲不振、厌恶饮食的人,身体就,不会好。饮食营养,应是养卫生命的根本。 “时动静”对如何顺四时定肤色、滋味、音声、治气都作了说明,虽然其具体内容看来不尽合理,但动静顺乎阴阳四时则是我国养生学中不可动摇的原则。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管子讲养生是把滋味动静联系在一起提出的,而且要求滋味动静都要适当。他说有了饱饭吃的人,特别需要运动,食物才易于消化吸收,营养成分才能遍及全身,而达到“利身体,便形躯,养寿命”(中 匡)的目的。,管子的意思是要人动静行止均有节度。四时生息不同,必须有所区分,出入生死

13、不同而并存。养生需要物质,不能过于吝惜;但又必须防止养之太过,审取予之适当之。管子这样要求滋味动静以养生是有道理的。 (三)养生在于治气养神 管子讲“顺天之道”以养生,讲究“滋味动静”,他认为这是必需的,但并不是高级的养生方法。管子认为高级的养生方法是治气养神,亦即现存的气功。,管子认为人与万物都是精气化生的,精气是生之主,人存有充足的精气自然就会健康生存。所以养生要“顺天之道”,最重要的是治养精气。 管子讲治气养神要“顺天之道”,其中心思想是“静虚”,“静虚”才能不伤害自已。如何才能做到“静虚”呢?管子主张首先要“静虚”其心,因为心是人体的主宰。我国古代人所说的心,是和脑(元首)相通的,只有

14、心“静虚”,才能耳目聪明、身体健康。,为使心神“静虚”,他对心提出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他认为心必须安宁,不能过分用智,不能受情欲和物欲支配,注意心理卫生,永保心中静虚,才能健康长寿。特别是不能过度思虑,否则内困五脏,外伤形体而危及生命。为此管子还提出“节五欲,去二凶”的方法,即节制耳、目、口、鼻、心之欲,去喜怒之二凶。这都是为使心神静虚不乱而言。,管子讲养生要“顺天之道”,一方面讲“滋味动静”,一方面强调治气养神。他绝不单一主动或主静,而是从生命的自然需要出发。这是养卫生命所必需的。而养生又不是单纯的为养生而养生,而是为了身心全面健康,进一步为治国平天下服务。这就是管子养生思想的基本内容。,二

15、、中华传统养生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对“衰老”的解释,衰老是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人的机体在生长发育完成后就逐渐进入衰老(或称衰退)的阶段。在研究人类健康长寿的同时,探讨衰老的概念、原因和衰老时的生理、病理改变,制定防止衰老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衰老可分为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生理性衰老是指随年龄的增长到成熟期后所出现的生理性退化,这是一切生命,的普遍规律。病理性衰老是指由于内在的或外在的原因使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使衰老现象提前发生,这种衰老亦称为早衰。 一、衰老的原因 中华传统医学在对衰老原因方面认识上,特别重视脏腑功能和精气神的作用,并十分强调阴阳协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其具

16、体简述如下: (一)肾脏亏虚 肾乃一身阴阳生化之根,属水、主藏精,,为元气之本。肾的盛衰影响元气的盛衰乃至生化功能的强弱,肾虚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生化功能弱,人的衰老就会加速。 肾为先天之本,人的生长发育以及衰老与肾脏的关系极为密切。 (二)脾胃虚衰 脾胃属土,为后天之本,水谷皆人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乃一身气机升降之中枢。脾胃健运,可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而成天地交泰。如果脾胃虚衰,饮食水谷不能被,消化吸收,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得不到及时补充,便会影响机体健康,从而加速衰老、甚至导致死亡。 (三)心脏虚衰 心藏神,主血脉。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心为生命活动的主宰,协调脏腑,运行血脉。心气虚弱,便会影响血脉的运行及神志功能,从而加速衰老。所以中医养生学尤其重视保护心脏。,(四)肝脏衰惫 肝藏血,主疏泄,在体为筋。肝脏关系到人体气机的调畅,有贮存和调节血量的作用。如素问上古天真仑日:“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说明了人体衰老的标志之一的“机体活动障碍”,即为肝虚而所引起的。 (五)肺脏衰弱 肺主一身之气,素问六节藏象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