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教科研协作体等2017届高考冲刺模拟(四)理综生物试卷 有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796687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3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齐鲁教科研协作体等2017届高考冲刺模拟(四)理综生物试卷 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齐鲁教科研协作体等2017届高考冲刺模拟(四)理综生物试卷 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齐鲁教科研协作体等2017届高考冲刺模拟(四)理综生物试卷 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齐鲁教科研协作体等2017届高考冲刺模拟(四)理综生物试卷 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齐鲁教科研协作体等2017届高考冲刺模拟(四)理综生物试卷 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齐鲁教科研协作体等2017届高考冲刺模拟(四)理综生物试卷 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鲁教科研协作体等2017届高考冲刺模拟(四)理综生物试卷 有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 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 2017 年高考冲刺模拟试卷(四) 理综生物试题 1( 中档)中档)下列关于酵母菌和蓝藻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酵母菌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蓝藻没有 B酵母菌有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染色体,蓝藻没有 C酵母菌有各种细胞器,蓝藻没有细胞器 D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1【答案】C 【解析】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染色体,有 各种细胞器,是异养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是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无染 色体结构,但它有核糖体,是自养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考点】细胞的

2、结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2 ( 中档)中档)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都能产生H和 ATP,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A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产生H的过程有 B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产生 ATP 的过程有 C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能产生H的过程有 2 D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能产生 ATP 的过程有 2【答案】D 【解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H和 ATP,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 C3化合物的还原; 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有H和 ATP 的产生,第三阶段有H和 O2结合产生水,同 时有大量 A

3、TP 的产生。 【考点】细胞的代谢: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 3( 中档)中档)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突变率,可以定向改造某些性状 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是快速改良作物品质的常规方法 C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来获得多倍体 D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该方法不需要选择就可得到目的植株 3【答案】C 【解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突变率,可以改造某些性状,但不 能定向突变;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是改良作物品质的常规方法,快速育种的方法是单倍体

4、 育种;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来获得多倍体; 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所有的育种方法都需要选择和培育才能获得目的植株。 【考点】生物的变异: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4( 中档)中档)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下列有关下丘脑功能的叙述, 错误的是 A感受:下丘脑内有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渗透压升降 B传导: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 3 C分泌:下丘脑能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 D调节:下丘脑能调节体温、呼吸和水盐平衡 4 【答案】D 【解析】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

5、它既是神经结构,也具有内 分泌功能,是两大调节机制的桥梁。它具有感受、传导、分泌、调节等功能,但调节呼吸的中枢不 在下丘脑,而在脑干。 【考点】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丘脑的功能 5 (改编,中档)(改编,中档)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等因素影响。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 以下实验: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 处 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右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IAA 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顶芽中的色氨酸 可转变为生长素 B顶芽合成的 IAA 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向下运输 C组侧芽 8h 长度与组相同,可推测 IAA 对侧芽生长没有作用 D组侧芽 32h 明显

6、小于组,可推测高浓度的 IAA 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5【答案】C 【解析】植物激素是植物的信号分子,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为生长素;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运输方向有 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组侧芽 8h 长度与 组相同,但与组比表现出抑制消除,IAA 对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组侧芽 32h 明显小于组, 是因为组为去顶之后涂上 IAA,因为涂抹的 IAA 可以向侧芽运输,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过高, 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 【考点】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4 6( 中档)中档)

7、下列有关雾霾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种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 B雾霾天气影响环境温度、光照时间、 pH 值等条件,从而破坏物种的生育与繁殖环境,导致种 群数量的减少甚至物种灭绝 C长时间、大面积、高污染的雾霾天气,易导致不同生态系统的趋同 D有些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雾霾物质而减弱雾霾影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6【答案】D 【解析】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 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物种 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雾霾

8、污染使生物多样性丧失,具体表现在: 雾霾污染因其持续性的特点,则更易造成生物体重金属元素的富集,铅镉汞等重金属即使在浓度很 低时也会对生物产生较强的遗传毒性,对生物 DNA 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并随着基因的世代传递 导致整个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引发种群规模的缩小乃至灭绝、当持续性雾霾天气严重影响到 区域环境下的温度、光照时间、 pH 值等条件时,也有可能破坏该时段的部分物种的生育与繁殖 环境,导致种群数量的减少甚至物种灭绝、雾霾污染会因其承载的高浓度特殊物质而改变区域生态 系统的结构, 从而诱发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变化。严重情况下,如长时间、大面积、高污染的雾霾 天气,甚至导致不同生态系统的趋同

9、,变成几乎没有生物的死亡地带。有些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雾 霾物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即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功能。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生物多样性 29(10 分)分)某科学家选取四种有代表意义的 3 年生竹种进行研究,以竹株外围的成熟叶为材料, 研究竹的早期光合作用(3 月中旬测定),试图找出找出栽培竹种(雷竹、高节竹)和野生竹种 (苦竹)之间、散生(一棵一棵分散生长)竹种(雷竹、高节竹、苦竹)和丛生(密聚生长)竹种 (孝顺竹)之间在若干光合特性上的差异,为竹类优良品种选育、丰产优质栽培提供必要的生理指 标和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如下表: 四种竹的叶片的叶比重、叶绿素含量、光合

10、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效率 5 雷竹高节竹孝顺竹苦竹备注 叶比重(mg/mm3)0.4000.5950.4070.512 叶绿素含量(mg/gfw)2.0962.050319.250.94 光合速率(umolCO2/m2s)2.031.9415.721.654 光通量(umol/m2s)1000100010001000 气孔导度(mmolCO2/ms)17.476.6861.0914.54 蒸腾效率(umolH2O/m2s)233.11193.291445.0098.4 重复 5 次,每 次取 10 片叶, 上午 1011 点, 温度 22,相 对湿度 30% (比叶重:是指单位叶面积的叶片重量

11、(干重或鲜重) ,不过通常用干重来表示。 )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取样测定时,竹子体内产生 ATP 的场所有。 (2)4 种竹的比叶重有一定差异,其中高节竹和苦竹较高,原因可能是 。 (3)丛生竹(孝顺竹)的比叶重有较小,但其叶绿素含量、早期光合效率、气孔导度和蒸腾效率 远高于散生竹,由此说明,比叶重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或无)必然联系。 (4)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与野生竹相比,栽培竹的叶绿素含量高,光合速率高,可作为笋用竹 B对于本实验的竹子来说,叶绿素含量越高,早期光合效率越大 C对于本实验的竹子来说,蒸腾效率越高,早期光合效率越大 D对于本实验的竹子来说,气孔导度

12、越高,早期光合效率越大 (5)丛生竹的光合速率远高于散生竹。请根据丛生竹和散生竹的特点及取材部位分析其原因可能 是 。 6 29【答案】(每空 2 分,共 10 分)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2 分) (2)高节竹和苦竹可能有较多的光合产生产物留驻在叶片中(2 分) (3)无(2 分) (4)C(2 分) (5)丛生竹的外围外围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质,不仅供自身生长所需,还要为照光和通风不良的内内 部部叶子提供有机物质,因此,其光合作用较强是合理的。(2 分) 【解析】(1)取样时间为上午 1011 点,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故产生 ATP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13、叶绿体;(2)比叶重是指单位叶面积的叶片重量(干重或鲜重) , 高节竹和苦竹的比叶重高,说明高节竹和苦竹可能有较多的光合产生产物留驻在叶片中没有运走;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比叶重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无必然联系;(4)表中高节竹气孔导度比苦 竹低,但其光合速率要高;(5)丛生竹的外围外围呈生产的有机物质,不仅供自身生长所需,还要为 照光和通风不良的内部内部叶子提供有机物质,因此,丛生竹的光合速率远高于散生竹是合理的。 【考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30 (10 分)分)果蝇是昆虫纲双翅目的一种小型蝇类,在制醋和有水果的地方常常都可以看到,体长 34mm。因为果蝇易饲养,繁殖快,10 多天就

14、繁殖一代,一只雌果蝇一生能产生几百个后代,所 以生物学家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红眼和白眼两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分别用 A、a 和 B、b 表示) 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一只灰身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灰身红眼雄果蝇 杂交。F1的表现型和数量如下表所示: 合计灰身红眼黑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白眼 F1雌果蝇1561203600 F1雄果蝇16058226119 请回答: 7 (1)控制灰身和黑身性状的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控制红眼和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 体,判断的理由。 (2)这对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 (3)果蝇的长翅(D)对残翅(d)显性,遗

15、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 温度为 25,将孵化后 47d 的长翅果蝇放在 3537的环境中处理 624h 后,得到了一些残翅 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现有一只残翅雄果蝇,请你设 计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案来确定它的基因型。 实验方案:。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a.若,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 dd; b.若后代均表现为长翅,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 c.若后代有的表现为长翅,有的表现为残翅,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 30 【答案】 (10 分,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加黑为得分点) (1)常 X F1雌果蝇表现为红眼,而雄果蝇红眼白眼11,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2 分)分) (2)AaXBXb和 AaXBY (3)该实验的方案:让该只残翅雄果蝇与多只正常发育的残翅雌果蝇残翅雄果蝇与多只正常发育的残翅雌果蝇交配,孵化的幼虫在正常正常 的温度环境的温度环境中培养,观察后代的表现(观察后代的表现(2 分)分) 后代均表现为残翅 DD Dd 【解析】(1)(2)亲本都是灰身,子代有灰身有黑身,可确定灰身对黑身为显性,且后代雌雄果 蝇的表现一样,与性别无关联,故控制灰身和黑身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都是红眼, 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