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郎溪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 有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796679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36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 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 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 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 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 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 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郎溪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 有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郎溪中学 2017 年仿真模拟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卷上。考生作答时,请将答 案答在答题卷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 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卷(阅读题 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2、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13 3 题。题。 中华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之心。流传至今的儒家“十三经”中有三部礼学经典,习称 “三礼” 。一部是仪礼 ,记述周代冠、婚、丧、祭诸礼的仪式;另一部是周礼 ,记载理想国 的官制体系;还有一部就是礼记 ,是孔门七十子后学阐发礼义的文集,凡四十九篇,虽以思想 隽永、说理宏通见长,但亦不乏细节描述。 礼记全书主要有语录、条记、议论等形式,内容贴 近生活,文字相对浅近。 今人读礼记 ,至少可以收获礼仪规范。礼在社会生活层面属于行为规范,因而具有鲜明的 可操作性的特点。 礼记记载了许多言谈举止方面的细节,尽管时代不同了,但其中不少内容依 然可以继承。例如礼

3、记提到礼仪场合中的仪容仪态时说, “足容重” ,步履要稳重;“手容恭” , 拱手要高而端正;“目容端” ,目光不可睇视;“口容止” ,嘴形静止不妄动;“声容静” ,不咳嗽、 打喷嚏 ,哕咳;“头容直” ,头部正直,不左右倾斜;“气容肃” ,不喘大气;“色容庄” ,神色庄 重。 礼记还提及各种礼仪禁忌,如“毋嗷应” ,不要用号呼之声回应对方的呼唤;“毋怠荒” , 体态要整肃,不可懈怠;“坐毋箕” ,坐着,不可将双腿向两侧张开;“暑毋褰裳” ,即使是暑天, 也不要将裳的下摆向上撩起。这些都是文明时代民众必备的知识。 如何得体地访客、与尊长相处,也是礼记多次谈到的内容。 礼记说:“将上堂,声必 扬。

4、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 ”拜访他人,即将上堂时,要抬高说话声,旨在使室 内的主人知道客人已到,而有所准备。如果房门口有两双鞋,房内的说话声清晰可闻,就可以进去; 如果说话声听不到,说明他们的谈论比较私密,此时不可贸然进入。 礼记还说“毋侧听” ,就是 不要耳朵贴墙偷听别人谈话,这样做很不道德,可见古人把尊重他人隐私作为做人的原则。 礼记还屡屡谈及在尊长身旁陪坐时的注意事项,如:“长者不及,毋傀言” ,长者还没有 谈及的话题,不要插嘴;“正尔容,听必恭” ,听长者说话,要端正容貌,虚心恭听;“毋剿说, 2 毋雷同” ,自己发言时,要表达主见,不要总是袭用别人的说法,处处与人雷同。

5、礼记还说,在 先生身旁陪坐, “先生问焉,终则对” ,先生有所询问,要等先生说完后再回话,抢答是失礼的行为。 “请业则起,请益则起” ,向先生请教学业,或者没听懂,希望先生再说一遍(请益) ,都要起身, 不能坐着,以示尊师重道。 礼记中有许多格言,立意深刻,堪称人生准则,是引领人们修身进德、勉为君子的指南, 而又朗朗上口,读之令人眼睛一亮,足以铭之左右,终身拳拳服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礼”是内涵最大的概念,相当于西方人所说的“文化” ,体系相当庞大, 许多人对此不能理解,如果你读过礼记 ,就不会再有疑虑。若逐篇细读,如网在纲,有条不紊, 有助于从源头上把握中国文化体系。 (节选自光明日报

6、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礼,是我国封建社会各个层面不可或缺的行为规范,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 是中华文化之心。 B “三礼” ,是“十三经”中重要的经典;而礼记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它并非一人创作, 而是孔门后学的集体创作。 C 礼记思想隽永,说理宏通,但并非抽象空洞的议论,其中亦不乏具体的细节描述。它是 “三礼”的核心。 D在中华传统文化中, “礼”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范畴,体系相当完备,涉及冠、婚、丧、祭、 官制等各个方面。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礼记对人们的手、足、目、口诸多方面的仪容仪态都有详细而严格的规定,

7、要求人们在 礼仪场合做到言行举止端庄文明。 B 礼记要求拜访客人要有礼貌,不能贸然进屋,不能偷听别人的谈话,要尊重他人的隐私, 这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 C 礼记鼓励人们发言要有主见,不要袭用别人的说法,观点不能与人雷同,要勇于独立思 考,敢于大胆创新。 D 礼记要求对尊长要谦恭尊重,听师长讲话要有耐心,不要随意插话,请教尊长问题要起 身,以示尊师重道。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虽然时代不同了,我们读礼记仍可学到一些社会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 范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B读礼记 ,不仅可学到许多堪为人生准则、让人受益终生的格言,还能学到许多为人处世 3

8、之道,以及待人接物应注意的事项。 C本文从中华礼仪之邦说起,以中国文化体系结住,中间几段环环相扣。全文逻辑严密,层 次清楚,极富论证艺术。 D “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内涵最大的概念;而逐篇细读礼记 ,则能使我们从源头 把握庞大中国文化体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46 6 题。题。 韩少功:好小说要“始于情感,终于人物” 中华读书报记者采访韩少功 舒晋瑜 韩少功被公认为思想型作家,因为他总能敏感地抓住社会动荡、变革的深层动因,并以文字的 形式,极端艺术化的手法诉诸作品。与 20 世纪 80 年代贴着“先

9、锋”标签的作家不同,韩少功算不 得先锋派作家,却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保持着先锋的姿态。 中华读书报:孤独中有无尽繁华和夜深人静 ,收入了一些旧作,但是阅读时,不论翻 到哪一页都能迅速吸引我看下去。我觉得这才是好小说。您对小说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小 说是好小说? 韩少功:文无定法,很难有个好小说的行业标准。不过有些基础标准绕不过,比如标准之一, 我归结为八个字:始于情感,终于人物。什么叫“始于情感”?就是对笔下的东西有感觉,有情感, 有某种冲动,不是搬个理念或者技巧来哗众。什么叫“终于人物”?就是要落实于人物,把人物写 得鲜活、结实、丰富,不能成为一些华丽的影子和流行的标签。没有这一条,玩结构

10、、堆情节、秀 文体,就都成了空中楼阁,画鬼容易画人难。 中华读书报:您是最重视文体探索的中国作家之一。是什么原因使您具有这样的探索精神? 韩少功:西方文学是他山之石,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特别是在上个世纪,中国第一流的作家 和学者几乎都在学外语,都在做翻译,因此 30 年代至 80 年代的翻译质量总体上最高,使中国文学 创作受益匪浅。但后来的情况有些变化。一是出版社热衷于抢档期,拼市场,粗制滥造者多。二是 外语教学的应试化和功利化。我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才子,词汇量不算小,语法点都精确,肯定能 考出高分,但一旦离开课本,对很多寻常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常常是一脸茫然。有一次我说到自己 的知青经历,说“

11、农村就是我的大学” ,一个学西班牙语的博士竟然拒绝翻译,似乎觉得这句话不 通。这样的人来做文学翻译,岂不可怕?我这里的意思是说,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眼 下很多外语人才的文化修养不够。当年梁实秋建议每一个中国作家都来翻译一本外国文学,支了一 招,但眼下实行起来太难。 4 中华读书报:在您的创作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人类文明、对人性的思考。无论是马桥 词典 山南水北或是日夜书这种思考,在不同的年代是否也有一些变化? 韩少功:当然会有变化。这种变化,既是社会变化在产生逼压,也是自己知识和感受的变化在 促成变焦。两种变化交错,差不多就是古人所说“文料”和“文意”之间的互动关系。比如爸爸 爸

12、加上语言哲学,才会有马桥词典 。 马桥词典加上中国的城镇化,才会有山南水北 。 正常的作家都在不断地做这种加法。写作就是吸收各种变化的过程,以便把感受积累做成一些“有 意味的形式” ,做出各种文字的形式感。 中华读书报:您曾两次与茅奖评选擦肩而过,对中国的文学评奖怎么看?会不会觉得遗憾? 韩少功:我没把获奖的作品读全,但相信大多数是实至名归,受奖无愧的。即便有的写得不够 好,但得到一些鼓励也不是坏事。在这个圈子里混,得有平常心。同行们都不容易,这是第一条。 不用太多时间,哪怕只有一、二十年,人们记忆中就没有奖不奖了,只会看作品好不好,这是第二 条。我也得过奖。得奖时多想想第二条,没获奖时多想想

13、第一条,这就比较好办。 中华读书报:如果请韩老师自我评价在文坛中的地位,您会将哪个点确定为自己的坐标?在中 国文坛中,您认为自己的作品有何独特的价值? 韩少功:文学生态需要多样性,大家各干各的事,不必要互相看齐。中国是一个世俗化传统很 强的社会,文学从来不缺烟火气,拿电视遥控器摁上一圈,你会发现一个个频道都充满着高分贝的 饮食男女和你争我斗,纸媒和网络上也差不多。这大概算不上什么错。但能不能更多关注精神的 “上半部” ,面对人和人性的一些难点,可能是我更有兴趣的工作。上要着天,要有哲学和美学的 远望;下要着地,有老百姓真情实感的和泥带水我最喜欢读的作品就是这种。至于写作,自己 常有力不从心之感

14、,谈不上什么“坐标” 。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韩少功在创作上反感那些饮食男女和你争我斗的内容,他敏感地抓住社会动荡、变革的深 层动因,并诉诸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B韩少功认为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学习西方文学,不只是要有西方的知识,更 要理解西方的文化,提高文化修养。 C韩少功的作品在不同时代是有变化的,是一个循环过程,如他的马桥词典是在爸爸 爸上产生的, 山南水北又是在马桥词典上产生的。 D韩少功虽然并没有贴着“先锋”标签,但他不断地努力,在进行文体、内容等方面的探索, 很长时间都保持着先锋姿态。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

15、两项是(4 分) A本文是一篇人物访谈,访谈问题的设置符合被采访的人作为知名作家的身份,针对性强, 围绕作品创作等展开设问,设问运用多种艺术手 法,技巧性较强。 5 B韩少功被公认为思想型作家,长于思考,善于探索,他认为西方文学给他很多启发,是因 为上个世纪中国第一流的作家和学者大都在学外语做翻译。 C韩少功从未停止对人类文明、对人性的思考,他认为本身感受和认知的变化,和古人所说 的“文料”和“文意”之间的互动关系相似。 D韩少功对获奖抱有一颗平常心,对两次与茅奖评选擦肩而过,并不在意,认为写的不够好 却获奖对自己来说是一种鼓励,时间长了,人们只会关心作品本身。 E韩少功非常低调,说写作常有力

16、不从心之感,但也有自己的兴趣,如关注精神的“上半部” , 关注哲学和美学的远望和老百姓平常的真情实感。 6韩少功认为,小说应该是“始于情感,终于人物” ,结合文本及现实谈一下你对这一看法的认识。 (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14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79 9 题。题。 捞月亮的母亲 石兵 捞月亮的人,是一位母亲。 在那个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里,我遇到了她和她时年六岁的儿子。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 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信马由缰,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座贫瘠的大山是我在天黑之 后来到的地方。在一处平整的山坡,我支起随身携带的帐篷,准备在野外过上一夜,就在似睡非睡 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我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