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村经济大变化的五年.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787027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农村经济大变化的五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农村经济大变化的五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农村经济大变化的五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农村经济大变化的五年.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农村经济大变化的五年.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农村经济大变化的五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农村经济大变化的五年.pdf(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农村经济大变化的五年 中共安徽省委农村政策研究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央为解决农业问题, 制订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 采取了 一系列拨乱反正的坚决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方针政策, 就是建立联产承包责任制。安 徽省和全国一样, 积极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农村经营形式, 调整生产关系。1978年 冬、1979年春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兴起时, 我省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只是出现在少数穷队、 穷社。经过一年的实践, 这些穷社穷队普遍增产, 有的粮油产量翻番, 不少队一年翻身, 甩 掉了长期生产靠贷款、 吃粮靠返销、 生活靠救济的帽子。 “双包” 到户责任制, 在恢复和发展 农业生产中, 显示

2、了强大生命力, 它冲破重重阻力, 由点到面, 不断发展。到1982年上半 年, 全省实行 “大包干” 责任制的生产队, 已占总队数的988。这种责任制, 使农民有了 生产自主权和分配自主权, 解决了吃大锅饭问题, 克服了劳动过分集中、 经营方式过于单 一的缺点。 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突破口, 是催化剂, 它诱发出各种活力, 有力地推动并继续推 动着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各方面的改革。农业发展方兴未艾。 19791982年安徽农村经济情况 一、 农业生产摆脱长期徘徊的困境, 实现持续、 全面增长 农 业总 产 值:1982年12462亿 元,1978年864亿 元, 增 长4424,

3、 每 年 递 增 96。 多种经营产值:1982年8334亿元, 比1981年净增2557亿元, 增长494。 多种经 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1年的478, 上升为6039。 由于多种经营的发展, 1982年全省农村人均收入净增50元以上。 粮食总产量:1982年3866亿斤, 比1978年的2965亿斤增产901亿斤, 增长 304, 每年递增69。 全省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1978年629斤;1979年629斤;1980年580斤;1981年 678斤;1982年700斤, 比1981年增加22斤。特别是淮北地区一季小麦就基本保证了全 年口粮, 改变了过去吃粗粮 (山芋干) 的

4、状况。农民将大部分山芋干卖给国家和留作饲料 粮。 1982年与1978年相比棉花、 油料等产量增长情况 品 种 1982年1978年1982年比1978年增长每年递增 ( ) 棉花 (万担) 3153522989371582 油料 (万担) 25096965145285(285倍)401 018 (续表) 品 种 1982年1978年1982年比1978年增长每年递增 ( ) 红黄麻 (万担) 35412477342993 烤烟 (万担) 2201198831227222 茶叶 (万担) 8573598743294 蚕茧 (万担) 1096597836164 水果 (亿斤) 248183355

5、79 大牲畜 (万头) 3645254343394 年末家禽 (万只) 71224616543115 年末生猪 (万头) 1031111655116 养兔 (万只) 470146222340 养蜂 (万箱) 1747695151259 肉类 (亿斤) 10989621650 禽蛋 (亿斤) 74652110 水产 (亿斤) 19310682162 1982年与1978年相比拖拉机、 农用汽车、 社队企业总收增长情况 类 别 1982年1978年1982年比1978年增长 每年递增 () 大中型拖拉机 (台) 181121563115936 小型拖拉机 (台) 14759085231732147

6、 农用汽车 (辆) 65742869130(13倍)231 社队企业总收入 (亿元) 1556901727147 农垦系统扭转了长期亏损的局面。1982年, 全系统总产值12800万元, 比1978年增 长56, 每年平均递增118。经营成果, 由1978年亏损1315万元, 变为1982年盈利 1227万元。平均每年上交国家税金520万元, 比1978年增长1倍多。 二、 低产后进地区农业面貌大变, 生产大幅度上升。 低产后进地区主要是淮北的五河、 泗县、 灵璧、 固镇, 江淮之间的定远、 凤阳、 嘉山, 江南的宣城、 郎溪、 广德等三大片十个县, 以及岳西、 金寨两个山区县, 合肥周围的长

7、丰、 肥东、 肥西, 阜阳地区的临泉、 阜南、 蒙城等 8个县的边缘地区。这些地方长期以来农业无积累, 生产靠贷款, 吃粮靠返销, 生活靠救 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这18个县除岳西、 金寨两个山区县发展缓慢, 临泉县1975年遭毁 灭性水灾以后又连年受灾, 至今尚未恢复元气外, 其余15个县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有些 县工农业总产值和粮食产量增长幅度已名列全省前茅。 118 15个县1982年比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情况 单位: 万元 县 名 1978年1982年1982年比1978年增长 ( ) 固 镇 9678222871303 泗 县 12010243511206 凤 阳 123

8、05263101138 郎 溪 4879102111093 定 远 148384308221077 蒙 城 1555229955926 肥 西 1967733213688 广 德 1078518021671 五 河 1433125843664 嘉 山 1272720932645 长 丰 1807728825595 阜 南 1544724345576 肥 东 2412537438552 灵 璧 1874326999441 宣 城 2054228782401 15个县1982年比1978年农业总产值增长情况 单位: 万元 县 名 1978年1982年1982年比1978年增长 ( ) 固 镇 75

9、34187661491 凤 阳 8389203341424 郎 溪 330372101183 定 远 11486250591182 泗 县 9311200061149 蒙 城 12452258021072 广 德 748813695829 肥 西 1519526626752 嘉 山 850014858748 218 (续表) 县 名 1978年1982年1982年比1978年增长 ( ) 五 河 1123818595655 肥 东 1807529101610 长 丰 1559124954601 阜 南 1344921223578 宣 城 1219918327502 灵 璧 1600423201

10、450 15个县1982年比1978年粮食产量增长情况 单位: 万斤 县 名 1978年1982年1982年比1978年增长 ( ) 定 远 30724819241666 固 镇 23754617791601 凤 阳 29540714911420 五 河 28114667661375 嘉 山 25504517691030 广 德 17641355171013 泗 县 3559765879861 郎 溪 1537827895814 蒙 城 4855585088752 长 丰 4937183587693 肥 西 6639799378497 灵 璧 5255577456474 肥 东 6014085

11、991430 宣 城 4970066250333 阜 南 4739453988139 三、 农产品的商品率逐年提高, 人均贡献逐年增加。以粮食为例, 全省1979年至1982 年共收购3528亿斤, 每年平均882亿斤, 尤其是1982年收购量达到1089亿斤, 比 1978年6112亿斤增加4778亿斤, 增长782。 提供一亿斤以上商品粮的县由1978年 的28个增加到47个, 交售粮食9465亿斤, 占全省收购量的8688。其中收购量超过 二亿斤的有17个县, 超过三亿斤以上的有天长、 霍邱、 寿县、 六安、 怀远、 肥西、 庐江等7个 318 县。1966年至1978年的12年, 我省

12、粮食商品率都徘徊在20左右,1979年提高到25, 1981年提高到258,1982年达到282。 每个农业人口对国家贡献粮食: 按全省农业人口计算,1978年130斤,1982年247 斤, 比1978年增加117斤。 天长县是全省人均贡献最多的县,1982年达816斤。 由于政策 落实, 粮食生产向专业化、 商品化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82年全省重点产粮户向国家交 售粮食在5000斤至10000斤的有182万户, 交售粮食108亿斤, 售粮万斤以上的有 145万户, 最高的户达46万斤, 售粮19亿斤。 上调中央的粮食任务年年超额完成,1979年至1982年共计上调3733亿斤, 超调

13、833亿斤。同期还向外省议调、 议销216亿斤。 四、 社员收入逐年增加, 生活不断改善。首先从社员的收入增长来看, 情况如下: 年 份人均分配收入水平 ( 元)比上年增加 (元) 1977600 197865555 197970546 198076057 19811226466 19821577351 1982年与1978年相比, 人均分配收入增加922元, 增长14倍, 打破了农业合作化 以来社员人均分配收入长期徘徊在60元左右的落后局面。 社员生活水平: 据万户调查统计,1982年人均分配200元以上的农户, 已占总户数的 74, 其中人均超过400元的占75。农村实际生活水平, 即维持

14、一个人的基本生活费 用, 约需2073元, 包括粮食消费884元 (合625斤) , 食油92元 (合81斤) , 肉鱼禽蛋 231元, 食糖23元, 布174元, 燃料16元, 烟酒163元, 新建住房开支337元 (食用的 蔬菜未计入生活费用) 。依据这个标准, 我省社员人均分配收入加上家庭副业收入达到和 超过上述水平线的占7092, 低于上述水平线的占2901, 其中人均分配只有120元 左右的困难户占78。即使是困难户, 实际收入也比过去成倍增加, 达到或超过了过去 比较富裕地区社员的分配收入 (1978年以前, 人均分配收入最高的当涂县只有140多 元) 。以购置耐用消费品为例, 据

15、万户调查,1982年每百户买自行车174辆, 缝纫机116 架, 收音机30台, 手表28只, 大型家具1266件。此外, 每160户买电视机一台。 1983年农村经济情况 1983年, 安徽省气候异常, 自然灾害严重。冬季雨雪稀少, 越冬作物受旱1500万亩; 初春低温天气频繁, 小麦受冻1800万亩, 其中二、 三级冻害500万亩。 清明以后, 淮河以南 阴雨连绵, 气温偏低, 农作物正常生长普遍受到影响 (群众叫 “哑吧灾” ) 。梅雨季节连降大 418 暴雨, 沿江、 江南和沿淮遭受仅次于1954年的洪水灾害, 局部地区超过1954年。 全省受灾 面积达1980万亩, 受灾人口达1567万人, 倒塌房屋120万间, 有11个县城被淹。 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 全省各级干部和广大军民万众一心, 全力以赴, 奋起抗洪抢险, 确保了长江淮河大堤, 确保了铁路、 城市、 水库和大圩的安全, 积极排洪抢种抢收, 开展生 产自救, 大大减轻了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在大灾之年, 全省农村仍是一派生气勃勃的喜人 景象, 已经开创的农业新局面继续向前发展。 第一、 主要农产品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 农业总产值继续增加, 社队企业又有新的发 展。全省粮食总产量达3943亿斤, 比1982年增产77亿斤, 增长2; 棉花产量达 37966万担, 比1982年增产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