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87833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金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金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纳米颗粒的盐酸羟胺种子合成法摘要:本文描述了粒径在 30nm到 100nm的金纳米颗粒合成方法。通过种子生长法盐酸羟胺作为还原剂合成不同大小的金纳米颗粒。其大小由种子和氯金酸的浓度决定。此方法合成的金纳米颗粒单分散性优于柠檬酸钠作还原剂的一步合成法。重要的是,表面被修饰过的金纳米颗粒也可通过上述方法长大。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在关注金纳米颗粒的特殊的物理性质。在颗粒组装和膜的形成方面,单分散的金纳米颗粒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厚度为 45-60nm的金膜表现出角度相关的等离子体共振。柠檬酸钠合成的 10-20nm金纳米颗粒单分散性很好。但是此方法合成的更大的金纳米颗粒(粒径在 40nm到 120nm

2、)单分散性变差,其颗粒浓度小,而且颗粒的真实粒径与预测的粒径相差比较大。我们所提供的方法是通过种子生长发盐酸羟胺还原氯金酸合成金纳米颗粒。在热力学上,盐酸羟胺是能够还原氯金酸为金单质,金纳米颗粒表面可以加速这个反应的发生。这样,实现了成核和生长两个阶段分离,如图 1。此方法的优势在于: 此方法合成的金纳米颗粒单分散性优于 Frens的柠檬酸钠合成法合成的; 能很好的预测金纳米颗粒的粒径; 能很好的应用到表面修饰的金纳米颗粒。图 1 金纳米颗粒的生长过程紫外吸收光谱可以很好监测金纳米颗粒合成的整个过程。图 2表明加入17nM,12nm 的种子后,盐酸羟胺与氯金酸反应的过程。上面的吸收光谱是以10

3、s的间隔记录的,金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共振峰的强度增长很明显。这些改变可能是颗粒增长或者新的金纳米颗粒的形成引起的。下面的吸收光谱是氯金酸和盐酸羟胺混合物 30min前后的紫外吸收光谱。没有出现金纳米颗粒的紫外吸收峰,说明没有新的金纳米颗粒核生成。因此,在 520nm金纳米颗粒的吸收峰增强是由于金纳米颗粒的长大。小的吸收峰是棒状金纳米颗粒形成造成的。在大约 2min后,金纳米颗粒的吸收峰强度达到最大值。再加入一定量的氯金酸后,30s 的间隔记录表明颗粒继续增长。电镜表明氯金酸被还原成金单质,粒径与预测的粒径相差不大。图 2 0.050ml17nM12nm的金纳米颗粒加入 2.40ml0.01%的

4、氯金酸和 0.100ml40mM盐酸羟胺混合物后的紫外吸收光谱表 1 两种方法合成的金纳米颗粒参数对比表 1比较了盐酸羟胺种子生长法和柠檬酸钠一步生长法得到的金纳米颗粒的各项参数。随着颗粒的增大,金纳米颗粒的紫外吸收峰发生红移,这与理论一致。Frens 的方法合成的金纳米颗粒有一个相当宽的颗粒分布,半分宽和轴径比的变大也能表明这一点。表面修饰过的金纳米颗粒也能用上述方法长大。图 2是 12nm的三甲氧基甲硅烷修饰过的金纳米颗粒种子通过盐酸羟胺还原氯金酸长大后的原子力显微镜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在 x-y方向上金纳米颗粒被拉伸变大,但是其高度是准确的。粒径大约为 50nm的金颗粒彼此是分开的。用表面修饰过的金纳米颗粒作种子合成的 50nm金颗粒的原子力显微镜图结论:通过种子生长法盐酸羟胺作为还原剂可以合成比较大的金纳米颗粒。合成的金纳米颗粒的单分散性明显优于 Frens的柠檬酸钠法合成的。表面被修饰过的金纳米颗粒也可通过上述方法长大,这个工作的详细研究会在以后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