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高考压轴卷 历史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755368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6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上海高考压轴卷  历史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6上海高考压轴卷  历史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6上海高考压轴卷  历史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6上海高考压轴卷  历史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6上海高考压轴卷  历史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上海高考压轴卷 历史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上海高考压轴卷 历史 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62016 上海高考压轴卷上海高考压轴卷 历历 史史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20120 分钟分钟 试卷满分:试卷满分:150150 分)分)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 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7575 分)分) 以以下下每每小

2、小题题2 2 分分,共共6 60 0 分分。每每题题只只有有一一个个正正确确选选项项。 1.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 育。”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2全球通史说:“自由探究的精神,_政体的理论和实践,多种形式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对 个人责任心的强调所有这些构成了希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这里的空格处应是 A寡头 B君主 C共和 D民主 3古代两河流域居民通过观察牲羊内脏占卜,通称为脏卜。脏卜内

3、容包罗万象,数量众多,仅古巴比伦时 期的出土占卜文献中就有 88%属于脏卜卜辞。其中对“脏卜卜辞”史料价值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A卜辞都是由象形文字书写而留存后世 B从中可透视古代两河流域的人神关系 C可佐证古代两河流域法律神授的史料 D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社会的第一手史料 4.“在十字军东征(1096-1291)之后的几个世纪时间里,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一个缓慢而 逐渐的过程。”(选自房龙人类的故事)。从封建城堡向城市转移的“权力”是 A.军事权与司法权 B.言论自由和法律平等权 C.司法权和行政权 D.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 5.下列两段文字,见于何书? 2 (甲)忽报孔明遣人送书至,周瑜

4、览毕,长叹一声,昏绝,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 何生亮? ” 连叫数声而亡。 (乙)周瑜还江陵, 为行装, 而道于巴陵病逝, 时年三十六, 权素服举哀, 感动左右。 A甲、乙皆见于三国演义 B.甲见于三国演义,乙见于三国志 C. 甲、乙皆见于三国志 D.甲见于三国志,乙见于三国演义 6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 14 件,其中铁制工具 13 件(计铁斧 4 件,铁锤 2 件,六 角形铁锄 2 件,缨 1 件,铁钻 3 件,铁耙 1 件),另一件是木槌。这说明当时: A青铜时代已经结束 B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C牛耕得到较快推广 D铁器的使用更加普遍 7这是一幅 14 世纪欧

5、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当时欧洲人产 生这种想象的客观原因是 A基于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恐惧 B对于东方异教徒的想象与揣测 C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D世界各地尚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8、康熙晚年曾有“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的感悟,从中可以折射出 A中西方文化分歧巨大 B中西方差距开始拉大 C恐惧并戒备西方国家 D中国的国力急速衰退 9.下列一组王朝迁都图,原都城之自然条件恶劣,保守势力强大,不易推行改革。为了学习先进文化而进行 迁都的是 10下表为清朝军机处一天的办事程序。据此,不能得出: 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军机处 见面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圣谕

6、旨交皇帝御览 3 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交法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A军机大臣负责日常政务 B办事程序较为严密 C军机大臣奉旨笔录与传达 D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 11、“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其来也,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 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明矣”。这里的“我朝”应指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2王安石描写北宋对外贸易盛况的诗句“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明朝规定市舶司“掌海外 诸番朝贡市易”。对此,明人王圻说:“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自宋至明,市舶司职责的变化是 A从促进“内陆边贸”的互市榷场变为促进“厚

7、往薄来”的官方机构 B从获取“市舶之利”的关税机构变为达到“四夷宾服”的监督机构 C从收取“互市关税”的民间会所变为实施“海禁政策”的地方衙门 D从维护“海上丝路”的地方衙门变为落实“闭关政策”的沿海关卡 13. “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 ”这实际上是说 A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 B政府拥有国家最终政务决策权 C皇权要接受政府制约 D政府是政权核心并受皇权监督 14.“如果抗战爆发的 1937 年日本侵略军面对的仍然是那个南北对峙、四分五裂的中国,上海、华北、东北 与华东的统治者,仍然是张宗昌、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等彼此争斗、战斗

8、力不强、组织涣散的二流军阀, 中国将会是什么一种局势。”材料中所涉及“南北对峙、四分五裂”的局面是以下哪一项历史事件结束的 A. 二次革命 B. 护国运动 C. 北伐运动 D. 西安事变 15学者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 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 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与“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议会制 B. 君主制和共和制 C. 立宪制和共和制 D. 共和制和议会制 16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右图中属于 19 世纪 90 年代被

9、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A B C D 4 17伏尔泰评论某国政治时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 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这里反映伏尔泰 A不反对君主制度 B支持共和制度 C不支持暴力革命 D反对教会权威 18. 美国的工业革命最初主要依靠英国的技术和设备,但很快有了自己的创新。美国的技术创新的不包括 A怀特尼的轧棉机 B富尔顿的汽船 C史蒂芬逊的蒸汽汽船 D流水线式的标准化生产 19.美国前总统布什在一次演讲时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 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

10、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用民主的方式把他们 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最早用民主的方式把统治者的权力关在笼子里的是 A、民法大全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1787 年宪法 20歌谣“USA 再加上一个 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 USA 变成 USSA。”在美国流行于 A20 世纪 10 年代 B20 世纪 20 年代 C20 世纪 30 年代 D20 世纪 60 年代 21“让地应以一处为断,赔费应以万万为断”,清廷要求李鸿章以此为底线开展的外交活动是,商订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2“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

11、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据此则凡京津之稗 贩,均可用为教授矣。”对此感到忧虑的是 A胡适 B陈独秀 C鲁迅 D梁漱溟 23.剑桥中国晚清史叙述道:“1861 年以后,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 中国也像 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儒家的天 下已经演变成国家。”最能佐证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A.清政府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 B.清政府翻译并出版万国公法 C.主动撤销对越南等的藩属制度 D.涉外公文改“夷务”为“洋务” 24. 面对工业化,该拍手称快还是视为洪水猛兽?该流连于过去还是寄望未来?这些问题在世界各地引起无 数辩论

12、与纷争。其中最激烈的当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德意志统一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 本明治维新 5 25.历史事件的发生存因果关系,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地中海世界崛起 B蒙古西征东罗马帝国灭亡 C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发生 D工业革命德意志宗教改革 26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 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27某中学在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时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

13、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 “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 上日历的日期是 4 月 23 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A民国三十六年 B民国三十七年 C民国三十八年 D民国三十九年 28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 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这里“”和“另一场战争”分别是 A1918、“一战” B1919、“一战” C1945、“二战” D1945、“冷战” 2920 世纪 50 年代,第三世界是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崛起的标志是 A不结盟运动的兴

14、起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七十七国集团建立 D亚非会议的召开 30阅读下列1969-1978 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中国这一时期外交 状况的结论是 年份 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 国家数 495469878895103107110112 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外交战线未受文革干扰 中美关系逐步缓和 中美正式建交 A B C D 以下每小题以下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1515 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 0 0、1 1、1 1、3 3 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分。选出

15、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治学的门径与取法一文中说:“史学家治史重在恰如其分地解读史料,适得其所地呈现史事,从各种 6 层面角度显现前人本意和史事本相以及相互联系,并且表明依据什么说是如此这般,所用论据是否经过前后 左右、上下内外的反复验证。”这说明治史 A.重在揭示历史的规律 B.应经过反复验证 C.贵在还原历史的真相 D.应充分解读史料 32.明太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行后妃宫人都从良家选取的后妃制度。规定“后妃虽母仪天下, 然不可使预政事。观历代宫闱,政由内出,鲜有不为祸乱者也。”“天子亲王后妃宫嫔等,必慎选良家子而 聘焉,戒勿受大臣所进,恐其夤奸,不利于国也”。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专制皇权 B. 后宫不得干政 C.实行仁政怀柔天下 D. 防止外戚后宫勾结 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