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3-军民融合式供应链利润分配问题研究

上传人:o** 文档编号:88753853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413-军民融合式供应链利润分配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413-军民融合式供应链利润分配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413-军民融合式供应链利润分配问题研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题目: 系 名 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摘 要本文通过对世界范围内主要国家军民融合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不同国家不同发展模式对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借鉴和启示。结合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现状及趋势,运用博弈论等分析工具,对军民融合供应链收益分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和举措,希望对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关键词:军民融合;供应链;博弈论;收益分配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

2、on in major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 mod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n 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n China, this

3、paper studies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supply chain using game theory and other analytical tools,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measures and measures, hoping to have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n China.Key words:Civilian-Militar

4、y Integration; Supply Chain; Game Theory; Income Distribution目 录摘 要2ABSTRACT3第一章 绪论31.1研究背景31.2问题的提出41.3研究的目的及意义61.3.1研究目的61.3.2研究意义61.4研究主要内容81.4.1相关理论81.4.2研究主要过程81.5研究方法81.6创新点91.7论文的结构框架9第二章 文献回顾92.1主要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概况102.1.1 主要国家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四种模式102.1.2 主要国家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经验启示112.2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概述122.2.1 军民融合的初级阶段军转

5、民122.2.2 军民融合的高级阶段军民一体化13第三章 相关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133.1军民融合133.2供应链集成143.3博弈论15第四章 军民融合供应链发展模型建立基础15第五章 军民融合供应链各方博弈分析17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186.1全文总结186.2研究展望19参考文献20致 谢222天津大学仁爱学院2019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大国关系的调整,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成为世界舞台上非常突出和普遍的现象。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程度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国家工业体系中具有一定的战略地位,影响着国家经济和科技工业的双重发展。国防科技工业

6、的发展对实现国防现代化,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防科技工业是国防建设的重要领域,也是国防与经济建设的双重动力源,能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供给物质和技术等资源。经济建设也能够为国防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因此,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具有密切的联系。 国防现代化建设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防现代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世界各国在追求科技、经济强国的同时,逐渐将认识到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一部分,在国家工业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发展水平影响着国家的军事安全。发展国防科技工业,能够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技

7、术保障,有助于巩固国防、实现国防现代化建设。 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国防科技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上,世界各国将发展国防科技工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的重要途径。国防科技工业具有领先的技术水平,可以通过发展相关产业,带动就业,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另外,国防支出作为一种扩大内需的举措,会刺激需求,产生较大的乘数效应,对国民经济也会带来一定的溢出作用。因此,大力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是当今世界格局下发展国防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必然选择,对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积极实践军民融合战略,为国防科

8、技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报告概括了军民融合的内涵和发展思路,为实现我国军民融合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反映出军民融合战略对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制度的改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国防建设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在维护国家安全形势的基础上,如何

9、更好地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我国经过多年来对军民融合发展思路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带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是一项重要的成果。而近年来,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虽取得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导致融合的深度不够,制约了该体系的深入发展。因此,本文结合我国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为最终目的,从多角度、多领域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径,深入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1.2问题的提出尽管经过多年的历史实践,我国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军民融合程度不够深入,领域不够全面,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等

10、角度。孙延东分析了我国军民融合的主要成就,从我国军民分离的现状出发,认为我国军民融合过程中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政策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运行机制不协调。任胜君将我国军民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为顶层设计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转化渠道不畅通和国际竞争力不强四个方面。具体来说,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军工领域的行业垄断 国防工业具有公共产品特性,是一个特殊的战略性行业,存在着一定的封闭垄断现象。近年来,随着民营企业技术实力的提升,已经逐步实现了军品生产的技术基础。然而部分军工企业仍然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驱动下,抵制民营企业的进入,形成了一定的封闭形势。 由于军工企业的垄断行为,国防科技工业

11、自成体系,使得民营企业在进入军品生产的过程中,遇到较大的阻碍,有碍于产业升级以及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创新。然而,苗建军、张玮等对国防工业的垄断做了合理性分析,认为其属于自然垄断,是由于国防工业的保密性等原因而产生的。因此,在军民融合这种大背景下,打破国防工业的垄断格局,是在保护国家机密,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对这种自然垄断有一定的保护政策。 (2)政府的主导作用弱化 十二五规划提出将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突出强调了政府部门在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国防工业作为重要战略性产业,受政府部门的资金和政策扶持。推动军民融合战略的落实,需要政府部门履行职责,为民营企业进

12、入国防工业市场起到引导作用。目前,我国政府在军民融合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政府和军民两大主体之间不能有效对接,相关改革措施不能有序地进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可以提高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政府应发挥其职能作用,推进军民融合体系的形成。关于政府部门的作用弱化,郭永辉指出,政府部门缺乏对军民融合的整体协调,这对相关政策的出台和配套措施的实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马明认为政府的职能作用体现在四个领域,各级政府应积极主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开拓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体系、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以及国防动员体系的军民融合程度。黄薇结合相关法律的规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等

13、角度,强调了政府在军民融合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孟祥泰认为政府在军民融合过程中具有资金杠杆作用,能够吸引社会资本更多地参与到军工领域中。(3) 缺乏公平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面向全社会各类主体实施许可管理,为营造规范有序、适度竞争的军品市场环境提供了公平的制度保障,完善了市场准入制度。目前,我国在军民融合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具体来说,在税收、投资等方面,缺乏公平、公正的环境,阻碍了军民两大主体的有机结合。首先,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缺少专门的基本法律,保障军民融合战略的开展。其次,税收政策不平等。我国实

14、行“双轨制”的税收政策,对军工和民营企业采取不同的军品税收减免政策,加重了民营企业参与军品市场的负担,有碍于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的形成。 推动军民融合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我们着眼于国防工业的特点,考虑军民两大主体的自身条件,要破除障碍制约,营造良好政策环境。要坚持问题导向,在资源开放共享、信息互通、成果转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破除制约融合发展的障碍,在准入、投资、采购、税收等方面,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维护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4) 竞争性采购力度不够 配套的装备采购制度是实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制度保证。当前,装备采购制度不够完善完善、推行竞争性采购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组

15、织体系不健全。现有装备采购机构(部门)的职能划分不够科学,未形成决策、执行、监督、审计相对分开、有效制衡的体系构架。 二是缺乏专门的采购机构和专业化队伍。尚未建立装备采购、招标、评价、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专业化机构,相关的专业化人才缺乏。 三是以竞争为核心的采购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近年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竞争性采购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采购比例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仍然偏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装备采购工作,缺少市场手段的运用,对军民融合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四是信息发布制度尚未建立。由于缺乏信息发布平台和信息发布制度,加之过分强调安全保密,部分单位对信息发布过于谨慎,导致军民之间信息交流不畅现象严重,不利于军方推行公平竞争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民用资源。此外,对民营企业而言,由于没有相关的渠道对军事领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尤其是科研生产的需求和标准不明确,导致装备管理、使用部门和军工科研生产单位也失去了充分了解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