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猪场仔猪黄痢病的防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88753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约化猪场仔猪黄痢病的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集约化猪场仔猪黄痢病的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集约化猪场仔猪黄痢病的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约化猪场仔猪黄痢病的防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约化猪场仔猪黄痢病的防治 仔猪黄痢是出生后几小时到 1 周龄仔揞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以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以及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又名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本病是引起新生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病原特征引起仔猪黄痢的大肠杆菌血清型常见的有87、60;138;139;141;149;157;125;147;88生肠毒素,大部分菌株能在含绵羊红细胞的鲜血琼脂上形成 、病在全国各地的猪场都有发生,但疾病严重程度各不相同。是集约化猪场的主要肠道疾病之一。新发病的猪场,发病率往往与胎次无关。但在多年发病猪场,该病主要发生于头胎仔猪,也有部分母猪连续数胎仔猪都发生本病,但一般

2、情况下接连二三窝仔猪发病以后,以下各窝可能逐渐停止。母猪年龄愈大,其仔猪的发病率愈低。发病季节多集中于产仔旺季。本病发生后1 周以内的仔猪,以 13 日龄最为常见,随日龄增大而渐减,至 7 日龄以上很少发生。同窝仔猪中发病率高,常在 90%以上,病死率高。同窝间发病率差异很大。伏期短的在生后 12 小时内发病,一般为 13 日。仔猪出生时体况正常,12 小时后,一窝仔猪中突然有 12 头表现全身衰弱,很快死亡,其它仔猪相继发生腹泻,粪便呈黄色酱状,含有凝乳块,迅速消瘦,脱水,昏迷而死。死猪皮肤干燥,严重脱水。肠系膜高度充血扩张,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大。胃显著膨胀,充满酸臭的凝乳块。胃壁粘膜水肿,

3、表现有多量粘液覆盖,胃底腺及粘膜潮红,部分病例有出血斑。小肠中十二指肠膨胀,肠壁变薄,粘膜和浆膜充血、水肿,肠腔内充满腥臭的黄色内容物,空肠和回肠的粘膜病变程度稍轻,但发酵积气显著。大肠变化轻微。组织学变化为胃和小肠的急性卡他性炎。胃粘膜上皮脱落,固有层水肿、充血,固有层细胞以变质性变化为主,炎性细胞反应不明显。胃腺破坏严重,或仅残留一些腺上皮细胞;或虽保留腺管结构,但腺上皮细胞已从基底膜上脱落,或腺管上皮发生空泡变性和液化坏死,整个腺管变成一段网状的纤维素样结构物。小肠粘膜上皮完全脱落,绒毛袒露,固有层明显水肿、充血,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绒毛中的淋巴管扩张,粘膜层肠腺萎缩,数量锐减,结构彻底

4、破坏,仅留下一细胞团块或空泡状结构物,严重者肠上皮完全破坏消失,肠壁变得极薄,呈现萎缩性肠炎,有些病例肠腺液化坏死,变成网状的纤维素样结构物。粘膜下层与固有层常融合,之间无明显分界。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分离病原,并作血清型鉴定。若分离株具有粘着素 K 抗原和能产生肠毒素,即可确诊。三、善母猪的饲料质量和搭配,产房保持清洁干燥,注意消毒,接产时用 锰酸钾液擦试乳头和乳房,使新生猪尽早吃上初乳。应用疫苗接种母猪,是预防新生仔猪大肠杆菌腹泻的最佳选择。国内已研制了价基因工程菌苗,程菌苗,新生猪腹泻大肠杆菌99 双价基因工程菌苗,仔猪大肠杆菌腹泻 99、987P 三价灭活菌苗,还有一些进口菌苗,可供选用。康(1100 或特灭杀(1200)每天 2 次带猪喷雾消毒;卫康(1200)对猪场食槽、料槽进行消毒;下药物组合任选一种肌肉注射:A、泰诺康B、速刹先C、泻痢净);持水盐电解质平衡;菌消清);料中加入促胃健+乳酶生或益生素。对新生仔猪吃初乳前喂服微生态生物制剂如非致病性大肠杆菌 菌生、调痢生、乳康生等,也有预防效果。但应注意,不能与抗生素同时使用。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