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课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752940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微课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利用微课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利用微课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利用微课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利用微课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微课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微课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微课提升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研究 课题基本信息 申报年度: 2016 课题名称: 利用微课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研究 申报级别: 省级 课题类型: 学与教理论和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 张达枚 负责人所在单 位: 桃江县展现中学 申请日期: 2016-06-09 预计完成时间: 2018-08-31 预期最终成果: 研究报告,专题学习网站,论文,课件,课例,其他 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十一五”规划以来承担的研究课题 序 号 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批准时间批 准 单 位完成情况 2 利用信息技术矫正农村中学学生不良行为的 研究 市级市级达州市教育局 已经结题 3学科技术研究国家级国家级 中国教育技术

2、 协会 待结题 4 英语阅读教学学生与文本对话,自主阅读有 效策略研究 省级省级浙江省教育厅研究中 主要预期研究成果 序 号 完成年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作者 22016-06-14课件阿斯顿、金克拉 32017-06-10课例大风歌、颗粒剂 42018-06-30论文阿萨德、而他 52018-06-09利用微课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研究报研究报告得人、婉儿 告 62018-06-08其他大风歌、大腹贾 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的提出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 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由 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 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 是进行科 学研究的基础; 物理学

3、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 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 经历基本的科学 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 。 尤其在强调探究式教学、发现式教学、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新课程改革环境 下,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更加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近年来,中考物理 试题对实验的考查,得分率总不高,实验教学始终是物理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设备陈旧,难以胜任教学需求。不少中学的教学实验设 备使用时间长,已

4、不适应现有的实验要求,或仪器老旧,常常导致学生兴冲冲进 入实验室,却因无法操作或测不出数据扫兴而归。久而久之,学生对实验课兴趣 索然,形成了玩和应付的心理。 (二)缺乏高素质的实验员队伍,管理维护受到制约。在一些中 学,理化生三学科的实验员队伍里,找不到一位具备专业学历要求的人员,几乎 都由一般职员或从教学一线退下的其它学科教师担任。 在实验准备及对年轻教师 的实验指导、仪器维护等方面存在严重缺失。 (三)教师实验教学方法老套,难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1、实验教学方式老套。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讲授式教学养成了教 师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习惯性地先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所用仪器、注意 事项等,学

5、生根据所讲的步骤被动地重复实验,获取数据,验证规律、定理、公 式,缺失了认知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2、 实验教学过程给学生太多限制, 束缚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担心仪器损坏、担心局面不好控制,或由于教师本身素质能力的原因,于是要求 学生机械式地依照教科书进行“照方抓药”,不引导或少引导独立思考,更谈不 上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探究。充其量就是强调学生“做”实验,而不强调学生“学 会”做实验。 3、“讲实验”代替“做实验”。笔者近几年参与初中物理实验操作 考试,发现一些实验设备还算完善的中学学生实验的完成率竟达不到 1/3,而一 部分实验设施不完善的乡镇中学则基本上一个学生实验都不做。 “做实验不如讲

6、 实验”, “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想法在不少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认为 实验教学采用讲授法,并不影响考试成绩,甚至更节省时间,又便于突出和促进 学生把握有关实验知识要点,继而提高所谓的教学效率。 在这样的环境下,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确立了利用微课提升农村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研究的课题,利用“微课”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 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的特点,使广大教师和 学生在这种真实的、 具体的、 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实现 “隐性知识” 、 “默 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 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7、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二、关键词界定 1、“微课”:“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 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 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 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 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 素材课件、 教学反思、 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 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 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 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 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2、农村初中

8、:本课题指以开江县永兴中学为样本的西部广大农村学校, 体现出来的是教学硬件资源有限, 师资力量不足, 与城市学校有较大差异的农村 中学。 三、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创新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探索利用“微课”提升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途径 并力求在以下几方面能取得一定的成果: 1、以此课题的研究促进我校教师物理 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使课堂生动,有趣。2、以此课题的研究提升我校物理教 学的效果。3、以此课题的研究促进我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灵活运用。4、以此 课题的研究促进我校教师科研兴趣和能力的提升, 致力于我校教师的团结协作精 神的培养。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们

9、拟从三个方面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学校微课程开发与应用。 1、研究微课程内容的来源,微课程的内容,来源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 过程中采取的小策略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惑的知识点, 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好教 师关注身边的教育教学小问题, 更重要的是收集好、 整理好, 尤其是其中意义大 感动深现象广的材料,编辑好,形成微课程的脚本。 2、研究微课程开发,教师通过对适合微课教学知识的收集整理,开发相 关的微课内容,教师经历资料收集、撰写脚本、制作视频的全过程,在微课程开 发过程中,老师们既分工又协作,促进了教师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3、研究微课程的应用,研究“微课”应用的对象和应用的平台并构建微 课程资源库

10、。 (三)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构建、完善微课程的开发模式。 2、构建使用“微课”的课堂新模式,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发展革新。 3、探寻微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体验。 4、建立使用“微课”的效果评价体系。 5、建设我校“微课”资源库。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思路:“微课”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 新范式,通过制作“微课”和使用“微课”教学,教师们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 纳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2、方法:首先,观察法、比较研究法、行为研究法。对教师及学生参 与课题实验的行为过程进行跟踪、观察、调查、分析。其要旨是反思。其次,逻 辑归纳法。

11、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探究该课题的一般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 再次 文献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集有关资料,如事例 数据、图表、照片等。最后在实施效果上利用调查法。形式有现场查看、翻阅资 料、走访座谈、观摩教学、发放问卷、采集数据等。 五、研究措施及步骤 以课题组牵头,鼓励教师基于自己已有的实践经验,尝试进行“微课”相 关理论学习; 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可以利用 “微课” 解决的问题和知识点; 学习 “微 课”的开发与应用技术;对研究成果进行课程化开发将成果进行“课程化” 开发和“可视化”开发,变成微课程。本课题研究时间为 2014 年 6 月2018 年 6 月,分为三个阶段:

12、 (一)准备阶段(2014 年 6 月2014 年 9 月):主要是课题研 究领导小组的组成、课题调研、选题确定,对主题进行可行性分析、课题申报 进行开题报告,课题组人员动员培训,分解课题,并设计实验方案。主要进行实 验研究的方案设计、对方案进行研讨,反复修改、定稿。 (二)研究阶段(2014 年 10 月2017 年 6 月):课题组依据 实验方案全面落实各项试验任务, 收集有关实验材料与数据, 进行实验阶段性检 测; 积累资料, 分析实验情况, 撰写出高质量的经验总结论文, 制作课件和课例 并形成微课程, 写出阶段实验总结报告和中期试验报告与研究论文, 进行中期评 估、研讨、交流、创设课题

13、研究网页;在前阶段研究成果基础上,修改、补充、 完善后续研究内容,使研究向深层次发展。 (三)结题阶段(2017 年 7 月2018 年 6 月):撰写结题报告 制作演示报告,撰写教学论文或论著、上报课题研究成果;撰写实验总结报告、 实验工作报告;编辑研究成果汇编;完善课题学习网站建设。听取专家指导 建议,形成总结性材料,申请结题,以备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推广应用等。 课题设计论证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利用校园网络矫正农村中学学生不良行为的研究:达州市教育局研究课题 已经结题,获达州市第十三届优秀电化教育科研成果贰等奖。 学科电影研究: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语文阅读教学学生与文本对话,自主阅

14、读有效策略研究:浙江省教育厅研究 课题,获 2011 年度阶段性成果贰等奖。 提高农村中学高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 材质州市第三届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二等奖。 色彩 CAI 课件:获 2001 年开江县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 水艇模型:获 2002 年开江县中小学多媒体教学软件评选二等奖。 电脑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初探:发表于中国综合实践教育2005 年第 4 期。 利用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表于材质现代教育技术2015 年 6 期。 二、参加者的学术背景、经验和组成结构 课题负责人具有很强的研究能力, 即长期从事初中物理教学, 担任着初中物理教 研组组长,市级骨干

15、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 力。 其他主要参加者都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物 理教研活动,积极参与校本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工作。 1、课题的领导小组: 组 长:士大夫(校长) 帮你长:何 牛(副校长) 唐说道(教科室主任) 成 员:松岛枫(教务处主任) 豆腐干(工会主席)丁先旭(办公室主任) 2、课题研究人员:主研:法规及成员:金葵花 当富贵 3、课题指导小组:开江县电教馆课题专家组 三、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1、智力保障:邀请开江县电教馆课题专家组成员来校作讲座,指导,配置课 题研究的有关学习资料, 组织课题组成员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强化培训, 能熟练使 用多媒体手段,尤其是网络和 ppt 的运用。 2、制度保障:制定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和教研激励制度。 3、物质保障:设置专项研究经费,及时配备课题研究中的各项研究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