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715978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庆一中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4 分,12 小题, 共 48 分。)1.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 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 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A. 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B. 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 C.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D.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2.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十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

2、还有不 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体现出当时的田庄A. 土地归封建国家所有B. 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C. 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D. 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记述出处各级官府皆“据文案大小,道路远近,皆有程期。如或稽违,日短少差,加罪。”唐会要卷五八“其官文书稽程者,一日笞十,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八十。”唐律疏议卷九“凡文案既成,勾司行朱讫,皆书其上端,记年、月、日,纳诸库”唐六典卷一3.下表是对唐代尚书省勾检官(负责审查和复核)的相关记述。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 勾检官隶属于监察部门B. 唐代注重官员行政规范 C. 唐代始对官员进行监管D. 官僚政治行政效率低下4.黄宗羲

3、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 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之无善 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反映黄宗羲A.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B. 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 C. 主张恢复宰相制度D. 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臼5.1875 年,中国在正当的进出口贸易中仍处于出超,出超额近 111 万两白银,但此后逐步转为 入超。到 1885 年,入超约 2320 万两白银,1905 年入超额扩大到 9416 余万两白银。这一变化 反映了当时中国A.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的锐减B.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关税税

4、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D.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转入低谷6.孙中山说:“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这表明孙中山实行民生 主义是为了A. 奠定政治革命社会基础B. 实现生产资料国民共享 C. 改变社会财富分配不均D. 推翻欧美在华殖民统治7.1930 年 2 月 26 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通告,提出“扩大红军的总策略是要建立在集中 农民武装,扩大红军向着中心城市发展,以与工人斗争汇合之整个基础上”;同时,又提出“打 破游击战争中之上山倾向、保守观念、分散政策等农民意识和土匪倾向”。本通告提出的总策略 A

5、. 是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反映 B. 带有“左”倾冒险主义的倾向C. 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D. 客观反映了当时的革命形势8.1955 年 9 月,陈云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中提出,在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应该出口一些工 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 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须的设备和原料。这说明建国初期中国A. 力争使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相互促进 B. 基本实现了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C. 优先出口工业品的计划得以实施 D. 农业集体化运动保障了工业化建设9. 从公元前 8 世纪初开始的二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 向外

6、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 140 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这些行动 A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B具有殖民扩张、争夺霸权的特征 C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D瓦解了城邦民主政治10.19 世纪 30 年代,力主改革的辉格党领袖、英国首相格雷要求国王册封 50 名改革派贵族进 入上议院,以保证改革法案在上议院通过。但持保守态度的国王拒绝了这个请求。于是,辉格 党政府集体辞职。这表明在英国政治生活中A. 国王拥有否决议会的权力 B. 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C. 贵族势力逐渐被削弱 D. 改革派与保守派势均力敌11.1887 年 4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州际贸易法规定任何客货运输商如果通过特别资费

7、、折 扣和返款等手段对同样的运输服务多收或少收运费,即视为不公正的价格歧视,应予以禁止; 对违背本法者处以不超过 5000 美元的罚款。这表明美国A. 国会的立法权扩大 B. 联邦政府禁止自由竞争C. 贸易冲突危及国家安全 D. 联邦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12.列宁提出:“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和小生产者 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 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为 此,苏联(俄)A. 加快了农业社会改造步伐 B. 一度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C. 实

8、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飞速发展 D. 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社会发展模式第 卷 (非选择题,共 52 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第 15 题 15 分,共 52 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材料一 先秦时期,儒法两家虽共同认识到了官吏在治国中的重要地位,但在选官层面上却表 现出较大的差异。如荀子所说:“虽王公大人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 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法家则认为,个人素质、个人喜怒 等因素都是主观任意的,靠不住的,严明的刑罚会

9、使官吏望而生畏,官吏必须严格依法办事, 听命于君主,在官与官之间用“刑无等级”严格约束,使官吏无任何非分之想,以“刑治”达 “吏治”。摘编自龙昶等中国古代吏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 龚自珍基于朝廷“而凡满洲、汉人之仕宦者,大抵由其始宦之日,凡三十五年而至一 品,极速者亦三十年”的现实,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声。魏源认为 要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关键在于要用“贤能之士”,用人应以“德”、“才”为标准。梁启超在变 法通议中提出,“变法”必须“变人”,变人必须改革“官制”。章太炎要求“在官者,非有过 失罪状,为法吏所报当者,总统不得以意降调总统与百官行政有过,及溺职受赇(贿)诸 罪

10、,人人得诉于法吏,法吏征之、逮之而治之”。摘编自阎青义论近代思想家的整饬吏治思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法两家吏治观的差异,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吏治观形成 的时代背景。(14 分)(2)根据材料二中思想家们整饬吏治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价。(11 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老舍创作的话剧茶馆刊载于 1957 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 话剧节选如下: 第一幕:茶馆开业。常四爷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特务宋恩子和吴祥子抓进监狱。秦仲义说, 开工厂才能抵制外货,才能救国!庞太监说,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 第二幕:秦仲义的布销路很好,他

11、又想建立丹义火柴有限股份公司。但不久因进口料子充盈市 场,秦仲义的产品开始滞销。这时门外有号外:宣统退位了。 第三幕:茶馆衰落。常四爷坐牢出来了,宋恩子、吴祥子变成了军阀的走狗。吴祥子说,“现而 今我们效力的都仗着洋人撑腰!没有洋枪洋炮,怎能够打起仗来呢?”崔久峰说:“今天王大帅 打李大帅,明天赵大帅又打王大帅。是谁叫他们打的?是洋人!” 第四幕:北平沦陷。当亡国奴的艰难日子,几乎没有谁再喝茶。秦仲义的工厂因为受到物资限 制,开不了工了,他忍痛遣散工人,让他们暂时自寻出路。 第五幕:抗战结束。秦仲义说:“日本人在这儿,说什么合作,把我的工厂就合作过去了。咱们 的政府回来了,工厂也不怎么又变成了

12、逆产。”常四爷等相继来到茶馆互诉不幸,含着泪为自己 撒起了纸钱。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节选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 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话剧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 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1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 分)材料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转型时期,以白银货币化为核心的货币制度的变迁是这一时 期结构变化的重要反映。明代中期,大明宝钞因严重贬值退出流通领域,白银以体积小、价值 高、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等天然属性,于天顺以后逐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隆庆元年, 明穆宗颁布诏令

13、:“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者,银钱兼使;一钱一下止许用钱。“这以法律形式 确定其货币地位,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着白 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 当白银努力冲破政府禁令的同时,世界经济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世界贸易 网络开始建立,白银成为世界货币。以白银为标志,明代中国与两个重要历史转折开端联系在 一起。一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二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因此,白银货币化 除了推动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财政制度和社会结构变迁之外,还促进了中 国的对外贸易和交流。总之,白银货币化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史实,因而对白银货币 化

14、的研究具有深刻意义。大庆一中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答案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4 分,12 小 题,共 48 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BBDBCBACBDB第 卷 (非选择题,共 52 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第 15 题 15 分,共 52 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1)差异:儒家尚贤、重徳,以礼治国,人治色彩明显;法家重视军功与才能,主张以 法治史,严刑峻法。时代背景:政治上,社会大变革,宗法制

15、崩溃,世卿世禄制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经济 上,生产力水平提高,诸侯国经济发展;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士阶 层崛起,诸侯国为富国强兵,争霸天下,广纳人才。(2)主张:摒弃凭资历用人的官吏升迁制度;重徳才,任人唯贤;改革选官用人制度;强 调法治,依法行政。总体评价:思想家们提出多种整饬吏治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反映了本阶级的利益和 要求,适应了时代潮流;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分别评价:龚自珍、魏源的主张冲击了封建官僚用人制度,但并未超出封建道德的规范;梁 启超、章太炎对封建官制的批判和对法治的诉求,反映了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参政的要求,对 后世具有启迪作用,但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其主张和愿望无法实现。(言之成理可酌情 给分)(说明: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同等赋分。)14.示例 1: 情节:秦仲义说,开工厂才能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