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啄癖的病因及防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88714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啄癖的病因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鸡啄癖的病因及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鸡啄癖的病因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啄癖的病因及防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鸡啄癖的病因及防治 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病,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鸡伤、残、死,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一、病因啄癖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包括环境、日粮和激素等因素。1、环境因素鸡舍潮湿,温度过高,通风不畅,有害气体浓度高,光线太强,密度过大,外寄生虫侵扰,限制饲喂,垫料不足等。2、日粮因素日粮营养不全价,蛋白质含量偏少,氨基酸不平衡,粗纤维含量过低,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食盐不足,玉米含量过高等。全价日粮颗粒料比粉料更易引起,笼养比平养更易引起。3、激素因素鸡即将

2、开产时血液中所含的雌激素和孕酮,公鸡雄激素的增长,都是促使啄癖倾向增强的因素。二、常见类型及诱因1、啄肛啄食肛门及其以下腹部是最严重的一类啄癖,见于高产笼养鸡群或开产鸡群,诱因是过大的蛋排出时造成脱肛或撕裂,损失的多是高产母鸡。也常见于发生腹泻的雏鸡,诱因是肛门带有腥臭粪便。2、啄羽癖个别自食或相互啄食羽毛或脱落的羽毛,啄得皮肉暴露出血后,发展为啄肉癖,常见于产蛋高峰期和换羽期,多与含硫氨基酸、硫和 B 族维生素缺乏有关。3、啄蛋癖母鸡刚产下蛋,鸡群就一拥而去啄食,有时产蛋母鸡也啄食自己生的蛋,主要发生在产蛋鸡群,尤其是高产鸡群,发生的原因多由于饲料缺钙或蛋白质含量不足,常伴有薄壳蛋或软壳蛋。

3、此外,啄趾癖多见于小鸡,啄冠、啄髯多见于公鸡间争斗,啄鳞癖多见于脚部被外寄生虫侵袭而发生病变的鸡等。三、防治措施防治本病时,首先应了解发生同类相残的原因而加以排除,进而根据诊断出的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1、及时移走互啄倾向较强的鸡只,单独饲养,隔离被啄鸡只。在被啄的部位涂擦龙胆紫、黄连素和氯霉素等苦味强烈的消炎药物,一方面消炎,一方面使鸡知苦而退。作为预防,可用发电机用过的废机油涂于易被啄部位,利用其难闻气味和难看的颜色使鸡只失去兴趣。2、断喙尽管不能完全防止啄癖,但能减少发生率及减轻损伤。710 日龄断喙效果较好,开产前再修喙一次。断喙务求精确,最好请专业人员来做,成功的断喙既可以防止啄

4、癖又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3、光照不可过强,以 3 瓦/平方米的白炽灯照明亮度为上限。光照时间严格按饲养管理规程给予,光照过强,鸡啄癖增多。育雏期光照控制不当,产蛋期易发生啄癖,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4、降低密度,为鸡只提供足够的空间,可减少啄癖发生的机会。5、加强通风换气,最大限度地降低舍内有害气体含量。6、严格控制温湿度,避免环境不适而引起的拥挤堆叠、烦燥不安、啄癖增强。7、提供完善的平衡日粮,注意玉米含量不要超过 65%,无动物性蛋白配方应特别注意氨基酸的平衡,避免饲料单一,会收到良好效果。8、在日粮中添加 蛋氨酸,能减少啄癖的发生。每只鸡每天补充 克生石膏粉,啄羽癖会很快消失。缺盐引起的啄癖,可在日粮中添加 %食盐,连续 34 天,但不能长期饲喂,以免引起食盐中毒。9、已形成啄癖的鸡群,可将舍内光线调暗或采用红色光照,也可将瓜藤类、块茎类和青菜等放在舍内任其啄食,以分散其注意力。10、补喂砂砾,提高消化率。可从河砂中选出坚硬、不易破碎的砂石,雏鸡用小米粒大小,成鸡用玉米粒大小,按日粮 1%掺入。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