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膏药制作0613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87132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膏药制作0613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各种膏药制作0613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各种膏药制作0613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各种膏药制作0613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各种膏药制作0613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种膏药制作06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膏药制作0613(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代医家均崇尚 “外治之理即为内治之理” ,膏药即是外治法最常见、效果又是最好的一种。至今已流传几千年,它是全科治疗实行的一种内病外治的极佳方法,利用药物直接施于病者外表穴位或患处,借助经络的通路发挥药物的通径走络、行滞去瘀、开窍透骨、舒筋活血、驱风散寒的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膏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古医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膏药之优劣,疗效是根本。避免了内服药物的毒副作用,缺点是增加了针对皮肤的一系列问题。研究过膏药的人总感觉制作起来并不复杂,膏药制作的关键问题在细节上,一个细节不注意就会失败,在制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会在一次制作过程中

2、全部出现,需要一定的技术参数标准,尤其是基于传统黑膏药含铅、不易掌握火候等不足,于是制作工艺开始走向无铅、无丹、无烟、无毒;低温制作不破坏药物有效成分,可以制作成不同颜色,膏药透皮效果好等技术参数,在基质选择上比黑膏药有更大的余地,制作工艺逐渐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新型基质及工艺,改变了传统膏药以铅粉成型的工艺,符合现代人重视健康环保的思想潮流;先提纯药物,然后与做好的基质低温复合,避免药物在高温状态下分解; 中药可根据其特性采用不同的提纯工艺,并分次添加,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药物的生物活性,提高疗效; 无铅膏药制备全过程基本无烟,大大降低了制备环境要求; 使用时不用火烤,膏药透皮吸收效果好,疗效

3、倍增。各类膏药的特性简述1、传统黑膏药: 硬膏药(也称黑膏药)传统黑膏药由于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疗效快捷、成本低廉等特点,因此在民间盛传千年,绵延不衰,并为基层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许多民间大夫仅凭祖传膏药就享誉一方!目前仍是一些基层大夫及医疗机构制作膏药的主要剂型;在长期的临床过程中,人们逐步发现了传统黑膏药的一些不足之处:传统膏药采用高温炸药的过程中容易损害部分药的生物活性;黑膏药容易粘于皮肤表面,有些患者不愿意使用;只能制备成单一的黑色;2、无铅膏药、新特膏药:基于传统黑膏药的以上不足之处,很多膏药研究者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逐步发明了无铅膏药及一些新膏药的制备;无铅膏药、新特膏药熬

4、制工艺基本一致,在基质选择上比黑膏药有更大的余地,如:松香、各类油等;它们均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新型基质及工艺,改变了传统膏药以樟丹成型的工艺,因此膏药不含铅,避免了铅的毒副作用,符合现代人重视健康环保的思想潮流;先提纯药物,然后与做好的基质低温复合,避免药物在高温状态下分解;中药可根据其特性采用不同的提纯工艺,并分次添加,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药物的生物活性,提高疗效;无铅膏药制备全过程基本无烟,大大降低了制备环境要求;可制备成红、绿、黄、黑等各种颜色,患者易接受;膏药透皮吸收效果好,疗效倍增。3、无铅、无油、新基质白膏药(以树脂膏为代表):无铅无丹无油白膏药膏药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膏药作用时

5、间长,并且可反复使用;使用过程中无须加热,直接贴在患部,揭下后患部没有残余物。4、橡皮膏 必须进行,机械化生产,且工艺复杂。橡皮膏是一种近代制剂,包括含药和不含药(胶布)两类。橡皮膏粘着力强,使用携带方便,不经预热软化就可直接粘贴于患处,不污染衣物,对机体几乎无损害;但因膏药薄,载药量有限,所以应尽量控制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量。制法:溶剂法:先将药物进行提取,然后把处理后的生胶浸入汽油中,溶胀成胶浆,再依次加入增粘剂、软化剂、填充机等制成基质,而后加入药材提取物拌匀,即为膏料,将膏料涂于细白布上,回收汽油,盖衬、切割、包装即得。热压法:系将生胶制成网片后,加入油脂性药物浸泡,溶胀后再加其他药物和

6、立德粉或氧化锌、松香等,炼压均匀,涂膏、切割、盖衬、切片、包装即得。本法不需汽油,但成品欠光滑。最早制作的膏药常使用牛皮纸、狗皮、胶布等材料贴敷,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牛皮膏药或狗皮膏药。传统膏药通常都是采取内病外治的方式,让药物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身体各部的经络穴位上,以达到平衡阴阳、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祛病强身的作用。 橡皮膏药和传统熬制膏药由于制作方法法很大不同,因而各自的药效及优缺点也不同。橡皮膏药经过提取和加工,外观比较好看,且携带方便。但橡皮膏药的成分比较固定,所以其治疗具体病症的针对性会稍弱。 而熬制的膏药虽然看起来不好看,且熬制时间长,但原始的药材没有经过任何提取和加工,药效更加

7、持久,治疗范围更广。此外,熬制膏药可以根据病症特点单独进行配制,更符合中医学“对症下药,因病施治”的理念,所以能够给予个性化的施治,有着橡皮膏药难以比拟的疗效优势。一、树脂膏的制作方法特点:先制作基质,再高度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后复合,加入高科技最新透皮剂,并可调节膏药的颜色。制作时无浓烟,操作简便而实用,30 分钟成膏,摊膏薄厚均匀,边缘整齐,大小可调,工艺独特,不滑不散不污染,10 分钟见效,比普通膏药增效 30 倍。制作方法:将天然树脂放入不锈钢锅内,加温至 60 到 80 度,待其软化,保温10 分钟,再升温至 100 度左右,不断搅拌,使树脂成为稀薄液体,再将松香蜂蜡加入,并不断搅拌到

8、完全溶解,将远红外陶瓷粉过筛后,逐渐加入锅内,不断搅拌,待基质充分混合后,加入均匀的药粉,搅拌均匀,最后加入渗透剂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进行摊膏。可加工成每贴 10 克,作好的膏药要装袋密封,三天后即可应用!当然也可以不用松香蜂蜡等,直接把树脂熬开加入药粉和中西药渗透剂即可应用! 基质的比例:树脂 200 克松香 45 克蜂蜡 20 克陶瓷粉60 克氮酮 5 毫升药粉 120 克(粉碎越细吸收越好)。如果不用松香蜂蜡等,树脂和药粉的比例可以为 500:200 左右。 根据现代研究,膏方中加入远红外陶瓷粉,可以发出远红外热能,可激发经气,调节免疫,平衡阴阳,天然树脂对皮肤无刺激,不会产生过敏现象,

9、且基质稳定,粘性持久,常温下膏药不会变形,不会污染衣物。国内更有人给总结了几点好处 1、载药量大,每贴含生药15 到 20 克,(当然你可以作的大一些嘛);2、无铅丹,无松香,无蜜糖,无油(我指后者而言,即:直接把树脂熬开加入药粉和中西药渗透剂);3、药物不经高温熬制保证了大量有效成分免受高温破坏;4、与皮肤亲和性,保湿性,可反复揭贴,适合现代人的要求!二、松香膏新的制备方法1、 松香膏 药粉蒸汽浸润工艺原料包括主药和辅药,主药有:川贝母、樟脑、三七、银珠、蜈蚣、珍珠;辅药有松香和大麻油等,碾压成细末,采用蒸汽浸润加热,再搅拌成红色膏状体,制成膏药。选料科学、配比合理、不用火熬,制得的膏药疗效

10、显著。2、松香膏 药油松香混合熬制胶状物制作工艺:(1)、 松香用中火熬成深褐色倒入容器,形成板状后敲成小块;蛇床子、苦参、白芨、生石膏粉碎成细粉;将艾叶粉碎,去细末,留艾绒;凡士林用中火熬成液态,取松香块、蜂蜡、蜂蜜、芝麻油同时加入熬成糊状形成油绒;松香块用中火熔化成糊状,将油绒倒入与松香搅匀,再将蛇床子、苦参、生石膏、白芨细粉投入搅匀,待熬成黑色,倒入凉水中,当膏药温度降到 40时取出。本发明具有消炎、镇痛、活血化淤和抗过敏的功效,对人体无害,成本低、药源广,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载体。(2)、原料包括主药和辅药,主药有:当归、川芎、赤芍、地龙、山甲、川乌、川恙、樟脑,辅药有松香和香油,其特征在

11、于主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当归 50-150 份 川芎 10-75 份 赤芍 150-350 份地龙 6-200份 山甲 60-180 份 川乌 10-90 份川恙 10-90 份 樟脑 30-90 份辅药的重量配比是:松香 2000-6000 份 香油 7000-8500 份。膏药及其制备工艺,其原料包括主药和辅药,主药的配比重量为:当归份、川芎份、赤芍份、地龙份、山甲份、川乌份、川恙份、樟脑份,辅药的重量配比是:松香份、香油份,其制作工艺:将主药用香油浸泡天后煎炸制成药油,再与松香混合熬制成胶状物,稍加冷却,加入樟脑抽拉混合、涂附在纸或布上制成成品。该药物主治:风湿病、脊柱炎、关

12、节炎、坐骨神经疼痛。三、黑膏药制作工艺简述:此为纯手工制作方法,综合了诸家手工操作方法,所用之法制出的膏药质量很好。一、器材 制作皮肤接触的外用药一般最好不用铁器1、天平一台(称药配料用)。2、450温度计一支。3、铁勺、铁铲各一把(打油下药和铲膏药用)。4、过滤器具,消毒纱布数块。5、细铁筛子和铁漏勺各一个(捞油渣和过滤药油用)。6、铁锅二个,并带盖(口径一尺左右)。7、盛药的细瓷盆个,水缸个。8、磨碎机一台或碾子、药碾槽一具(碾药末用),大鬃刷子一个。9、搅膏药用的桑、柳、槐、木棍数根,要二、三尺、粗约八、九分。10、燃料用煤炭或木柴均可,一般古法常用桑、槐等木作燃料。11、炉灶安有前后锅

13、,后锅煎药油,前锅熬膏药。(二)药品1、植物油:香油最好,或胡麻油、花生油、大豆油和菜籽油,古法中也有常加桐油者。同时亦可使用桐油、石腊与黄丹混合制膏的方法,以减少植物食油的应用。2、黄丹:又名东丹、漳丹、红丹、铝丹、广丹,其化学成分主要是Pb304,以红色为最好。3、用药分群药和细料,应按照处方配制要求,依法炮制备用。熬制膏药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一)、熬制前应先作好一切准备工作,用具完备,便于操作顺手。(二)、煎熬药物要有先后次序,因药物的质料和性质的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一同入油熬炸。如同时下锅炸熬,其结果将使脆嫩薄片牯焦,坚硬的未透,不能充分发挥药物应有的效能,以致影响膏药的疗效。原

14、则上,硬质药物如硬壳的、树根、骨肉之类先下,果之类次下,花、叶之类后下。芳香类易挥发的药物或脂类,不能直接入沸油中熬炸。否则,前者将受高温而大量挥发,后者易着火而致燃烧。所以后两类药物要研成细料,膏药基质熬成后掺入。另外,加工后为防止药物有效成分发挥或失效,应妥善保存。制作细料和过滤树脂时有残渣要除掉。细料越细越好,上述二类药物处理不好对膏药的韧性和粘性有很大影响,贴于患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膏药的质量好坏与油和漳丹有直接关系,不好的油熬成的膏药呈红色,如油中含有高分子的脂肪酸,像菜籽油熬出的膏药,表面易手干裂,故应采用低分子脂肪酸的油如香油、花生油等。这样的油,沸点较低不易破坏药物的有

15、效成分,同时可缩短下丹的时间,加热和下丹时泡沫较少,便于观察锅内的变化,并可避免发生意外。胡麻油虽不如香油好,但价格低廉又没有多大的不良现象,也常使用,如果漳丹不好,熬膏药时很费时间,不易熬成,熬成的膏药呈灰白色而无光泽。漳丹太差可用水飞法除去杂质。方法是先将漳丹浸于水中大力搅动,使杂质漂浮水面然后倾去,再把漳丹晒干,炒至焦黑,用细筛筛过待用。如果是黄丹太粗或含水分也可炒后细筛,或在熬膏时酌情增加用量。(四)、熬成的膏药,黑而有光泽者佳。除必须注意油、丹及火候外,不可复火再熬。临时使用膏药,下丹多少要注意季节,二般春夏季节应当增加丹的用量,因天气热膏药易软化,冬秋季节可酌情减少用量。下丹的火候

16、各不相同,大体可分为两种:1、大火:因下丹是油与丹的化学变化过程,是含有脂肪酸的油和四氧化三铅发生复杂反应后变为高级脂肪酸铅盐的过程。因此,大火(武火)能力顺这一变化的进行,相应的使下丹的时间缩短。2、小火(文火):因下丹时,油的沸腾会高出原来的油面,如果锅小火大,则油沸溢锅外,会造成浪费或引起意外。所以小锅下丹时要小火,徐徐撒匀,充分搅拌,以保证油和丹的化合作用。这两种火候各有所长和不足之处,采用时可按需要条件及操作者习惯选用,如果当锅内油外溢时,可用少量冷水喷之,则沸涨自落(喷洒少量冷水对膏药质量并无影响,因锅内温度达 300360左右,水会很快蒸发),下丹时要不住手搅,这可防止油沸外溢,也可防止窝烟,影响膏药的质量和色泽,故有“膏药黑之功在于熬,亮之功在于搅”的说法。下丹时锅内温度很高,木棍搅动很快,棍头因高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