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课件 岳麓版.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706860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课件 岳麓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课件 岳麓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课件 岳麓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课件 岳麓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课件 岳麓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课件 岳麓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课件 岳麓版.ppt(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基 础 梳 理,综合拓展,基础梳理,考点1 十月革命,考点聚焦,1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 (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后方经济遭到破坏,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 (2)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综合拓展,基础梳理,2十月革命的胜利 (1)背景 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企图消灭苏维埃。 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他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指出:革命必须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

2、主义革命过渡。 (2)经过,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综合拓展,基础梳理,时间:1917年11月7日。 地点:彼得格勒。 领导人:列宁。 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3)意义:十月革命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综合拓展,基础梳理,考点2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

3、目的:为了平定国内的武装叛乱和战胜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2)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品配给制。 (3)作用:在集中财力、物力战胜敌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转入和平建设时期,遇到新的困难和危机。列宁从实际出发,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改变经济政策。,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综合拓展,基础梳理,(2)时间:1921年。 (3)内容:农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商业,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4)作用: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

4、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3苏联的成立:1922年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 苏联”。,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综合拓展,基础梳理,考点3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工业化 方针:1925年,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成就: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2)农业集体化 1927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农庄。 经过几年努力,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第20课时

5、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综合拓展,基础梳理,2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特点 一切经济活动按国家规定的计划运行,采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党政不分。 (3)弊端 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 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 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 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综合拓展,基础梳理,针对演练,扶一把 据俄新社2013年2月20日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反对满足归还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

6、维埃政府(苏俄当局)没收的文化珍品的诉状。他说:“苏俄当局在1917年以后把大量私产充公的做法是否正确,但这已经过去了将近100年。”历史上苏维埃政府将大量“私产充公”体现了苏维埃政权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其中规定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农奴制残余被彻底根除,将全部土地交给劳动人民使用的法律文件是( ) A四月提纲 B和平法令 C土地法令 D废除农奴制法令,C,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综合拓展,基础梳理,解 析 本题是一道时政热点题,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以及苏维埃政府性质的认知能力。四月提纲是列宁回国后指导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和平法令是十月革命后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的法令

7、;土地法令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法令;废除农奴制法令是俄国1861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法令。,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综合拓展,基础梳理,送一程 1.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在1917年“三八”国际妇女节这天,彼得格勒50家工厂约13万男女工人举行罢工和游行,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结果统治俄国达304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宣告结束,此后俄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在这“两个政权”中,掌握各级行政机关的是( ) A沙皇政府 B工兵代表苏维埃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工兵苏维埃政府,C,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综合拓展,基础梳理,22014年是

8、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93周年。1921年3月21日俄共(布)颁布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跨越历史时空,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农民,你的感受主要是( ) 农民缴纳的粮食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 农民不再缴纳粮食税 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 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土地 A B C D,C,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综 合 拓 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重难解读,1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革命道路与俄国革命有何异同? (1)异:背景不同:革命前俄国是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俄国革命是由战争引起的,中国革命的爆发与世界大战没有什么关系。革命道路不同:俄国革命

9、是从城市发展到乡村的道路,中国革命是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革命发展不同:俄国革命明显有两个阶段: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中国革命这两个阶段几乎是同时进行并同时完成的。 (2)同:革命的方式都是武装斗争,革命的领导者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革命都取得了胜利并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两国革命的胜利都对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综合拓展,基础梳理,2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措施是实行粮食税,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它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在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的某些经济所有制模式和经营方式

10、,以恢复生产,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一政策“新”就“新”在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生产。 影响: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其一,新经济政策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其二,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俄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综合拓展,基础梳理,历史感悟,俄国十月革命表明:各国革命选择什么道

11、路是由各国国情决定的,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否则会给革命带来损失甚至导致失败。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苏俄摆脱了危机,政权得到巩固,这表明:不同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综合拓展,基础梳理,应用示例,读漫画:,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综合拓展,基础梳理,请回答: (1)结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指出“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表现和造成“严重失衡”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造成“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根源是什么? (3)你如何看待斯大林模式的利弊?,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综合拓展,基础梳理,

12、解 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模式的认知能力。第(1)问结合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表现来分析解答;第(2)(3)问从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解答该模式的积极性和局限性。,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答 案 (1)表现: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部门发展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轻工业严重落后等问题。直接原因: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2)根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3)看法:斯大林模式创立时和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过积极作用,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综合拓展,基础梳理,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泰戈尔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高永祚 活着就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活着。培根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精品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