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分解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88697554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分解(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 五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人体内部的秘密1. 食物到哪里去了我想研究的问题2.食物在人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3.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哪些?4.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观察实验我的体验: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胃等我的交流: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我的发现:食物在人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复杂。我的猜想: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我的方案:取两支试管,倒入等量的稀淀粉液,在其中的一个试管中加入一些唾液摇匀。然后向两只试管中滴入同量的碘酒,观察现象。我的记录:试管1淀粉液、碘酒、试管不加唾液变蓝色试管2加唾液没有变化我的发现:唾液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填一填1. 食物在

2、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需要的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等,食物残渣经呼吸、排汗、大小便排出体外。2.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 3.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4.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大多要经过消化器官的消化,才能变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物质,食物的吸收过程主要在小肠内完成。5.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有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选一选1. 下列各组食物中都含有淀粉的一组是( C ) A.鱼、白菜、米饭 B.鸡蛋、牛奶、馒头 C.馒头、面条、米饭2. 肝

3、脏分泌的胆汁、胰液都要进入( B ),帮助消化食物。 A.胃 B.小肠 C.大肠生活中的科学:食物的消化主要依靠哪两方面的作用?一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2.我们的呼吸我想研究的问题2.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吗? 3.我们的呼吸器官有哪些? 4.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观察实验我的体验:屏住呼吸。我的交流:不舒服。我的发现: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我的猜想: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我的方案:收集呼出的气体,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充满空气的杯子里。

4、我的记录:火柴继续燃烧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用打气筒通过橡皮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充气石灰水没有变化用嘴通过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我的发现: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我的交流: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我的发现:呼吸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填一填1. 人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口腔。2.人在呼吸时,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人呼出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不吸烟、注意环境卫生、冬天戴口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小法官1. 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对)2. 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

5、氧气在人体中的作用而释放出来的。(对)3. “人离不开空气”,这句话主要指生命离不开空气中的氧气。(对)4.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呼吸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对)5. 同龄人中,肺活量越大的人越健康。(对)6.冬季天气非常寒冷,教室里要关紧门窗来保暖,不能开窗通风换气。(错)3.心脏和血管我想研究的问题2.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3.血管的种类有哪些? 4.心脏的结构是怎样的?观察研究我的猜想:人在静止、轻微运动和剧烈运动时心跳不一样。我的方案:测同一个人静止、轻微运动和剧烈运动后的1分钟脉搏跳动次数。我的记录:略我的发现:人在不同状态下脉搏跳动次数不一样。我的猜想: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

6、梨。我的方案:观察心脏模型。我的发现:心脏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我的交流: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我的发现:血管是血液在全身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构造。填一填1. 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左侧,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它的内部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2. 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 3.心脏总是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4.在正常情况下,少年儿童每分钟心跳60100次。5.略小法官1. 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错)2. 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时,心跳不会明显

7、加快。(错)3. 心脏的四个腔是相通的,血液可以随便流动。(错)4.血管是血液在全身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构造,它遍布人的全身。(对)生活中的科学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科学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不吸烟、不饮酒。4.脑与神经我想研究的问题2.人的各种神经中枢的“职责”是怎样的?观察实验我的方法:抓尺子。我的发现:反应速度越来越快。我的交流:脑主管着人体的一切活动。我的发现: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我的交流:神经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报告给脑。我的发现: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我的交流:脑和神经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人体活动。我的发现:脑和神经协调

8、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人体活动。我的收获:1.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2.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脑分为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中枢、视觉中枢。 3.神经能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给身体各部分。4.为了保护大脑,必须注意科学用脑。单元活动一一、我的收获1. 填一填。(1)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在人体内不断地被分解、“燃烧”,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水、尿素等,它们和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途径被排出体外。(2)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3)血管遍布全身,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9、。我们注射点滴时,药液流进静脉血管;摸手腕感到脉搏跳动的是动脉血管;划破皮出血的是毛细血管。(4)血液把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和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到全身各处,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5)呼吸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2. 选一选。(1)食物被消化后,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主要被( B )吸收。 A.胃 B.小肠 C.肝(2) 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火柴会( C )。 A. 继续燃烧 B.燃烧得更旺 C.慢慢熄灭(3) 心脏位于胸腔的( A )。 A.左侧 B.右侧 C.中间(4) 在正常情况下,少年儿童每分钟心跳( C )次。 A.80

10、120 B.6090 C.60100(5) ( A )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一切活动。 A.脑 B.神经 C.心脏(6) 属于呼吸器官的是( C )。 A.胃 B.肠 C.肺(7) 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的主要器官是( C )。 A.口腔 B.胃 C.小肠(8) 人体消化食物的基本途径是( C )。 A.口腔食道小肠胃大肠肛门 B.口腔胃食道大肠小肠肛门 C.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3. 小法官。(1)唾液、胃液、肠液、胆汁等,都属于消化液。(对)(2) 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达到一个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样的。(错)(3) 心脏不停地跳动,就能推动血液在血管中不停地流动。(对)(4) 唾液可以把淀粉

11、变成糖,因此细嚼馒头会感到有甜味。(对)(5) 大脑分为不同的区域,各个区域分管的工作是相同的。(错)(6) 经常动脑想问题,可以使大脑发达、灵活,想的深,想的广,想的巧。(对)二、生活中的科学1. 晚饭时间到了,电视中正播放小明最爱看的动画片。于是,他边看电视边吃饭。小明的这种做法好吗?说说理由。 答:不好,这样做影响消化。2. 有些小朋友喜欢蒙头睡觉,这种睡眠习惯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这样影响呼吸。3. 如果不注意科学用脑,会感到头晕、头疼,头脑不够灵活。这是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因为大脑过度疲劳。应该适当休息,科学用脑。4. 为保护心脏,睡觉时应尽量选择左侧卧还是右侧卧?为

12、什么? 答:右侧卧。因为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右侧卧可以避免心脏受压迫。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5.凸透镜观察实验凸透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我的玩法:用激光灯照凸透镜。我的发现:凸透镜改变了光的传播路线。凸透镜的放大作用。我的玩法:用放大镜看字。我的发现:字变大了。凸透镜的聚光作用。我的玩法:阳光下,在放大镜下面放一张纸。我的发现:纸冒烟了。凸透镜的成像作用。我的玩法:用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做实验。我的发现:纸屏上出现倒立的像。凸透镜成像规律。我的方案: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放在一条线上,适当调节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我的记录:距纸屏近、距蜡烛远 像倒立、缩小 距纸屏远、距蜡烛近 像倒

13、立、放大 距纸屏、蜡烛相等时 像倒立、等大我的发现:利用凸透镜成像都是倒立的。我的收获:1. 填一填。(1)常用的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构成。(2)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3)凸透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4)当凸透镜距离蜡烛近、距纸屏远时,形成放大的像。2. 小法官。(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实验中,纸屏、蜡烛火焰、凸透镜必须在一条直线上。(对)(2)不能用凸透镜看太阳,也不能用激光灯照眼睛。(对)(3)照相时想把人照得大些、景照得少些,相机离人要远一些。(错)(4)凸透镜中间越厚,放大倍数就越大。(对)6.照相机和眼睛观察实验做个照相机。我的方案

14、:用凸透镜、纸盒、半透明纸、剪刀、胶水等制作。我的发现: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眼球的结构。我的交流:眼睛是由晶状体、视网膜、瞳孔、视神经构成的。我的发现: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我的猜想:我的交流:我的发现: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我的收获(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它是由瞳孔、晶状体、视神经、视网膜构成的。(2)眼睛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光圈,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中的镜头。(3)人在观察物体时,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倒像。人脑能自动地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七 保护眼睛问题:怎样保护眼睛?近视眼的成因:我的猜想:晶状体发生病变。我的方案:利用凸透镜做个模拟实验。我的发现:眼睛的晶状体凸度变大,能看见近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