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支原体病诊断与防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88690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支原体病诊断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鸡支原体病诊断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鸡支原体病诊断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支原体病诊断与防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鸡支原体病诊断与防治鸡支原体病是败血支原体(霉形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病鸡咳嗽、鼻窦肿胀、流鼻液气喘并有呼吸罗音、雏鸡生长发肓不良,母鸡产蛋减少,疾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可在鸡群中长期蔓延,常并发或继发其他病毒性、细菌性传染病而致病情加剧,死亡增多,虽然有多种高效药物对该病有较好疗效,但很难根治,容易复发,往往整个饲养病情都处于时起时伏、时轻时重的状态,给养鸡生产造成重大损失。1 临床症状该病的潜伏期 1021 天,发病时主要呈慢性经过,其病程常在 1 个月以上,甚至达 34 个月,病情表现为三轻三重:即用药治疗轻些(症状可消失),停药久时重些(症状又较明显);天气好时轻些,

2、天气突变或连阴时重些饲养管理良好时轻些,反之重些。幼龄病鸡表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羽毛松乱,体重减轻,鼻孔流出浆液性、黏液性直至脓性鼻液、常表现摇头、打喷嚏等,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常伴发鼻窦炎、结膜炎及气囊炎。炎症波及下呼吸道时,表现出咳喘和气喘,呼吸时气管有罗音,有的病例口腔黏膜及舌背有白喉样伪膜,喉部积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此病常张口伸颈吸气,呼气时则低头、缩颈,后期渗出物蓄积在鼻腔和眶下窦,引起眼睑肿胀。病程较长的鸡,常因结膜炎导致浆液性直至脓性渗出,将眼睑粘住,最后变为干酪样物质,压迫眼球并使之失明。产蛋鸡感染时一般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但产蛋量和孵化率下降。2 月龄以内的雏鸡感染发病时,其直

3、接死亡率与治疗、饲养条件有很大关系,一般在 5%10%,成年鸡感染很少死亡。2 部检变化病变主要在呼吸器官,鼻腔中有多量淡黄色混浊黏稠的恶臭味渗出物。喉头黏膜轻度水肿、充血和出血,并覆盖有多量灰白色黏液性或脓性渗出物。气管内有多量灰白色或红褐色黏液。病程较长的病例气囊壁混浊,表面呈念珠状,内部有黄白色干酪样物质,有的病例可见一定程变的脑炎病变。严重病例在心包膜、输卵管及肝脏出现炎症。3 支原体病与传染性鼻炎的鉴别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病日龄及面部肿胀,流鼻液、流泪等症状与慢性呼吸道相似,但通常无明显的气囊病变及呼吸罗音。鸡传染性鼻炎与支原体病不仅症状相似,容易误诊,而且常混合感染,不过,链霉素、强力

4、霉素对这两种病都有良好疗效,不能做出可靠鉴别诊断时,宜选用这些药物。支原体病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鉴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表现鸡群急性发病,输卵管有特征性病变,成年鸡产蛋量大幅度下降并出现严重畸形蛋,各种抗菌药物均无直接疗效,这些均可区别于慢性呼吸道病。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慢性呼吸道病互相诱发,易造成混合感染,选用万克宁配合双黄连口服液滴口效果较好,既能抗病毒,又能防止继发感染,控制输卵管炎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选用药时不宜选用磺胺类药物。因为这类药物不仅会进一步影响产蛋量,而且对支原体病无效。支原体病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鉴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表现全群鸡急性发病,严重呼吸困难咳出带血的黏液,很快出现死亡,

5、各种抗菌药物均无直接疗效,这些可与支原体病相区别。支原体病与鸡新城疫的鉴别鸡新城疫病表现全群鸡急性发病,症状明显,但消化道严重出血,并且出现神经症状,鸡新城疫病可诱发支原体病,而且其严重病症会掩盖支原体病,往往是鸡新城疫症状消失后,支原体病的症状才逐渐显示出来。4 预防措施对种鸡群进行血清学检查,淘汰阳性鸡,以防止垂直传染。对感染过该病的种鸡,每半月至 1 月用强力霉素饮水 34 天,1 克兑水 10 千克,对减少种蛋中病原体有一定作用。蛋入孵前在红霉素液(每千克水中加红霉素 克)中浸泡 1520 分钟,对杀灭蛋内病原体有一定作用。雏鸡出壳时,用氧氟沙星饮水或滴口。对被污染鸡群可普遍接种鸡败血

6、支原体油乳苗,1020 日龄鸡每只颈背部皮下注射 升,成年鸡颈背部皮下注射 升,无不良反应,平均预防效果在 80%左右,注射菌苗 15 日开始产生免疫力,免疫期约 5 个月。5 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该病药物很多,除青霉素外,其他抗菌类药物均有效。药敏试验发现,支原体对链霉素、恩诺沙星、泰乐菌素、红霉素均很敏感,但链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不易长期用。由于支原体易产生抗药性,长期使用单一药物,往往效果不好,在使用时药量一定要足,疗程不宜太短,一般要连续用药 37 天,且最好是几种药物轮换使用或联合使用,如链霉素、梅里米先、恩诺沙星、泰乐菌素等。中药治疗:用柴胡、荆芥、半夏、茯苓、甘草、贝母、桔梗、杏仁、麻黄、赤芍、厚朴、陈皮各 30 克,细辛 6 克,研粗粉,用时加沸水焖半小时,取上清液加水适量供饮服,药渣拌料,剂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 1 克生药,效果极佳。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