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689079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3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台州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省台州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省台州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省台州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台州市台州市 2017 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 点: 1试卷共 4 页,有四大题,21 小题。全卷满分为 150 分(含卷面书写 5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语文知识积累 (28 分) 1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正确的汉字。 (4 分) 小村充满古朴、勤劳、友爱、亲昵的鲜活气息,它安于并珍惜安 y() 、与世无争的平凡生活,它 乐享盘古开天辟地所赋予的这片偏远山水的静 m() 、祥和的自然景致,栽竹

2、养花,种树锄地,溪里摸 鱼,上山砍柴一年又一年,从不为外界喧 xio()熙攘的生活所吸引与改变,而是繁 yn()生 息、循回传承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奇迹。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 分) (1) ,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 (2)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3) ,何事秋风悲画扇? ,却道故心人易变。 (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拒绝词柬友 )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5)孟子中的“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说明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中/华-资*源%库 (6)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景抒情,流露出对家国的眷恋,对前途悲观失落的句子是: ? 。 (7

3、)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系列活动,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不要让 “ , ”这样兵火断家信的悲剧重演。(填写杜甫春望中的诗句)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3分) 甚矣,汝之不惠 关山度若飞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选出与“延年益寿”的“益”解释相同的一项( )(3 分) A 斟酌损益 B 香远益清 C 自以为大有所益 D 良师益友 5名著阅读。(8 分) (1) 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写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请根据材料提示和相关文章的内容填空。 (2 分) 在二十四孝图中,不识字的阿长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不绝地讲出孝子们的事迹,像这样的回忆 阿长讲故事和民间文化的内容,

4、朝花夕拾的其他文章中也有不少,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2 , 阿长与山海经 中, 。 (2)阅读下面语段,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内容。 (3 分) 当我们身处人生逆境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从经典阅读中汲取精神力量。 红楼梦 中, 在经受 了人生苦难遭遇后仍然废寝忘食,学习写诗,使人不得不叹服她的聪颖灵秀、刻苦勤勉。节选自 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中,英子在父亲去世时以小小年纪担起了家庭的责任。我们还可以从 的 再塑生命的人中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 (3)下面是俗世奇人中的插图,请阅读后按要求填空。 (3 分) (图) (图) 图中举起青石大锁的人是: (填人名) (1 分) 图中的大夫苏七块绰号

5、得名的原因是: 。 (2 分) 二、现代文阅读(2929 分) (一)消失的故乡(20 分) 谢冕 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 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 的那份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 豪华,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 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 沓的民居。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

6、迷了路。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 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轻的朋友陪我走。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 亲总在井台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 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 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 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

7、和阳光的树荫下, 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 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轻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我依然顽强地寻找。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 3 的下坡道。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听见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 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我再 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 这城市被闽

8、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 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冰心。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 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那 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情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 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域,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会进原有的 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成了我童年的梦境, 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

9、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 树的地面。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人 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 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 说不清的。 (选自谢冕随笔集流向远方的水 ) 6.作者在第 2 段中说“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写到哪些东西消失了? 请加以概括。 (6 分) 7.文章语言凝练形象,试分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4 分) 8.结合全文,分析“我在故乡迷了路”的原因?(4 分) 9. 文章开头

10、和结尾都写到“迷了路” ,它们的内涵丰富而深刻。结合全文内容,试加以分析。 (6 分)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012 题。 (9 分) 4 节目列表(部分)节目列表(部分) 中/华-资*源%库 节目列表(部分)节目列表(部分) (材料 来源: 百度百 科) 10. 见字如面和朗读者两档节目播出后,迅速成为广大网民和观众的热议话题,豆瓣评分高达 9 分以上。 根据上面材料推测其原因,下列不符合的一项是( ) (3 分) A.影视明星和业界名流作为特邀嘉宾助阵。 B.电视台和网络播放平台联合推出播放。 标题标题 写信人写信人 收信收信 人人 时间时间读信人读信人 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萧红

11、张秀 珂 1941 年 9 月 20 日 归亚蕾 鳄鱼,你不可以和我一起生活在这片 土地上(鳄鱼文) 韩愈鳄鱼 819 年(唐元 和十四年) 张国立 甜蜜蜜这首歌,是我录唱最快的邓丽君庄奴1979 年蒋勤勤 播 出 时 间 期 数 嘉宾朗读书目 濮存昕老舍宗月大师 蒋励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 201 702 18 第 1 期 陈寒诗经小雅采薇 5 C.读物背后真实的人生故事和情感体验。 D.节目名称都取得生动形象、朗朗上口。 11.有人评论, 见字如面和朗读者是时下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请结合上面材料及下面的链接 材料,简释“清流”在这句话中的含义。 (3 分) 【链接材料】 记者:除了

12、对文化的热爱,是什么契机,让您想到要在这时制作这样一档文化节目? 董卿:我在电视行业已经二十二年了,到了去做一档自己真正喜爱的节目的时候,央视作为国家级电视 台,也到了一个扛起文化大旗、承担起文化传播职责和使命的时候,大背景和我个人共同寻找到了一个默契 点,所以朗读者在今年诞生了。 专访朗读者制作人董卿 “终于不用每周打开电视,看到的都是以颜值为看点的真人秀,以犀利吐槽为主旨的综艺节目了。 ” 见字如面节目某观众 12.下面是宗璞紫藤萝瀑布中的一段话。现在如果要你作为朗读者嘉宾朗读这段话,其中 “我要开花”应该重音放在哪个字上,请你联系文章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或情 感进

13、行朗读,并请说明理由。 (3 分) 【语段】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 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三、古诗文阅读(20 分) (一)(一)(4 分) 春水生 杜甫 其一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眼俱明! 其二 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 【注释】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二月,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作春水生二首。汝曹: 你们,指水鸟。禁当:阻挡、拦挡。 13.诗题为“春水生”,这

14、两首诗写出了春水什么特点?(2 分) 14.这两首诗都写春水,却体现了诗人完全不同的心情,请根据诗句简要概括。(2 分) (二)(1616 分)分) 【甲】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 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 6 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

15、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 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 “十日不雨可乎? ”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 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 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注释】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苏轼曾做过凤翔府判官,于嘉佑六年(公元 1061 年)到 任。 弥:满。弥月,整月。 忭:高兴,欢乐。 荐饥:连年饥荒 二三子:你们 优 游:悠闲自得。 15.下面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 当春乃发生 三日乃止 B 雨麦于岐山之阳 优游以乐于此亭者 C 以名其年 始旱而赐之以雨 D 予至扶风之明年 以属客而告之 16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 分) 官 吏 相 与 庆 于 庭 商 贾 相 与 歌 于 市 农 夫 相 与 忭 于 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