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8687163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是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典型: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陆地内循环:发生在陆地和陆地上空,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典型: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海上内循环:发生在海洋和海洋上空,降水量很大典型:未登陆的台风2、水循环的意义: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塑造了地表形态3、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3.1、蒸发因素:光照、气温、风速、湿度、水域表面积3.2、影响水汽输送带的因素:风(风

2、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季风:主要是夏季风);距离海的远近;地形的阻挡3.3、影响降水的因素:充足的水汽、强烈上升的大气运动以及凝结核会形成降水3.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3.5、影响下渗的因素3.6、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考虑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大量地下水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4.1、正面的影响: 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植树造林、保

3、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 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4.2、负向影响 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

4、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现象;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倒灌,出现土地盐碱化现象。5、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6、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1)依据河流所在的地区判断分析思路:根据图示地区经纬度或海陆轮廓得出图示区域气候特征箭头河流补给类型。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春汛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夏汛是雨水补给形成的。(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变化较大,其径流量的变化随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高峰在夏季;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平稳而

5、可靠;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有明显春汛的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7、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相互补给关系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或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在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增加湖泊下游的径流量。8、描述河流水文特征以及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包括:河流流量、含沙量、有无汛期、有无结冰期、流速、补给类型水系特征包括:河流长度、流向、水系状况及流域范围、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等8.1

6、、水文特征分析8.2、水系特征分析9、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影响的分析10、河流方向的判断方法10.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河流在山谷中流动,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而山谷处等高线凸向地势高处,故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10.2、根据海陆分布状况判断河流流向因为大多数河流是由陆地流向海洋,所以图中如果出现陆地与海洋,就可以判断河流流向。(图示的河流是西北流向)10.3、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流向等潜水位线的数值大小可以反映地势的高低,即等潜水位线数值大表明地势较高。等潜水位线的弯曲可以反映河流与潜水的补给关系,即作任意一条等潜水位线的垂线,且由数值高处指向低处,若垂线

7、箭头指向河流,表明潜水补给河流,反之则是河流补给潜水。10.4、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使得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平稳,所以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较小。11、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读图11.1、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纵坐标可以表示气温、流量;11.2、根据图像判断河流的枯水期、丰水期或者枯水年、风水年,以及是否出现断流、断流出现的月份,流量的年变化规律11.3、常见的补给(参加上表,补充世界范围的)(1)洪水期出现在夏秋季、枯水期出现在冬春季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是雨水补给外

8、,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3)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有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4)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冬季内流河往往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5)流量过程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12、常见的图示分析12.1、多种补给方式的河流流量过程曲线(松花江)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冬季严寒,积雪深厚,春春季积雪消融,4月份左右形成第一次汛期(春汛);7、8月份东南季风带来降雨,河流出现第二次汛期(夏汛);冬季气温低,河流封冻。12.2、水库建成前后的流量变化图水库对河流水量具有调蓄功能,汛期时

9、可以蓄水,降低水库下游的水位;枯水期时通过放水,可以提高水库下游的水位,这样就使河流流量变得平缓,达到消除洪水或推迟洪峰、枯水期增加下游水量的目的,实现趋利避害。12.3、汛期时人湖、出湖径流量变化曲线图汛期时上游来水,一部分流到湖泊中去,减小了下游水量,这样就使湖泊下游河段在汛期时,水位有所降低;枯水期时,湖泊中的一部分水可以回流到河流,增加了下游水量,这样就使枯水期时,水位有所升高。湖泊下游的径流量过程线比上游平缓。12.4、同一条河流不同河段的径流量变化图第一步,明确径流量的变化主要受气候(降水和气温)的影响。第二步,根据图名或材料获取河流的位置信息,并结合径流高值区或低值区出现的时间及

10、径流的变化分析影响径流变化的因素,进而判断河流补给类型。右图中,由图可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该河上游水量小,各月份水量变化平缓,冬季径流量小,夏季径流量大,说明径流随着气温变化而变化,补给类型应为冰雪融水补给。下游全年径流量变化明显,冬季径流量大,而冬季气汽温低,不会是冰雪融水补给,只能是雨水补给,且下游夏季径流量小,说明降水少,结合下游冬季降水多可知,下游为地中海气候。12.5、与径流量相关的要素变化曲线图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径流量逐月累积曲线图,判读时先要明确径流量逐月累计与径流量之间的关系,月径流量越大,累积径流曲线变化越明显。由图可,6-9月曲线变化最明显,说明6-9月径流量最大,由该河

11、流位于我国可知,该河流6-9月降水量大,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13、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等潜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高低绘制而成的。一般绘制在地形图上,绘制方法与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类似。1判断某点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的埋藏深度就是潜水面与地表的垂直距离,它等于该点地表的海拔减去该点潜水面的海拔。2判断潜水流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向都是垂直于等高线,由高处指向低处;地下水从潜水水位高处向低处渗流。3判断潜水流速的大小潜水流速取决于潜水面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流速也越快。4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当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时,河水补给潜水;当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时,潜水补给河水。如下图所示,a为潜水补给河水,b为河水补给潜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