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夯实_九上训练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686242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夯实_九上训练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夯实_九上训练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夯实_九上训练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夯实_九上训练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夯实_九上训练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夯实_九上训练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夯实_九上训练题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基础夯实基础夯实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 3 3 分,共 1818 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xn)风骚。 B它沉缅(min)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 C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瞭(lio)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 D这些残骨在一个钟头以前还是一头小驯(xn)鹿,一面尖叫,一面飞奔,非常活跃。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流域地灵

2、人杰,陶冶历代思想精英,涌现无数风流人物。 B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导出经济复苏妙手回春的强烈信 号。 C在北方,每到寒冬腊月,人们总是望眼欲穿地期待着一场场雪的盛宴。 D每到春节,身在异地的人们纷纷返乡,就是为了能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B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C其他同学动都不动。光那阵势就把人吓傻啦!谁敢冒充好汉呢? D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3、。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C据业内专家估计,仅在我国,未来 5 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 130 万人。 D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陌上桑选自乐府诗集。乐府本是汉代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职责之一就是搜集民间俗曲和歌辞。 汉代人把乐府机关收集整理、编录演奏的诗篇称为“歌诗”。后人称这些诗为“乐府”或“乐府诗”。 B沁园春 雪选自毛泽东诗词

4、集。沁园春,词牌名;雪,题目。 C热爱生命是美国小说家海伦凯勒 1906 年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这部小说以雄健粗犷的笔触,记述 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出人性的伟大和坚强。 D曾巩,字子固,北宋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 2 家”。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无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诗意的栖居地。 它能让人放慢原本急匆匆的步伐,撇掉左冲右突、内心喧嚣的浮躁。 确实,阅读和思考是每个人都不会虚度的旅程。 在流连字里行间的风景里,找到一个安静的精神角落。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是一次精神的修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5、A B C D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 3333 分) 7默写填空。(9 分) (1)江山如此多娇,_。(毛泽东沁园春 雪) (2)_,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3)_,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4)欲问行人去那边?_。(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5)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6)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_,_。 (7)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友情的连续两句: _,_。 8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3 分)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

6、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A这首诗的首句“相见时难别亦难”如异峰突起,摄人心魄。它是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把一个结 论置于人的面前,没有铺垫,没有叙述,浅显易懂,又耐人寻味。 B颔联连设两喻: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到死”“成灰”与“方 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儿女至情,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 3 古名句。 C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中,诗人的思绪从自身开始转换成关注被思念者身上,诗人 想像着心上人一定和自己一样。一个“改”字,写出了红颜易

7、改,青春易逝的忧虑。 D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中“无多路”写出了爱情的艰难,与首联的“相见难”暗合。“青鸟殷勤为探 看”写诗人化作鸟去探望心中的她,表现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21 分) 晏子谏景公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 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 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途者, 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

8、“晏 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 景公:齐景公。霁:雨后或雪后初晴。晏子:名婴,齐国宰相,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 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意思是士人已任职的发 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标 2 处)(3 分) 饱 而 知 人 之 饥 温 而 知 人 之 寒 逸 而 知 人 之 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9 分) 公被狐白之裘 被:_ 晏子对曰 对:_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饥寒:_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坐于堂侧阶”中的“于”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今

9、民生长于齐不盗(晏子使楚) B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4)晏子对齐景公说这段话,目的是提醒执政者要怎么做?(请用学过的古文中的话来回答)(2 分) _ (5)从这则故事来看,你认为晏子、景公各是怎样的人?(4 分) _ _ 4 三、专题性学习(共 9 9 分) 10你班进行“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春天是四季中惹人情思的季节。走进古诗苑,你会收获许多咏春的佳句。请你在以下诗句中,选出两组 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 )(3 分)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E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2)在已选出的两组诗句中任选一组,请从运用感官描写的角度说说诗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这样描写的原 因是什么?(3 分) _ _ _ (3)古诗也讲究炼字,使诗句准确生动。请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3 分) 桃花溪 张 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_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对于诗文空缺处要填入的字,有人认为“随”恰当,有人认为“入”更适合。你选择_,理由: 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B沉缅沉湎;C.瞭lio;D.驯xn。 2B 【解析】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

11、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3A 【解析】 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4A 【解析】 “回响”与“情谊”搭配不当。 5C 【解析】 热爱生命是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的著名短篇小说。 5 6C 【解析】 通读五个句子,讲述的是读书与精神的关系。句是中心句,提出论点,为第一句;句 是对中心论点的直接诠释,为第二句;句深入说明阅读和思考的独特意义,为第三句;句进一步说明读 书与思考“能让人放慢原本急匆匆的步伐,撇掉左冲右突、内心喧嚣的浮躁”,为第四句;句是深化说明, 为第五句。所以语序为。 7(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树树皆秋色 (3)无限山河泪 (4)眉眼盈盈处 (5)岂不罹凝寒 (6)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

12、静无以致远 (7)示例: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 关无故人 8D 【解析】 诗人是拜托神话中的青鸟去探望。 9(1)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2)通“披”,穿 回答 挨饿受冻 (3)A 【解析】 “坐于堂侧阶”中的“于”为介词,译为“在”。A.介词,在;B.介词,向;C.介词,比; D.介词,对于。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晏子是一个了解民情,敢于并善于劝谏的人。景公是一个能听取、采纳正确意见,并能付诸行动的人。 10(1)AD 【解析】 A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B.描写的是春末夏初的景色;C.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D. 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E.描写的是秋末冬初的景色。 (2)示例:选 D 组,在“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两句中,运用了视觉、听觉描写景物。这里用 听到的黄鹂声来反衬涧边青草的幽静,表达出诗人对涧边幽草的喜爱之情。 (3)随 准确地写出了落花轻盈,溪流清澈平缓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