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8682118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年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年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年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年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答案】D 【解析】DNA的元素组成是:C、H、O、N、P,ATP的元素组成是C、H、 O、N、P;A叙述正确。反密码子是tRNA上能与mRNA上的密码子通过碱基 互补配对结合的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的,一个密码子(除终止密码子) 编码一个氨基酸,而一个tRNA一次只能转运一个氨基酸,由此可推知一 个tRNA上只有一个反密码子;B叙述正确。T2噬菌体由DNA

2、和蛋白质构 成,构成DNA的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C叙述正确。细菌是原核生物, 原核细胞中无线粒体;D叙述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以核酸为命题点,涉及组成细胞的物质和结构、基因 的表达、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等知识点。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答案】C 【解析】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转化生成的;A叙述正确。在成 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的进行非极性运输;B叙述正确。幼 嫩的细胞对生

3、长素敏感,成熟细胞则比较迟钝;C叙述错误。生长素浓 度增加到一定高度时,就会促进豌豆幼苗切断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 量的升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断细胞伸长的作用,由此可见 切断中乙烯的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D叙述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涉及到的知识点有: 合成生长素的原料、生长素的运输生理作用。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 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

4、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A 【解析】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相互转换,由此可推知输入的液体会从血 浆进入组织液;A叙述正确。若该浓度是兔的等渗溶液,则输入溶液 后,细胞内外液扔保持动态平衡,且人体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所占比重不同,注射的20mL的生理盐水到体内时不会平均分配;B叙述 错误。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小于细胞外液Na+的 增加;C、D叙述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及稳态的相关知识。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

5、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D 【解析】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过的地面,或者原来 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大致要经历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较 高的灌木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增加;A错误。物种丰富增 加,群落的空间结构更复杂;B错误。物种丰富增加,营养结构复杂度 加强,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及演替的相关知识点。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空 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Bc

6、(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Bc可以诱导更多 PrPc的转变为PrPBc,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 PrPc转变为PrP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答案】C 【解析】朊粒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是PrPc(一种无毒蛋白)空间结构 改变而成,结构改变,功能改变,进入机体后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 组中;A错误。肺炎双球菌为细菌,其增殖方式为二分裂;而朊粒的增 殖方式为PrPBc可以诱导更多PrPc的转变为PrPBc;B

7、错误。由题干 中“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 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B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可推知蛋白质空 间结构的改变可改变其功能;C正确。PrPc转变为PrPBc的过程为蛋白质 到蛋白质的过程,属于蛋白质结构的改变;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朊病毒的相关知识,以朊粒为命题点考查了 翻译,细菌的增殖,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

8、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答案】B 【解析】短指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在男性女性中发病率一 样;A错误。红绿色盲是伴X遗传病隐性遗传病,女病父必病;B正确。 伴X显性遗传女病多于男病,因为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获得显性基因的 概率大;C错误。隐性遗传病往往隔代交叉遗传。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 性遗传病,一般隔代遗传;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特点。 7(9分)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 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

9、组实验的温 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 为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 实验结果如下: 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 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 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 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 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 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 (

10、填“高 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 ;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 ,这 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 。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 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 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答案】(1)高于 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 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 光照 基质 (2)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 ATP和H(或者ATP和还原型辅酶II) 【解析】(1)光合作用的过程依据是否必需有光的参与可以划分为光 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其物质变化包括 水的光解和ATP的合

11、成,生成H和ATP,用于叶绿体基质中暗反应。C组 光照时间为67.5s,D组光照时间为135s,即 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 时间,但光合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由此可推知C组合成的有 机物量高于D组合成的有机物量。(2)本题探究不同光照处理下对植物 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其他条件和处理相同的情况下,A、B、C三组实验 的自变量是光照与黑暗交替的频率,因变量是光合产物的相对含量。由 A、B、C三组实验结果可看出,随着光照与黑暗交替频率的增加,光合 作用产物相对含量增加。C组光照与黑暗交替频率较高,光反应所生成 的H和ATP能够及时的利用及时的再生。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本题主要是考查实

12、验设计能力及对实验结果 的处理与分析,涉及到光合作用原理、过程、场所的等知识点。 8(11分) 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 (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 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 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 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 ,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 ,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 (填“催化”、“供 能”或“传递信息”)。 (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 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 动的调节属于 调节。乙酰胆碱属于 (填“酶”、“神

13、 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 结合才能发挥作 用。 (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 共同特点是 (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答案】(1)靶器官 灭活 传递信息 神经 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 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解析】(1)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属于器官,由此可知心脏是 肾上腺素的靶器官。激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肾上腺素作为激素,激 素只起调节作用,属于信息分子,作用为传递信息。 剪断迷走神经,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乙 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这个过程中,由神经元及 其释放的神经递质参与,因此心

14、脏活动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乙酰胆碱 属于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肾上腺素作为激素,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均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 挥作用。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点。 9(10分)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牌食物链 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2+3+4+5+6+7+8+9+10+ 11+12 个体 数 92 187 121 706962637264554239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类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

15、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 。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 (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 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 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 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 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答案】(1)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2)1:1:1 稳定 活动能力 (4)单向性 逐级递减 【解析】(1)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幼年个体、成年个体、老年 个体的比例,可分为三种类型,

16、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幼年(0+ 1+ 2+):400个,成年(3+ 4+ 5+ 6+ 7+ 8+):400个,老年(9+ 10+ 11+ 12):400个,故幼年:成年:老年=1:1:1,故稳定型,稳 定型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密度保持相对稳定。(2)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 活动性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 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特征中种群的年龄组成、种群密度,涉 及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知识点 10(9分)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 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 基因频率为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 Aa和aa的数量比为 ,A基因频率为 。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