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精编)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88681309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精编)(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第二单元,商鞅变法,BC2070-1046,BC771,西周,春秋,BC476,BC221-207,知识链接:先秦时期的历史,战国,秦朝,奴隶社会瓦解 封建社会形成,BC770,夏 商 朝 朝,东 周,阅读课文第一个标题的内容回答: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有哪些?,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两大趋势:分裂走向统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形成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局面。,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 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大发展,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第一讲,变法背景,1.经济 (基础):,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

2、,封建生产关系形成,一、改革变法的背景,铁犁牛耕,井田衰败,私田增多,土地私有,地主、自耕农,要求解放生产力,2.政治 (前提):,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政治改革,(1)世卿世禄选贤任能,奖励军功 (2)封邑制俸禄制 (3)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中央集权制,贵族政治,封建专制,3.军事:,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1)春秋:,争霸战争,(2)战国:,兼并战争,(3)改革变法的动力:,富国强兵,一、改革变法的背景,4.文化:,私学兴盛,百家争鸣,思想解放,法家思想为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1.春秋时期:,(1)齐国:管仲改革 “相地而衰征”,(2)鲁国: “初税亩” “履亩而税”

3、,公开承认土地的私有,二、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实质上承认土地的私有,奴隶主阶级改革,地主阶级改革,2.战国时期:,李悝,吴起,魏国李悝变法:,率 先 强 盛,楚国吴起变法:,成 为 强 国,公元前445年,)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 )推行“平籴法” )制定法经加强法制,1)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收回爵禄 2)强令旧贵族迁居 3)裁减冗员,节余养兵和奖励军功. 4)要求官员秉公执法,地主阶级改革,2.战国时期:,公元前386年,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1.改革的必要性,偏居关中,经济、政治、文化落后,2.改革的可能性,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1)有利条件:,君民认同法家学说,国君权力集中

4、,支持变法,民风质朴尚武,(2)机遇:,“三家分晋”削弱宿敌,“士人”追求建功立业,提供人才,(3)各国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归纳变法背景),时代背景:,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和大变革历史潮流(根本原因),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直接原因、目的),秦孝公重用商鞅(前提条件),法家思想为变法提供理论武器,归纳变法背景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施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出现

5、。新兴的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而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因此,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 秦国 商鞅,新气象 何处去 受重用,立志变法,变法纷起 变法图强,时代的发展把商鞅推上了历史舞台,变法的内容,“为秦开帝业”,第 2 讲,商鞅 (约前390年前338年),一、商鞅入秦,变法准备,2、初涉政坛,怀才不遇,1、出身贵族,热衷法家,3、投奔秦国,支持变法,问题探究:秦孝公为什么对尧舜等的帝王之道不感兴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呢?,(1)战国时代特征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2)王道即儒家治国理论(以礼治国,实行仁政),不符合时代要求。

6、 (3)称霸之道即法家思想(变法改革,以法治国),符合孝公称霸需要。,法家理论为指导 进行思想舆论准备,4、与守旧大臣辩论,守旧大臣: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商鞅: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秦孝公在朝堂上召开宫廷会议,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讨论。以甘龙、杜挚为首的旧贵族认为“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商鞅为实行新法,与他们展开了论战。经过对保守派的批判,商鞅宣传了变法的必要性和意义。,取信于民 令行禁止,5、南门立木(徙木立信),商鞅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说是如果有谁能把它搬到北门,就赏十金。老百姓对这事感到很奇怪,没人敢搬。商鞅便又下令说:“如果有人能搬就给五十

7、金。”有一个人来搬了,商鞅果真赏他五十金。,材料: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实行什伍连坐制;奖励军功;重农抑商; 实行县制;为田开阡陌封疆;统一度量衡。,二、变法措施及积极作用,废井田, 开阡陌,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保护了个体生产

8、,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便利赋税征收; 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严禁私斗),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也为人们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途径,废除世卿世禄制,废分封 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统治,二、变法措施及积极作用,打击了血缘宗法制度,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变法措施及积极作用,强化了基层管理,加强了专制统治,制定秦律,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9、,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的“焚烧诗书”的认识?,从当时来看,他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要更好地执行变法的话,就必须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要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就必须要排斥儒家;要排斥儒家,那么“焚烧诗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从历史长河来看,“焚烧诗书”损失了大量有价值的文化典籍。,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对商鞅变法内容的认识,对秦封建化起决定作用 最能说明其彻底性的是 对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起决定作用是 对后世影响

10、最深远的是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打击奴隶主贵族的措施,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废除分封, 推行县制,什伍连坐制,三、商鞅变法措施的特点,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实质是什么?,1、核心内容:鼓励“耕战”和实行“法治”,2、实质:废除奴隶主特权,建立地主阶级统治,与春秋战国时期其他国家改革比较,商鞅变法措施有何特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和变法的概况,管仲 改革,经济: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 军事:整顿和发展军备,初税亩,经济:“履亩而税”(594BC),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李悝 变法,经济: 实行“尽地力”; 推行 “平籴法”,政治:制定法经,吴起 变法,政

11、治: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收回三代以后的爵禄;强令旧贵族迁居,变相没收其土地;裁撤冗员,削减俸禄,奖励军功;严格吏治,(前356-前338),商鞅变法,措施最全面: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措施最彻底: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历时最久: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8年,推行力度最大:改变“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严惩旧势力,成效最明显: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但是,贵族保守势力不甘心失败,在变法进行过程中继续抵制破坏变法,比如太子的两个老师还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法禁。商鞅毫不退缩动用严刑重法坚决打击。太子是君嗣,不好动刑,就严惩太子的两个老师:

12、一个割掉鼻子,一个在脸上刺字,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改革比较,三、商鞅变法措施的特点,1、核心内容:鼓励“耕战”和实行“法治”,2、实质:废除奴隶主特权,建立地主阶级统治,3、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的改革。,4、影响最深远:不仅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对中国历史发展也有重大影响,材料一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于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是发明商君之少恩亦。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2)材料一如何评价商鞅?这

13、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认为商鞅“天资刻薄”“少恩”。 这一观点不正确。以个人品行来评价商鞅不够客观,过分强调个人品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请回答: (1)材料二对商鞅变法持何态度?如何看待“民以殷盛”的说法?,完全肯定商鞅变法的作用。 “民以殷盛”是过分夸大的溢美之词,但它说明变法确实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

14、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持否定态度。“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遂灭”指奴隶制被废除。,(3)材料三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态度?“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材料四 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取得大的成功。变法是一场封建化运动,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

15、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网民“草根学者”的转帖,(4)材料四作者肯定商鞅变法的最主要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所废除的“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依据:顺应时代潮流。 制度:井田制、分封制、世卿世禄制。,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变法影响,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惩治)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第二天),秦人皆趋令。 史记商君列传,说明:改革的阻力来自上层;打击了贵族守旧势力;商鞅具有巨大的勇气和斗争精神;通过严刑峻法推进改革,树立了变法的权威。,请思考:这一事件说明了什么?,一、商鞅变法的结果,一、商鞅变法的结果,

16、(2)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1)守旧势力对新法的抵制、破坏与反扑。,1、商鞅因变法而死,2、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史记,政治:,县制、什伍制、连坐法等,打击并瓦解了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经济:,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等,废除旧的生产关系,确立土地私有制,激发农民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增强了国力,农业生产发展,实力增强,军事:,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奖励军功、禁止私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