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河北)50610-区域经济学-任务二-[参考答案]

上传人:95****64 文档编号:88667745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开(河北)50610-区域经济学-任务二-[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开(河北)50610-区域经济学-任务二-[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河北)50610-区域经济学-任务二-[参考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经济学-任务二-辅导资料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第1题 经济学家罗默认为()_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a. 内在的 b. 引进的 c. 独创的 d. 外在的 正确的答案是:内在的第2题 ()_的创新理论是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a. 杜能 b. 内尔森 c. 韦伯 d. 熊彼特 正确的答案是:熊彼特第3题 区域_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a. 经济倒退 b. 经济增长 c. 经济滞涨 d. 经济危机 正确的答案是:经济增长第4题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由

2、()_著名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首先提出的。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日本 正确的答案是:法国第5题 1940年()_在他的著名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中对三次产业作了详细的划分。a. 韦伯 b. 杜能 c. 胡佛 d. 克拉克 正确的答案是:克拉克第6题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地区生产()_为基本前提。a. 人工化 b. 智能化 c. 专业化 d. 科学化 正确的答案是:专业化第7题 区域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的区位()_问题。a. 定位 b. 地理 c. 选择 d. 合理 正确的答案是:选择第8题 1826年()_在孤立国一书中首次对区位问题进行了研究。a. 韦伯 b. 胡佛 c.

3、杜能 d. 廖什 正确的答案是:杜能第9题 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者是()_。a. 杜能 b. 廖什 c. 胡佛 d. 韦伯 正确的答案是:韦伯第10题 区域产业布局的最新研究进展是()_区理论的出现。a. 新农业 b. 新经济 c. 新工业 d. 新产业 正确的答案是:新产业第11题 新产业区是一个由()_企业组成的地域系统。a. 中型 b. 小 c. 中小 d. 大型 正确的答案是:中小第12题 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_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a. 地方 b. 社区 c. 社区 d. 城市 正确的答案是:地方第13题 地区差异是引起贸易的基本原因之一,其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_学说。a

4、. 比较成本 b. 绝对成本 c. 绝对贸易 d. 比较利益 正确的答案是:绝对成本第14题 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基础是()_的比较成本学说。a. 大卫?李嘉图 b. 杜能 c. 韦伯 d. 亚当?斯密 正确的答案是:大卫?李嘉图第15题 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_禀赋理论。a. 资源 b. 技术 c. 资金 d. 要素 正确的答案是:要素第16题 生产要素禀赋是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_程度。a. 贫乏 b. 丰富 c. 丰裕 d. 贫瘠 正确的答案是:丰裕第17题 规模经济是指产出水平的增长幅度()_要素投入增长幅度的经济现象。a. 等于 b.

5、大于 c. 约等于 d. 小于 正确的答案是:大于第18题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的目标必须经过()_阶段。a. 四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正确的答案是:三个第19题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是()_经济学家根据实践总结出来的。a. 美国 b. 中国 c. 法国 d. 日本 正确的答案是:日本第20题 ()_的要素禀赋理论为区域经济合作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a. 克拉克 b. 杜能 c. 韦伯 d. 俄林 正确的答案是:俄林第21题 在古典经济学中()_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a. 生产力 b. 资金 c. 劳动力 d. 科学技

6、术 正确的答案是:劳动力第22题 人力资本是劳动力的智力资本与()_资本的结合。a. 体力 b. 能力 c. 健康 d. 生产 正确的答案是:健康第23题 研究与开发学说是20世纪60年代()_经济学家格鲁伯、弗农等人提出的。a. 法国 b. 日本 c. 美国 d. 英国 正确的答案是:美国第24题 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_。a. 内尔森 b. 熊彼特 c. 赖宾斯坦 d. 赫希曼 正确的答案是:熊彼特第25题 熊彼特认为()_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a. 知识 b. 能力 c. 科技 d. 创新 正确的答案是:创新第26题 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_是创新的主体。a.

7、团体 b. 国家 c. 个人 d. 企业 正确的答案是:企业第27题 ()_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于1987年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a. 日本 b. 美国 c. 英国 d. 法国 正确的答案是:英国第28题 1968年()_经济学家理查德?库珀首次系统阐述了国际相互依赖理论。a. 法国 b. 日本 c. 英国 d. 美国 正确的答案是:美国第29题 工业贸易合作包括合作双方在制造业领域的生产合作和()_贸易合作两个方面。a. 出口 b. 加工 c. 技术 d. 进口 正确的答案是:加工第30题 1987年我国第一家证劵公司在()_。a. 广州 b. 深圳 c. 上海 d. 北京 正

8、确的答案是:深圳第31题 当前的中国正经历两个转变即从指令性经济向()_转变。a. 商品经济 b. 市场经济 c. 自然经济 d. 计划经济 正确的答案是:市场经济第32题 国际上最通行的城市确定方法是根据人口()_的规模来确定。a. 数量 b. 集聚 c. 生长 d. 居住 正确的答案是:集聚第33题 城市化地区是()_1950年最早使用的一个概念。a. 日本 b. 美国 c. 中国 d. 英国 正确的答案是:美国第34题 农村与()_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a. 农业 b. 手工业 c. 工业 d. 市场 正确的答案是:农业第35题 ()_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a. 市场 b. 农业

9、 c. 工业 d. 手工业 正确的答案是:工业第36题 ()_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首次提出了中心地理论。a. 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法国 正确的答案是:德国第37题 ()_于1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作了补充。a. 艾萨德 b. 廖什 c. 韦伯 d. 杜能 正确的答案是:廖什第38题 ()_研究了在人口分布不均匀条件下的中心地模式。a. 韦伯 b. 廖什 c. 杜能 d. 艾萨德 正确的答案是:艾萨德第39题 于洪俊和宁越敏教授在他们的著作城市地理概论中介绍了()_地理学家贝里提出的城市规模分布模式。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法

10、国 正确的答案是:美国第40题 世界能源结构随社会()_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a. 科学 b. 政治 c. 生活 d. 经济 正确的答案是:经济第41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_比重明显偏高a. 气体能源 b. 液体能源 c. 固体能源 d. 电力 正确的答案是:固体能源第42题 德国学者( )_ 等创立了古典区位理论。a. 克里斯?塔勒 b. 韦伯 c. 杜能 d. 廖什 正确的答案是: 杜能, 韦伯第43题 艾德加?胡佛构造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即:a.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b. 生产的完全可分性 c. 生产要死的不完全流动性 d. 生产的不

11、完全可分性 正确的答案是: 生产要死的不完全流动性, 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第44题 胡佛在其区域经济导论一书中,最早构建了一个区域经济学体系,这个体系包括( )a. 区域发展问题 b. 区域政策问题 c. 区域的空间结构及变化趋势 d. 工业部门结构 正确的答案是: 工业部门结构, 区域的空间结构及变化趋势, 区域发展问题, 区域政策问题第45题 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即( )a. 区域关系理论 b. 区域贸易理论 c. 区域政策理论 d. 区域发展理论 正确的答案是: 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关系理论, 区域政策理论第46题 目前区域经济学形成了三大流派( )a

12、. 新经济地理学派 b. 新制度学派 c. 区域管理学派 d. 区域发展学派 正确的答案是: 新经济地理学派, 新制度学派, 区域管理学派第47题 以( )_ 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a. 胡佛 b. 杜能 c. 克鲁格曼 d. 腾田昌久 正确的答案是: 克鲁格曼, 腾田昌久第48题 区域管理由三部分组成,即( )a. 环境管理 b. 社会管理 c. 人口管理 d.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正确的答案是: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人口管理, 环境管理第49题 自然资源的特点有( )a. 可生性 b. 稀缺性 c. 区域性 d. 自然性 正确的答案是: 稀缺性, 区域性第50题 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 )a. 资源缺乏型型 b.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综合型 c. 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 纯自然资源型 正确的答案是: 纯自然资源型,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综合型, 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资源缺乏型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