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634799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临沂第二十四中学 李东英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第一单元世界人口的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即城市就是人口集中区域,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区域。另外,城市化还与第一单元的人口迁移密切相关,大量人口从乡村迁往城市是城市化的一个方面,如果迁移方向相反,则为逆城市化。本节需要准备的知识有初中地理七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中的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还有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如曲线的斜率)以及人口迁移等有关内容。本节学习内容在本单元中地位十分重要

2、,既是对第一单元知识的回顾应用,也是学习城市区位的知识铺垫。【课程标准】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的发展;2.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二)过程与方法运用相关图表资料,能讨论和分析城市的变化,进一步理解城市化过程和特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树立人类与自然协调一致、共同发展的意识。【重点、难点】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和特点【教学方法】分组合作学习、互动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学生观看视频材料,老师准备。教师:这组图片和这首歌曲向我们们展

3、示了我们临沂城的近代发展变化情况,这个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的确,我们临沂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园林城市。听着真名多美好的称号,我们不禁会想:城市是如何起源的,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接下来,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观看视频材料,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高效课堂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我们先来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师生共同明确重点、难点。师问:人类出现的时候就有城市吗?引出城市的起源板书: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一)城市的起源预学展示:指导学生对照图找出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之

4、后分析这些地区的分布规律和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共同特点。期间,学生展示预习成果,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承转: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农业,农业发展了,农产品就有了剩余,顺着这个思路,同学们接着往下看图说明城市的产生过程。启发:城市产生了,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二)城市的发展大屏幕展示讨论的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解决,之后小组展示成果。学以致用:学案P30第1、2题承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城市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具体表现呢?大屏幕展示图表,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城市的表现:4个方面。板书:二、城市化1.表现:4个教师:在这4个表现中,你认为可以把哪一个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学

5、生答出,教师解析:举中国和美国的数字例子之后指出: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城市化水平。板书:2.标志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城市起源于乡村,那么乡村转化为城市的过程就叫做城市化,这些转化可以分解为3个方面来理解。板书:3.概念教师:这个小组表现很好,请坐。下面全体起立,拿起课本,齐声读出第32页的最后一段内容。承转:当代世界城市化还表现出哪些新特点呢?大屏幕展示,教师指导分析,小组展示。板书:4.特点教师先指导学生画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投影展示学生作品,照着图分析城市化进程,得出城市化的第一个特点: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承转:从图中可看出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

6、平始终高于发展中国家,这就反映了这两类国家间的城市化存在差距,而且这个差距还在越来越大。大屏幕展示:特点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距加大承转:不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差异,而且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展示图片,教师引导分析:拉丁美洲不少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而亚洲和非洲国家则普遍较低。教师:世界城市化还有什么新特点呢?同学们看大屏幕图,小组间讨论,分组展示。特点3.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教师出示太空拍摄全球夜间灯光图,找出顶光最亮的3个区域,指出这和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相一致。学以致用:学案P30第3、4、5、6题承转:这些题目,同学们做得非常好。

7、下面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了哪些内容。教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那学得怎样呢?我们当堂检测一下。学案P30第7题学生阅读学习目标进行预习交流与展示学生思考问题,分组讨论,小组抢答完成。小组展示在黑板上,老师点评,其他学生纠错、巩固。学生小组抢答,并指导分析答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教师抛出问题,学生思考,小组抢答。学生齐读课文,加深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和标志。学生在纸上作图,教师展示作品,学生思考问题。教师出示表格,学生分组讨论并填表。较简单,学生很快得出特点3.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学生对着大屏幕的知识框架,自主说出所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阅读加深了解。让学生了解,能力要求不高。形成竞争意识,达成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起到当堂学习当堂巩固的效果。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抢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学以致用,当堂达标,巩固所学。探究学习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二、城市化课堂小结当堂达标第4页 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