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633650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味端午,传承文明迎园小学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一、项目设计背景二、活动项目设计【项目一】端午习俗大探秘1、“端午奇缘话习俗”集体班会活动2、“悠悠端午情”诗词传唱活动【项目二】端午美食大荟萃1、“端午美食”图片展2、“粽香浓情”小调查【项目三】端午才艺大比拼1、“五彩香囊感亲恩”活动2、“巧手裹粽传情意”活动三、项目实施后的成效和反思一、项目设计背景由中宣部等联合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源。要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 2008年起,国

2、务院新修定的法定假日中,五一长假被取消,而分别增设了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四个假日。法定这些节日为假日,其实就是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学生们崇尚过洋节,对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已经越来越淡漠,对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传统更是知之甚少。让学生走近传统节日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成了学校迫在眉睫的任务。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习惯。而我校所在的社区、街道,每年端午之际都会组织居民开展话传统包粽子比赛,这也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便利的资源。所以我们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究

3、,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享受传统风俗带来的温馨和快乐,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培养其探索创造精神。二、活动项目设计【项目一】端午习俗大探秘适合对象:一至五年级学生活动目标:1、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民间过端午的习俗,加深对端午节的认识。2、通过活动了解爱国诗人屈原,领略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活动地点:校园、家庭活动内容:1、举行一次“端午奇缘话习俗”集体班会活动在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一次以“端午奇缘话习俗”为主题的集体班会活动。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别称、来历传说、民间习俗等,让学生对端午的传统文化及爱国诗人屈原有一

4、个初步认识。除此还通过听听端午歌谣、欣赏端午漫画、赛龙舟视频等,从而激发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主题活动中来。2、开展一次“悠悠端午情”诗词传唱活动通过搜集资料,学习一至两首有关端午的诗词、童谣,并能说说它的含义,以班级为单位交流端午诗词,选择若干首经典诗词进行诵读传唱,让学生更深地领略端午文化内涵。活动任务:提示:“端午由来风俗”小调查。端午诗词大传唱。 任务一:通过互联网,与访问、网上搜索开展端午风俗的小调查:端午节具体指哪一天?_有多长的历史了?_端午节是还有些什么别称?_端午节和屈原有什么关系?_你还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传说?_人们过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_任务二:我搜集到的端午诗词是:_它的

5、意思是:_在传唱端午的诗词中我感受到了:_知识要点:1、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别称有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2、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3、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插艾或菖蒲,系长命缕,饮雄黄酒,做香囊,赛龙舟等等。思考作业:以小队为单位,搜集与“端午”相关的资料与图片。设计一份“端午文化”小报。【项目二】端午美食大荟萃适合对象:三年级学生活动

6、目标:1、通过调查、参观等,让学生感受端午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增强民族自豪感。2、增进学生对文化传统知识的探究心理,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活动地点:学校活动内容:1、“端午美食”图片展根据学生搜集到的端午美食图片及资料,举办一次“端午美食”图片展,并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让学生感受端午文化的别样含义和渊源历史,并为父母介绍一二种自己最感兴趣的端午美食。2、“粽香浓情”小调查组织学生围绕粽子的形状、品种、营养等开展“粽香浓情”小调查,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活动任务:提示:举行图片展览,组织学生参观。 组织小调查交流。 统计最受欢

7、迎的粽子品种任务一: 我搜集到的端午美食是:_流传食用地方_它在端午节食用的含义是_任务二: 我知道粽子的形状有:_粽子的品种 营养价值_ _ _ _我最喜欢的粽子品种是_理由是_任务三:统计班级中最受欢迎的粽子品种。知识要点:1、除粽子外,在各地有许多端午风俗美食,在学生调查时也可鼓励学生了解一下其食材,以便了解它的营养健康价值。2、因地区、材料以至粽叶的不同,使粽子的形状、品种存比较大的差异,我们在选择粽子时除了考虑它的口味外应注重其营养价值。思考作业:根据你调查了解的粽子的品种,请设计一款美味又营养的粽子配料。【项目三】端午才艺大比拼适合对象:四、五年级学生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学

8、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审美能力。2、让学生在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气息中,享受传统风俗带来的温馨和快乐,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活动地点:学校、家庭、社区活动内容:1、“五彩香囊感亲恩”活动 了解香囊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材料,指导学生精心设计,亲手制作一枚香囊,在小组内展览,然后在端午节之际送给妈妈传达深深的感恩之情。2、“巧手裹粽传情意”活动调查认识粽叶,了解包粽子的方法与步骤,亲手学包粽子。邀请社区老党员、祖辈家长一同参与,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包粽子,并将粽子送给社区的孤寡老人,传递浓浓的端午情。活动任务:提示:了解妈妈的喜欢的颜色,制作一枚香囊。 调查社区内的孤寡老人,组织一次送粽子假日小队活动

9、。 任务一我调查到妈妈最喜欢的颜色是: 我准备的制作香囊的香料是:_这种香料的功效是:_制作香囊的过程中,我的感受是:_我想对妈妈说:_任务二:学包粽子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 _知识要点:1、香囊的制作要点: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动物形等剪下相对的两片,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翻过来,塞入香料,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2、香囊的传统寓意:清香、驱虫、避瘟、防病、致爱,因功能不同塞入的香料也不同。3、布料的选择、针线缝合的技术水平也会直接影响香囊的制作精美程度,可让学生请妈妈或奶奶事先给予必要地指导。4、粽子的制作方法:将糯米淘洗干净,粽叶洗净将粽

10、叶折成漏斗形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及馅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思考作业:在祖辈家长的指导下,学会如何煮粽子。注意事项教师应注意事项:1、各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精心设计、认真组织、积极落实,在学校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上,做到班班有特色,有活动方案;队队有特色,有活动成果。 2、开展活动要立足学生实际,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组织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获得民族精神的真切感受。 3、及时总结活动经验,充分利用地域教育资源,将“

11、品味端午,传承文明”活动作为学校的特色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4、做好与社区、家庭的沟通、协调工作,为活动的顺利提供保障。学生应注意事项:1、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活动中要注意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争取他们对活动的支持、配合与指导,同时要发挥小辅导员的作用 。2、学生在活动中要注意出行的安全及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确保活动顺利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评价1、端午习俗大探秘评价单:评价内容我的表现我按照要求,认真开展小调查我积极参与交流调查结果同学交流时我也能认真聆听我能诵读二首端午诗词我和伙伴分工合作完成了小报2、端午美食大荟萃评价单:评价内容我的表现优秀一般需努力我按照要求,认真开展小调查我积极参与交流调查结果同学交流时我也能认真聆听我能识别粽子的形状和品种我设计了一种美味又营养的粽子3、端午才艺大比拼评价单:评价内容我的表现优秀一般需努力我认真聆听老师讲解香囊制作方法设计制作出一款妈妈喜欢的香囊知道粽子的制作方法并学会包粽子学会了煮熟粽子和伙伴一同把粽子送给孤寡老人2、总结性评价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1)通过交流,对活动中的总体表现进行总结,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