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材料面层健身步道要求发布稿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633583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成材料面层健身步道要求发布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合成材料面层健身步道要求发布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合成材料面层健身步道要求发布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合成材料面层健身步道要求发布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合成材料面层健身步道要求发布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成材料面层健身步道要求发布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成材料面层健身步道要求发布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97.220Y55团 体 标 准 T/ CSVA 0102-2017合成材料面层健身步道 要求Synthetic Surface Fitness Trail Requirements 2018-04-20实施2018-04-20发布 中国体育场馆协会 发布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选址要求25建设要求26基础要求27标识要求28辅助设施要求39景观要求310性能要求311安全要求512检测与验收513交付714使用说明7合成材料面层健身步道 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材料面层城市健身步道的选址要求、建设要求、基础要求、标识要求、辅助设施要求、景观

2、要求、性能要求、安全要求、检测与验收、交付和使用说明。本标准适用于以合成材料作为面层的健身步道,其他类型的步道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31.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4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4部分:体育运动符号 GB/T 10654-2001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

3、的测定GB/T 15566.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7部分:运动场所GB/T 16422.2-1999 塑料实验事光源暴露试验方法_第2部分:氙弧灯GB 18587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GB/T 22517.6 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 第6部分:田径场地GB/T 23991 涂料中可溶性有害元素含量的测定GB/T 29614 硫化橡胶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测定GB/T 29786 电子电气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B/T 33345 电子电气产品中短链氯化石蜡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GB 50420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CJJ 37

4、-20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步道 trail可供人安全行走的道路。3.2健身步道 fitness trail依托公园、绿地、广场、居住区等公共空间建设,供人们进行散步、健步走、跑步等运动的步道。3.3合成材料面层健身步道 synthetic surface fitness trail用高分子合成材料作为面层铺装的健身步道。4 选址要求4.1 依据景区、城市、公园、居住区规划,主要结合群众的健身需求和体育设施布局,合理选择健身步道的位置。并与现有的自然条件和环境、风景地貌相协调,避开交通干道。4.2 应具有较好的交通便利性、可通达性并相对封闭。

5、步道的起终点靠近公园、绿地、居住区等的主要出入口,便于群众使用。4.3 应合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条件,少占其他用地。5 建设要求5.1 公园健身步道的长度宜不小于3000 m,居住区健身步道的长度宜不小于200m。5.2 健身步道宽度宜为1.5 m3.0 m。单向通行步道宽度应不小于1.5 m,双向通行步道宽度应不小于2.5 m。5.3 健身步道上方2.5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5.4 应视野宽阔,具有连续慢行通过的可行性。5.5 应有良好的采光通风、绿化效果。6 基础要求6.1 混凝土基础的强度应不小于C20,基础层的密实度应不小于90%,平整度用1m直尺测量配合游标塞尺间隙应不大于2mm;坡度

6、应符合面层坡度的要求。6.2 对特殊路基,应查明情况,分析危害,结合当地成功经验,采取相应措施,增强工程可靠性。可参照CJJ 37-2012的要求设计基础。7 标识要求7.1 城市健身步道应设置步道信息标识、里程标识、科学健身指导标识,以及指向标识和警示标识。各类标识应统一规范、清晰、简洁、尺寸适中,符合GB/T 10001.1、GB/T 10001.4和GB/T 15566.7的相关要求。7.2 步道及所属区域内的安全、消防、道路交通标识应按相关国家标准执行。7.3 标识设计时应参考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国家标准的元素构成,采用与当地文化相一致的设计风格,以形成统一的形象景观系统。7.4 信息标识

7、用于提供步道概况、里程信息、服务设施信息、科学健身指导信息、管理信息、活动信息等。7.5 指向标识用于标明城市健身步道方向和线路。通常用图形并配以简单文字进行说明,以箭头加文字或图形的方式来表示目的地的方向、距离等。可将指向标识与里程标识合并设置。7.6 警示标识用于标明警示和禁止事项。在特殊地段、危险地点处,应标明可能存在的危险及其程度,并在其之前10 m50 m处提前设置。7.7 各类标识应能明显区别于道路交通及其它标识,同时不应影响其他相关道路交通及其他标识的使用。7.8 步道里程标识宜每50 m100 m设置一处。8 辅助设施要求8.1 宜设置方便健身者的辅助设施,具体设施应符合表1的

8、要求。表1 健身步道辅助设施配置要求辅助设施步道长度LL1000m1000mL3000mL3000m休憩设施休憩椅凳休息站环卫设施厕所垃圾箱科学健身指导设施科学健身指导宣传栏多媒体科学健身指导设施智慧化功能设施信息标识步道使用说明、维护保养说明全民健身知识展示全民健身使用手册步道形象展示小广场健身路径救护设施安保设施商业设施 停车场注: 必配辅助设施用表示,建议配备辅助设施用表示,选配附属设施设备用表示8.2 主要出入口应设置在步道线路的起终点处,其他出入口宜设置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8.3 休息站可设置在健身步道的起终点处,并具备更衣室、临时储物、电源等功能。8.4 休息椅凳应符合GB 504

9、20的相关规定。8.5 环卫设施应符合GB 50420和CJJ 14的相关要求。8.6 智慧化功能设施可包含智能计步、里程数、能量消耗、配速,计时、运动路线选择、点标感知、定位、音乐随行、语音播报、科学运动处方、健身视频、社交分享等功能。9 景观要求9.1 健身步道的景观设计宜充分体现地域文化、人文关怀、自然环境,形成方便和舒适的道路空间。9.2 绿化和景观设计应符合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城市美化等要求,量力而行,并应与沿线城市风貌协调一致。9.3 健身步道应避免大量挖填,应保护天然植被,宜将步道和自然风景融为整体。9.4 健身步道景观应以宜人尺度设置各种景观要素。景观设施应以休闲和舒适为主,绿

10、化配置应多样化,铺砌宜选用当地材料。10 性能要求10.1 平整度10.1.1 健身步道路面平整,没有明显的坑洼、积水、碎石等障碍物,适宜使用者进行运动锻炼。10.1.2 使用2 m工程测量尺,配合游标塞尺进行测试,工程测量尺下间隙不大于3 mm。不应有明显的台阶,接缝高度差不大于2 mm。10.2 坡度健身步道横向坡度应不大于0.5 %;纵向坡度与所在场所道路坡度一致。10.3 转弯半径应具有一定的转弯半径,宜避免锐角和直角。10.4 性能10.4.1 弹性材料的主要运动性能包括冲击吸收、垂直变形、抗滑值、拉伸性能。运动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 合成材料面层健身步道运动性能要求性能指标三级二

11、级一级厚度 mm5-99-1313冲击吸收/%102035垂直变形/mm0.50.50.5抗滑值474747邵氏硬度(邵A)/度454545拉伸强度/MPa0.40.50.5扯断伸长率/%404040阻燃性/级I级I级I级耐候性1200h人工天候老化试验后,面层材料的邵尔硬度(邵A)、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仍应符合本要求。注:该项仅作为合成材料出厂型式检验内容,不作为竣工检测要求。10.4.2 三级性能健身步道适用于散步,二级性能健身步道适用于散步、健走,一级性能健身步道适用于散步、健走、路跑。10.4.3 为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合成材料的环保性能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 合成材料面层健身步道

12、中有害物质限量项目指标有害物质含量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DBP、BBP、DEHP、 DNOP、DINP、DIDP)总和/(g/kg) 2.018种多环芳烃总和a/(mg/kg) 50苯并a芘/(mg/kg) 1.0短链氯化石蜡(C10-C13)/(g/kg) 1.5铅(Pb)/(mg/kg) 50镉(Cd)/(mg/kg) 10铬(Cr)/(mg/kg) 10汞(Hg)/(mg/kg) 2有害物质释放量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mg/(m2h) 2.0甲醛/(mg/(m2h) 0.05苯/(mg/(m2h) 0.05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总和/(mg/(m2h) 0.5注:a18种多环

13、芳烃的具体名称:萘、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j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苯并e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芘。10.5 外观健身步道表面应无裂痕、无分层、粘接牢固,无空鼓。场地的标志线应清晰,无明显虚边,颜色宜为白色。11 安全要求11.1 公园健身步道的管理者应制定步道安全手册、使用者规章准则等并设置在步道的入口处,并宜制定步道日常维护计划和大型维护计划,保证步道的安全使用。11.2 步道线路及活动场地应满足运动健身安全要求,预留足够的无障碍区,邻近水面、陡坎等不安全区域应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11.3 对某些特定或限定的人群不适用时,如需要人照管的老人、幼儿、病人、残疾人等,应予以安全警示。11.4 需要对运动锻炼的人数和质量进行限制时,应予以安全警示。11.5 需要对竞技练习、特殊技巧等运动形式或运动强度的锻炼进行限制时,应予以安全警示。11.6 安全警示标志或文字、图案应醒目清晰、易于识别,坚固和耐久。11.7 其他需要警示的内容和事项,应予以安全警示。11.8 步道两侧不应有尖锐、凸凹等容易引起伤害的障碍物。11.9 有夜间使用要求的步道应设置照明系统,路面水平照度不小于50 lx。12 检测与验收12.1 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