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今戒论安全-0古代的安全文化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633536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训今戒论安全-0古代的安全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训今戒论安全-0古代的安全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训今戒论安全-0古代的安全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训今戒论安全-0古代的安全文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训今戒论安全前言 古代的安全文化古代的安全文化,博大精深。古人惜墨用词审慎,寥寥数语,胜过长篇大论,不失为“警世良言”,古往今来,广为流传而铭刻于心践于行。作为安全文化,古为今用,古训今戒,借前人的教训,策我们的践行,不失为一剂安全教育的良方,值得当今我们安全管理工作借鉴。我们常说: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有备无患、未雨绸缪等等,乃至亡羊补牢都是借用古人的安全理念,把“防范”放在安全工作中首位,不管是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内保安全、行驶安全乃至日常生活等等,只要涉及安全字眼,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在我们脑海里先建立一个“安全意识”,养成“事先防范”的良好安全行为习惯,。古时有很多安全方面的警示良言,并

2、非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借表面现象,揭内部根源,往往一句话就引申出很多深奥的道理,治国、治世、治德、治疾,道理相通均可相互借鉴。汉代司马相如著谏猎书云: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意思是:明白人(有见识得人)在事物还没有发生之前,就预想到将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危险出现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规避危险的方法,而不是等到事情发生再去寻求对策。清代朱用纯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意思:在还未下雨前,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不要渴了才想起挖井。亦即不管要干什么事情,首先要着眼于长远,居安而思危。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

3、之烟焚。意思:千里长的大堤,由于有一个小小的蚂蚁洞而溃决;一点小小的火星,可以使百尺房屋焚毁。喻在安全上,哪怕有一个小小的隐患不加以注意,定会酿成大祸。古代的安全文化格言还很多,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防范在先的重要性。值得我们每一个安全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细心研究,领会这些闪烁着古人智慧的安全文化,汲取精华,古为今用,更好地做好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在现代安全管理方面,各种安全规章、管理制度等多是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而制定。而这种用鲜血换来的条条框框,我们就不必再用鲜血去验证了!前人犯过的错误,我们要吸取,就不要再犯了,前车之鉴,利在千秋。古训今戒论安全收集了数十条古代的安全文化格言,原文译文对照,便于我们理解和记忆,同时也作为我们安全文化的再造和提升,让我们的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共创平安和谐。古训今戒论安全每期刊登1、2条古训,将以安全教育教材形式逐月发放,请妥善保管,在今后的安全教育、测试题中将会引用,备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