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简介概述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630949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带一路简介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一带一路简介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一带一路简介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一带一路简介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一带一路简介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带一路简介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带一路简介概述(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带一路”分析,一带一路挑战,Content,一带一路概述,一带一路背景,一带一路进程,1,2,3,4,“One Belt and One Road”,“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英文“One Belt and One Road”(OBAOR或OBOR)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是一个“经济带”概念,体现的是经济带上各城市集中协调发展的思路。 “21海上丝绸之路”则是基于历史,

2、着眼中国与东盟建立伙伴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为双方乃至本地区人民的福祉而提出的构想。,一带一路国际背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口、经济规模等数据,“一带一路”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不但让中国过剩的产能“走出去”,还将输出装备、技术、管理与标准,并通过与中亚在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增强能源与地缘安全。 “一带一路”中的“海上丝绸之路”第一步面向东盟,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串连起来,加强互联互通,以亚欧非经济贸易一体化为发展的长期目标。,国际背景,国

3、内背景,1,2,一带一路背景,1.中国与中亚、东南亚地区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是建设“一带一路”的经济基础。 1990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铁路在边境接轨,1992年投入运营,从中国到欧洲之间第一次有了联通的铁路运输,这使人们再次回想起古代的丝绸之路,被冠以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名字,然而开通初期对沟通沿桥各国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人们对其关注便逐渐下降,这是由于当时的客观条件造成的。当时苏联刚解体不久,中亚国家正经历严重的经济危机,国民生产总值大幅下降。1992年,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贸易额仅4.6亿美元。 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尤其是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国西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与20多年前相

4、比已有了本质的变化。中国与中亚地区经济合作不断加强。2012年,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贸易额达到了460亿美元,增长了100倍。未来中国与中亚地区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将不断深入,内容将更加丰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国际背景,中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额(1992-2011)(单位:亿美元),注:1992-2001 年数据来自转引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002-2011 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东盟10 国总面积约448 万平方公里,2012 年人口约6.86 亿人,GDP 为2.32 万亿美元。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密切,2010 年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并与新加坡单独建立了中新自由贸易区。,3月28日,中国外

5、交部长王毅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言时表示,要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版和RCEP谈判,争取在年底前达成协议,我们要不断地提升双方经贸合作的水平,继续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努力实现双边贸易额今年达到5000亿美元,2020年达到10000亿美元的目标。,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山水相连, 共同享有长3300 公里的边界线,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并已开辟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中南半岛国家与我国有着漫长的陆地边界,我国南海地区深入东南亚,整个东南亚地区形成一个巨大的弧形环绕在中国的南部,这种特征使它对我国华南地区的稳定有着重要影响。,二.建设“一带一路”的

6、地缘优势,三.建设“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中亚作为丝绸之路的枢纽,中国历史上与中亚地区有着密切交流,各民族曾经在这一地区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漫长璀璨的历史中,东南亚诸国一直扮演的是属国以及睦邻的角色,一直与中原政权有着密切的交往,四.建设“一带一路”的现实需要,由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关大国近年来纷纷提出了针对这一区域的构想,影响较大的有日本的“丝绸之路外交”、俄印等国的“北南走廊计划”、欧盟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和美国的“新丝绸之路”。 在区域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大国丝绸之路竞争日趋激烈的景下,中国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主要国

7、家,有必要提出自己的丝绸之路。,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确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仅以钢铁、电动汽车和电力为例,2002年中国钢铁产能为1.8亿吨,到2012年底已逾9亿吨。据说现在每顿钢铁的利润已不到5毛钱。这些年电动汽车一直未能真正普及,目前我国库存量逾2300万台。我国电力总装配量是10万千瓦时,但2013年总的用电量不会超过5.2万千瓦时,过剩接近100%。中国的船舶制造、电解铝产业情况都类似,产能严重过剩。对化解过剩产能的各项措施,除消化、整合、淘汰以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跨国经营能力,向需要这些产品和技术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转移。过剩产能对中国也许是包袱,是负

8、担,但是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很可能就是他们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和生产能力,而且潜在的市场很大。,五.产能严重过剩,六.领土争端问题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需要妥善解决南海争端,创建搁置争议、合作建设的环境和气氛,以合作代替争斗。一则,要与争端当事国进行对话协商,增加合作的共识;二则,要加强与东盟组织的协商,在落实好南海行为宣言的基础上,尽早完成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签署协议,推动落实。2015年是中国东盟海洋年,要利用好这个契机,就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制定行动计划。,七.“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其实是基于“一带一路“基础国家海外投资的一种坊间说法,官方并无此名

9、目计划,“马歇尔计划”无论是计划本身还是词语都有一种霸权思维隐匿,会让外界误认中国别有用心。 所谓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因与美国60多年前的“马歇尔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被民间和市场视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承担贷款风险,企业输出过剩产能,人民币国际化,三位一体。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是中国资本和产能输出计划的载体。“一方面是中国有过剩产能和过剩外汇资产;另一方面是新兴市场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欠缺,中国利用积累的外汇储备作为拉动全球增长的资本金,同时通过资本输出带动消化过剩产能,成为了一个一石二鸟的。”虽然“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概念只是坊间的提法,但在国家层

10、面,上海自贸区试验、“一带一路”、等策略均已经实质性启动,有智库认为,金砖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丝路基金标志着“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启动。 二者都是崛起的力量试图利用经济手段实现对外政策目标,当然也包括支持国内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资助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赋予北京成为亚洲最重要力量的影响力。,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共计划 (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第二次世界大戓结束后美国对被戓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 劣、协劣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亍1947年7月正式启劢,幵整整持续了4个财 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 织(OECD)总兯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 援劣合计130亿美元。,八、共创美好未来,“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只要沿线各国和衷共济、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够谱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让沿线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的成果。,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