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630639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式英语的形成原因浅析摘要导致中式英语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汉语思维和表达惯式的影响,以及欠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从两种语言的语汇选用、句法结构两方面揭示汉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关键词中式英语 形成原因 词汇 句法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 把汉语的语言规则运用到英语语言之中, 受汉语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干扰而说出或写出的措辞不当,语法欠通的英语,被外国人冠以Chinglish 的名称。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通过对英语教学中学生常出现的汉式英语加以列举,并浅析原因。一.语汇的错误1生搬硬套中式英语常常因为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英语的本意, 完全依赖中文字面意思,

2、生硬地逐句进行机械的转换,于是就出现了照本直译的中式英语,给人累赘之感。比如,中国学生会将办学校“run a school”说成“do a school”,将书房“study”说成“studyroom”。 2 缺乏词汇的灵活运用能力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死记硬背单词意思,没有真正掌握英语词汇的内涵, 不会根据说话场合灵活选用适当的词语准确表达意思。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只要在日常的学习中多留心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学会地道的表达方式,慢慢就会培养出灵活运用词汇的意识,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3 生造词语有的学生在汉英翻译时,对语言之间的差异根本不加思考,直接将马路“road”译成“horse r

3、oad”, 将一大早“early in the morning”说成“a big morning”,从而出现非常荒唐、可笑的英语。二。句法的不当1 英汉语句成分的差异(1) 名词使用的误区汉语动词普及,英语名词却占优势。有些学生写的句子虽然在语法上挑不出什么毛病,但动词过多,结构松散,表现乏力。究其原因,学生们普遍轻视了名词的语用功能。其实,在英语中若名词得以妙用,句子会显得生动、流畅、简洁,可谓是“名”正才能言顺,试比较例句中前后不同的表述:She was so jealous that she became mad.(cf. Jealousy drove her mad.)从上述例子可以看

4、出, 改成名词后的句子显得更简练、地道,富有一种难以言状的隐性表现力。要摆脱汉式英语中多动词的困扰,就得走出传统的语法功能的局限,寻求其丰富多彩的表达特色。(2)“介词”意识的缺乏英汉两种语言还存在一个差别, 汉语是一门多用动词的语言,而英语则是倾向多用介宾短语。介词虽属虚词,在英语中却是重要的“功能词”。离开了介词,实词就会变得空泛、孤立无援、难以产生意义。然而,中国学生在写作时常常忽视介词,这也是造成中式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2 被动语态,倒装语句使用少英语学习者应该了解, 英语中被动语态和倒装句的使用要比汉语多。熟练地运用这两种句式会使英语更加地道,避免出现汉式英语。3句型转变少中国学生在

5、英语的运用中,很喜欢用动词“make”构成的一个词组“make sb. do sth.”,因为在汉语中也存在相同的表达结构,所以凡是语句中出现这一意思,都千篇一律的使用这一词组,导致了贫乏的汉式英语。例如:(1)His bad score made me know that he did not work hard.(cf. His bad score told me that he did not work hard.)(2)Hard work made me finally achieve success.(cf. Hard work enables me finally to succe

6、ed.)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这些句子在汉语表达中都是同一形式, 可是在英语中却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把句义更生动、多样地表达出来。4 英汉表达方式相反的情况由于汉语的思维方式和英语的不同, 有时候汉语意思转译成英语时,需要用相反的意思表达出来,否则就会导致汉式英语的出现。汉式英语是在英语学习者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本文列举了当今大学生英文学习中汉式英语的种种语病及矫正策略。通过这些错误不难看出,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普遍存在一个深层次问题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汉语环境的外语学习中,做到勤思敏行,在学习中不断通过对比、推断、归纳、分析等发现英汉表达的差异规律,培养灵敏的语言直觉意识。只有这样,我们写出的句子才能饱含情感,充满趣味,富有风味;写出的篇章才能摆脱汉化的“匠气”和“死气”,充满“生气”和“灵气”,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学者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