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海中考易错题整理(化学)

206****92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3.17KB
约15页
文档ID:88629974
上海中考易错题整理(化学)_第1页
1/15

1. 纯净物的化学式是经实验测定得出的同学们设计以下甲、乙两组实验方案测定水的组成 ①甲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  ,b端的气体是  (15)  由产生气体的体积可推算出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若氢、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水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6)  (用“m”或“n”表示)     ②乙方案的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可观察到  (17)  若反应结束测得B装置减轻1.6g,则C装置增重的质量会  (18)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g甲、乙方案的反应原理虽不同,但实验的设计依据都是  (19)  2. 鉴别物质时通常先用物理方法,后用化学方法.现需鉴别三包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粉末,它们可能是CaCO3、Na2CO3和Na2SO4,请按下表完成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步骤一:(物理方法)____________步骤二:(化学方法)____________3.工业生产的氢氧化钠常含有碳酸钠杂质为测定某样品中氢氧化钠纯度,设计以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每一步骤反应完全,浓H2SO4具有吸水性)【实验设计】【实验过程】(1)打开弹簧夹a,先对装置A、B、C(已连接)通入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含有的       ,再关闭弹簧夹a,接上装置D和E,打开弹簧夹c,把硫酸滴入样品中。

2)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后直接称量装置          (填字母序号)根据该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得到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最后得到样品中氢氧化钠纯度数据分析】最后计算得到样品中氢氧化钠纯度比实际数据偏大,反思整个实验过程,造成误差可能的原因                                4. 酒精(C2H6O)属于( )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单质 D.有机物5.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金刚石和石墨 B.双氧水和水 C.干冰和冰 D.氧气和液氧6. 已知某混合溶液由HCl、K2CO3、H2SO4、CuCl2溶液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的沉淀与加入Ba(OH)2溶液的关系如下图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 7. 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该过程的现象是 8.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是(  )A.水B.澄清石灰水 C.纯碱溶液D.稀盐酸 y B C A X‚根据上述实验,另一同学又绘制了如图2所示的图像,记录滴入X溶液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A. 图中纵坐标(y)表示 的质量B. OA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OC段的现象是 C.反应进行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D.C点溶液的PH为 9. 质量均为x克的Mg和Fe,分别与100克浓度为9.8%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 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之比为 H2的质量 Mg ‚消耗Mg和Fe的质量之比为 Fe ƒx的取值范围 反应时间/s10.实验室检验经检验处理后的水中还存在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实验流程如图:①试剂A的化学式是 ,试剂A加入过量的作用是 ;滤液C的溶质的成分 。

②写出步骤Ⅱ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果步骤Ⅰ先加入试剂B,步骤Ⅱ加入过量试剂A,也能达到检验氯化钠的目的,理由是 11. 草酸在一定条件下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某同学为验证草酸分解产物,将一定量的草酸完全分解,并将产物全部通入下列装置.·①A装置U型管内的物质左侧由白色变蓝色,右侧仍为白色,请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中观察到B、E中石灰水变浑浊,C中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草酸分解的产物中有 ,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④为计算草酸分解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某同学在上述实验中测定了如下数据. 装置(含其中药品)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装置Bm1m2装置D(玻璃管及其中氧化铜)n1n2 根据上述数据能否计算草酸分解产生的一氧化碳的质量?若能,请写出计算式 ;若不能,你认为需要测定的数据是 .(装置中残留的气体忽略不计) 12.有一包白色粉末样品中,可能含有NaCl、CaCO3、K2CO3、Ca(NO3)2、无水CuSO4、Na2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以下实验操作:(1)将样品放入水中,粉末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2)在上述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3)将上述混合物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无色气体;在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则样品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13. 体X和固体Y的反应可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①若X、Y均为纯净物,请根据实验现象完成相关分析.现象分析仪器A仪器B黑色固体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式是 白色固体变蓝色X是 Y是 ②若Y是纯净物,X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且含有三种元素,A中黑色固体逐渐减少,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可能的组成是 .14.某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Cl、KNO3、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对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少量固体做焰色反应实验,若看到黄色火焰,证明原固体中含有KNO3B.M是BaSO4和BaCO3,N是AgCl,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Na2SO4和K2CO3C.X是AgNO3,Y是BaCl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和Na2SO4D.X是Ba(NO3)2,Y是AgNO3,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和Na2SO4,可能有KNO315. 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下列有关物质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 B.C. D.16. 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1、图2回答:(1)由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乙、丙均属于______(填“易溶”或“能溶”)物质.(2)图2中,试管里预先装有少量生石灰,当往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烧杯中某饱和溶液析出固体(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溶质是______(填甲或乙或丙).17.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欲测定其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Na2CO3+H2SO4===Na2SO4 + H2O + CO2↑ 通过实验测定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求得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得碳酸钠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①如图连接装置(除B、C外)并加入所需药品 ②称量并记录 的质量(m1)称量时注意封闭B的两端⑧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分钟④连接上B、C⑤打开分液漏斗F的活塞,将稀硫酸快速加入D中后,关闭活塞 ⑥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分钟 ⑦称量并记录 的质量(m2)称量时注意封闭B的两端及E右端的出口 ⑧计算⑴已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则干燥管A的作用:                                ,若撤去装置A会导致实验结果 ;干燥管C的作用是                                 ; E装置的作用是                 步骤③中鼓气的目的是               ; 步骤⑥中鼓气的目的是                   ,若没有该步骤,会导致实验结果 ;本实验能否同时省略③、⑥两个步骤?  ,原因是                     ⑵若所取样品的质量为5g,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分液漏斗F中至少要盛放10%的稀硫酸(密度为1.07g/mL)    mL,若m1为51.20g,m2为53.18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18.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的是(  )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再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 B.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几滴酚酞溶液,再不断滴入稀盐酸 C.用pH试纸测氢氧化钠溶液pH,再滴加稀盐酸,pH逐渐降低,最终小于7 D.向装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19.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2)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C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______,无溶质析出的是______.(3)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