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数学(理)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628972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4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数学(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数学(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数学(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数学(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数学(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数学(理)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数学(理)试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吉林省实验中学吉林省实验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学年度下学期 高三年级第八次月考数学(理科)试题高三年级第八次月考数学(理科)试题 第第卷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集合,则( )082| 2 xxxM1|xxNNM A. B. C. D.42|xx1|xx41 | xx2|xx 2为虚数单位,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象限为( ) i1 2 i i z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2、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 设,则“”是“”的( )R 6 2 1 sin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设平面向量,若,则等于 ( ) 1,2 ,2,mnb / /mn nm A B CD 51023 5 5二项式 的展开式中第 9 项是常数项,则的值是( ) n x x) 2 3(n A4 B8 C11 D12 6. 已知点(2,8)在幂函数的图象上,设 n xxf)( 2 2 ,ln, 3 3 fcfbfa ,则的大小关系为( ) , ,a b c A. B. C. acbabcbca D. bac 7.右图给出的是计算的值的

3、一个框图,其 1111 24620 中菱 形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 B. C. D. 8i 9i 10i 11i 2 8.公元前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过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作图,发现了黄金分割约为, 6618 . 0 这一数值也可以表示为,若,则 ( ) 18sin2m4 2 nm 127cos2 2 nm A B C D 8421 9.从 1,2,3,4,5 中任取 5 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则组成的五位数是偶数的 概率是( ) A. B. C. D. 3 2 5 3 2 1 5 2 10.一个正三棱锥(底面积是正三角形,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中心

4、)的四个顶点都 在半径为 的球面上,球心在三棱锥的底面所在平面上,则该正三棱锥的体积是( )1 A B C D 3 3 4 3 3 3 4 3 12 11.设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在双曲线的右支上, 12 、FF 22 22 :10,0 xy Cab ab PC 若,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1221 30 ,60 PFFPF F A B C D1332342 3 12.定义在上的函数,是它的导函数,且恒有成立.则有( (0,) 2 ( )f x( )fx( )( ) tanfxf xx ) A B C 3 ()() 63 ff 3()2cos1(1) 6 ff 2 ()6 () 46

5、 ff D2 ()() 43 ff 第第卷卷 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分) 13.已知函数有两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bxf x |22|)(b 14.如果实数满足不等式组,且,则目标函数的最大, x y 260 30 3 xy xy y 2 2 sinbxdx zxby 值是_ 15. 已知椭圆具有如下性质:若椭圆的方程为,则椭圆在其上一点处的切 22 22 1(0) xy ab ab 00 (,)A xy 线方程为,试运用该性质解决以下问题: 00 22 1 x xy y ab 椭圆,点为在第一象限中的任意一点,过作的切

6、线 , 分别与轴和轴的正 1 2 : 2 2 1 y x C B 1 C B 1 C llx y 半轴交于两点,则面积的最小值为_. DC,OCD 16. 已知数列的前 n 项和为,数列的前 n 项和为,满足,且 n a n S n b n T)()(3 , 2 1 RmamnSa nn .若对任意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小值为_ 2 1 nnb a n TNn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其中小题,其中 17-21 小题为必考题,每小题小题为必考题,每小题 12 分;第分;第 2223 题为选题为选 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每题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每题 10 分

7、)分) 17.(本小题满分 12 分) 在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CBAABC、中,角, cba、cba (1)求角的大小; b a A 2 3 sin B (2)若,求及的面积. 2a 7b cABC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调查,在高 三的全体 1000 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 100 名学生的体检表,并得到如下直方图: 4 (1)若直方图中后四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试估计全年级视力在 5.0 以下的人数; (2)学习小组成员发现,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近视的比较多,为了研究学生的视力与学习 成绩是否有关系,对年级名次在 150 名和 95110

8、00 名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到如上述表格 中数据, 根据表中的数据,能否在犯错的概率不超过 0.05 的前提下认为视力与学习成绩有关 系; (3)在(2)中调查的 100 名学生中,按照分层抽样在不近视的学生中抽取了 9 人,进一步调 查他们良好的护眼习惯,并且在这 9 人中任取 3 人,记名次在 150 名的学生人数为 X ,求 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附: 2 2 () ()()()() n adbc K ab cd ac bd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在棱锥中,为 PABCDABCD矩 形,面, PD ABCD .30,45, 2 PBDBPCPB (1)在上是否存在一点,

9、使面,若 PBEPC ADE 存在确定点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E (2)当为中点时,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EPBPAED 20. (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两点分别在轴和轴上运动,且,若动点 00 , 0,0 ,yBxA x y 1AB 满足. ,P x y 23OPOAOB (1)求出动点 P 的轨迹对应曲线 C 的标准方程; (2)一条在 y 轴截距为 2 的直线与曲线 C 交于 P,Q 两点,若以 PQ 直径的圆恰过原点,求出直线方程. 1 l 5 21.(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曲线 1)(),12ln()(xexgxaxxf x y=f(x)与 y=g(x)在原点处的

10、切线相同。(1)求 a 的值; (2)求 f(x)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3)若时,求 k 的取值范围。 0x )()(xkfxg 请考生在请考生在 22、23 二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记分二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记分. 22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小题满分 10 分) 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xoy 1 C为参数) ( sin cos1 y x x 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2 Ccos4 (1)将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将的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1 C 2 C (2)已知直线 的参数方程为,

11、 与交于点 A, 与l)为参数,且0, 2 ( sin cos tt ty tx l 1 Cl 交于点 B,且,求的值. 2 C3AB 23. 选修 45:不等式选讲(本小题满分 10 分) 已知( )12f xxx (1)已知关于的不等式有实数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x( )21f xaa (2)解不等式 2 ( )2f xxx 6 7 数学月考试题答案(理)数学月考试题答案(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C D A A D

12、A C C D C A A 2、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3. 14. 15. 16. 2 , 0 2 21 2 2 1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解:(1),由正弦定理可得, 又 3 sin 2 a A b 32 sinabA3sin2sinsinABA , , 所以,故. 0Asin0A 3 sin 2 B abcBC 0 2 B 3 B .6 分 (2),由余弦定理可得:,即 2a 7b 222 1 ( 7)22 2 2 cc 2 230cc 解得或(舍去)

13、 ,故. 所以. 12 3c 1c 3c 1133 3 sin2 3 2222 ABC SacB 分 解:(1)由图可知,第一组有 3 人,第二组有 7 人第三组有 27 人 因为后四组频数成等差数列,所以后四组的频数依次为 27,24,21,18.所以视力在 5.0 以下的频率 为,故全年级视力在 5.0以下的人数约为. .4 分 37272421 0.82 100 1000 0.82820 (2) .6 分 2 2 100 (41 1832 9)300 4.1103.841 50 50 73 2773 K 因此在犯错的概率不超过 0.05 的前提下认为视力与学习成绩有关系; (3)依题意

14、9 人中年级名次在 150 名和 9511000 名的学生分别有 3 人和 6 人,可取X 0、1、2、3 8 , , , 3 6 3 9 20 (0) 84 C P X C 21 63 3 9 45 (1) 84 C C P X C 12 63 3 9 18 (2) 84 C C P X C 3 3 3 9 1 (3) 84 C P X C 的分布列为X X0123 P 20 84 45 84 18 84 1 84 的数学期望 .12 分X 2045181 ()01231 84848484 E X 19. 解:()法一:要证明 PC面 ADE,易知 AD面 PDC,即得 ADPC, 故只需即可, 0DE PC 所以由,即存在点 E 为 ()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