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育政策与法规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88628073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教育政策与法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教育政策与法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教育政策与法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教育政策与法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教育政策与法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教育政策与法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教育政策与法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教育基本法一、教育法立法宗旨: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二、教育法的基本原则:(1)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则。第6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中心内容),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2)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3)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4)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5)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是指公民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平等,任何权利主体不会因民

2、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而在受教育方面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反对任何形式的教育歧视。(6)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7)教育以汉语言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的原则。三、教育基本制度(学制):教育法17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学业证书: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或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在该学校或者该其他教育机构正式注册并完成了相关学业的受教育者颁发的,证明其完成学业情况的凭证。学位:是评价专门人才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一种尺度,是由国家批准或者许可的有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颁发给相关

3、人员的一种凭证。四、教育投入的体制教育经费的筹措途径:(1)国家财政拨款(2)城乡教育费附加(3)校办产业、社会服务收入(4)农村教育集资(5)社会力量捐资助学(6)运用金融、信贷手段融资。(7)设立教育专项资金。五、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以违法行为为前提,要求行为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是国家依据法律标准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的否定性评价。构成要件:(1)责任主体(2)违法行为(核心要素)(3)损害结果(4)因果关系(认定法律责任的基本依据)(5)主观过错(故意、过失)六:违反教育法的法律责任是行为人实施的教育违法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4、既具有法律责任的一般特征,如行为的违法性、应受法律制裁等,也具有其自身的特征:(1)它是以行为人实施了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为前提的,而不以违反其他法律、法规为前提。(2)承担责任的方式有三种,即教育刑事法律责任、教育民事法律责任和教育行政法律责任。(3)承担教育违法责任的主体可能是具有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也可能是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4)教育违法责任的性质既具有惩罚性,又具有补偿性。第四章 教师法一、教师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责任,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专业人员。教师法的立法宗旨: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品德修养和业务修养的教师队伍,促进社

5、会主义教育事业,制度本法。1、2、3二、教师的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三、教师的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6、(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文化、科技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四、教师权利和义务的特点:(1)教师的权利,往往就是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亦然。(2)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特征(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转换性特征,教师行使权力过度,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义务。(4)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发生的,教师在取得权利的

7、同时,也就应承担相应的义务。五、教师资格四要素:国籍要素;思想道德素养要素;业务要素;学历要素六、教师资格认定程序:(1)申请者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2)有关部门依法受理审核(3)颁发证书第五章 高等教育法一、立法宗旨: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包括(1)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为了依法治教,规范高等教育活动(3)为了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二、高等教育方针: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总体方向),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8、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目标)。三、高等教育的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2、3四、高等学校设立的条件:(1)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设立章程(2)拥有相当数量的合格的老师(3)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五、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及其他相关权利(1)招生权(2)专业设置权(3)教学自主权(4)科研与服务自主权(5)海外交流自主权(6)内部人事管理的自主权(7)财产管理自主权六、高校教师的权利:1、享有必须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权利2、参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的权利

9、3、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权利4、接受公正考核的权利七、高校教师的资格1、必须是中国的公民2、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3、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4、具备研究生或大学本科毕业学历5、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6、获得相关部门的认定合格。八、高校学生的处分(重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2条对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学生,学校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学校给予学生的纪律处分,应当与学生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性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相适应。第53条纪律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第54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1)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

10、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2)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3)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4)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5)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6)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7)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第55条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第56条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第57条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

11、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第58条学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第59条学校对学生作出的处分决定书应当包括处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及申诉的期限。第60条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第61条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处分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第62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

12、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需要改变原处分决定的,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交学校重新研究决定。第63条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学生书面申诉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应当对申诉人的问题给予处理并答复。第64条从处分决定或者复查决定送交之日起,学生在申诉期内未提出申诉的,学校或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再受理其提出的申诉。第65条被开除学籍的学生,由学校发给学习证明。学生按学校规定期限离校,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第66条对学生的奖励、处分材料,学校应当真实完整地

13、归入学校文书档案和本人档案。九、高校学生的毕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31条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第32条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未达到毕业要求,准予结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结业后是否可以补考、重修或者补作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以及是否颁发毕业证书,由学校规定。对合格后颁发的毕业证书,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第33条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学位授予单位应当颁发学位证书。第34条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学生,学校应当颁发肄业证书。第35条学校应当严格按照招生时确定的办学类型和学习形式,填写、颁发学

14、历证书、学位证书。第36条学校应当执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制度,每年将颁发的毕(结)业证书信息报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注册,并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第六章 职业教育法一、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的,指国家为实现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通过开办或允许开办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学校和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立法宗旨: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二、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则:1、实施有计划、有重点

15、的教育分流原则2、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3、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互相沟通、协调发展的原则三、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2、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与经济部门、产业界、用人单位等建立紧密的联系与协作。3、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则4、重视农业、科技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第七章 义务教育法一、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我国的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特征:强制性、全面性、权利性、公共性。二、义务教育法修改的主要内容:保障义务教育经费、实施素质教育、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加强教师皮痒和管理、减少教科书种类、学校安全等。第八章 民办教育法P203一、立法宗旨: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积极推动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二、民办教育的基本原则:1、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原则2、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原则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